分享

《地安门史话》连载(33)

 新用户8926AVU2 2021-10-14

冯友兰:从清华园到白米斜街

冯友兰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深入人心,大多粗通文化的中国人,都是通过阅读这部著作而开启智慧的人生。冯先生早在1924年就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在国内多所名牌大学任教,最终就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文章图片1

冯友兰

上世纪30年代初,社会动荡不安,冯友兰在清华大学任教,虽然说住在清华园的“三松堂”,却总感到不那么踏实。冯友兰夫妇便商量在城里买一处房子,以备不时之需。于是,北平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北师大原校长、友人徐旭生说张之洞家的后人急于出售他家的房子,愿从中搭桥介绍冯与张家洽谈。

文章图片2

张之洞故居大门之一

张之洞宅院共分三个大门,中间的院落是当时的地安门外白米斜街3号。当时张家的后人急等着用钱,所以要价不高,很顺利地就成交了。然后就开始粉刷房屋,购置了必要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既然是“以备不时之需”,所以万事俱备之后,冯友兰并没有过来居住,而是请好友徐旭生全家及著名的民俗学家常维钧住进“新房”。直到几年后战事吃紧,日本人已经全面进攻中国,冯友兰全家方从清华园搬到了白米斜街。同时搬来的还有冯友兰的堂妹冯兰、妹夫张岱年。

冯友兰买下了这所院子的大小14间房屋,冯先生一家住北房六间,张岱年夫妇住东耳房,还有徐旭生、常维钧都安顿好了之后,各家各户,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为人处世,明亮畅快,相互帮衬,君子之交,血浓于水,十分令人称道。就说冯友兰买下这所房子之后,不仅将房屋地分配给朋友居住,而且是不取分文。特别是日本人占领北平之后,清华南迁,冯友兰、张岱年两家人都走了,就把房子托付给徐旭生全权料理。

文章图片3

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右)

此后,院子里又搬来了新邻居。据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回忆说:“李戏渔先生住在垂花门外南屋,当时他在辅仁大学任教,曾多年随父亲(冯友兰)一起工作。还有著名翻译家李霁野夫妇,他们住在正院内。李霁野是应辅仁大学英语系之聘从天津搬来的。那时他刚结婚不久,夫人已经怀孕,两个男孩方平、方仲接连降生使院子里又有了新气象。母亲(冯友兰夫人)成了李太太的育儿顾问,事无巨细都要照料。晚上,母亲到李家一起听重庆广播,讨论时局的发展。”(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