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忍了这么久,是时候曝光这个社群了

 筝小钱 2021-10-14


其实我一直都是逗逼的人,只是以前的文风太装,以后我想原形毕露,不知你是否依旧“坚挺”?


01  一念之间

那天的心情跟每一个瓶颈期一样,烦躁的就像北京的雾霾天,往心里给我吹七八级大风才管用。

我正漫无目的地盯着猫群,看看有没有什么鸡汤,干了这杯还想要下一杯,恰好等到猫爷(@剽悍一只猫,剽悍江湖创始人)发硬广——一个北京线下课程,全天180元,冲猫爷面子,买了,不就180块钱,正好借这个幌子周末出去一天。

恰好我儿子那阵子身强体健,恰好我公婆一直特别理解我,恰好我老公那天也加班,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啊

却不想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要不是@迷路的指南针(口译行家,时间记录者,北漂的东北爷们)指错路,@派(猫友,贴心热情大姐)我们仨早就碰头了。

一进门感觉这福利不错啊,大学阶梯教室,送书还送了记事本和签字笔,早知道我就不千里迢迢的从南六环扛过来了,我住的那个大马桥,去哪都跟西天取经一样。

02 差点拍桌子

课程基本上准时开始了,主持姐姐的口才、相貌、身材都给12分啊,我认真、细致地观察了好一只阵子,记下了产品发布会可能用到的各种主持技能,感觉望尘莫及,虽然当时内心发愤图强了好一阵子,可到现在也没有实际练上过一次。

第一个分享的是一个合眼缘的男人,等一下,这声音、这谈吐、这讲课状态,似乎看到了某个人的身影——陈安之还有余世维的结合版,还不够,有些特色没法描绘。

李海峰老师讲话实在太快,金句实在太多, 记得我胳膊都疼了,第一次听课开手机录音,要说此以前我也听过几十次线上课程了呢,还是跟不上趟儿的节奏

这老师是谁呢?恍惚想起一个人,就是此前猫爷公众号转发过一次,有双胞胎孩子的爸爸……还没等我走神一会会儿,这课就差点跟不上了,赶紧回过神来继续听。

好不容易出口长气换了另外一位老师,呀,这不是阿文吗?

不要迷恋哥在江湖的网黄传说,哥真有干货,我学了几招回来就用到产品宣讲会PPT上了,领导直说“高大上”,因为学了阿文的一招“见到大气层的才是真的大气”。

又上来一位优雅的短发女性,她的故事震撼了我——哪个宝妈没有身材走样的痛苦,@张小桃(桃计划创始人)却练了马甲线,现在我还是四块腹肌能结成一块。在接下来的案例分享过程中,思路完全秒杀我,跟我心里猜的完全不一样(到这个月我才认识到,思维方式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这分享内容,好到我记笔记的胳膊根本停不下来,疼得我直拍桌子(甩胳膊的时候碰到桌子上了)

03 我是来潜伏的

课程结束当天,听课的人(学名“商学院”的同学们)聚集到了一个听课群。

我在社群潜水居多,因为

我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跟一个只能通过床单变化判断是否回家的老公,在北京租着房,带着个特别懒得走路的娃,公司里还有3个毕业不满3年的同事……

已加入社群发言不多的,请群主们多多包涵, 逢年过节我会送钱去的,是电子的,别害怕

但这次被拉入的DISC社群,我是去潜伏的,理由很简单:

花180块钱听的课没听懂啊,DISC是啥只有个模糊的概念,我自己是什么性格特质的?我老公呢?我妈呢?我领导我同事呢?我们怎么“打配合、做组合”啊?

我潜伏了一个周期,听了七八节课,感觉好像有点懂了,但又似懂非懂,就是那种自己大概摸了个门路,却给别人说不清楚,别人很容易把我问住的状态。索性,我又潜伏了一期的线上免费课程(大家都可以听,分享嘉宾是双证班毕业生)

在听课过程中,我写了几篇听课笔记:

正面管教 | 原来这样跟孩子沟通才算高明,激发了我对“非暴力沟通”的好奇,它跟DISC好比我主讲沟通课的双节棍,让我“飞檐走壁”,但还没到“天下无敌”的地步。

学会讲故事,让你的沟通技能从此爆表,让我结识了@林卓然(组织成立上海萤火虫儿童家庭发展中心)老师,她的谦逊、热心让我感到“DISCer”家人真不是瞎说的。

听课的时候我也积极跟分享老师互动,老师们居然加好友就通过,而且全都客客气气的,真的是越厉害的越低调,不过我也没撩过李海峰老师,他在我心里就是一个神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