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口记忆】曾经的四机分厂搬迁前后的影像

 青岛城市记忆 2021-10-14

本文作者为网友“yangh10419”,本名华龙,岛城文史爱好者,喜欢拍摄城市发展改造相关的照片。随着城市变迁,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时代,不断见证着一个个工矿企业的消失。正如本文介绍的曾经的四机分厂,它们都是青岛工业发展史的一个个记忆与缩影。

四方机车铸钢分厂,位于四流中路,国棉九厂旁边。据说也是当年日本人建立的配套造火车的厂子,后来就是四方机车厂配套的铸造厂了。2008年开始搬迁,已彻底拆除了,改建了居民小区。2007年因为工作关系跟他们略有业务,曾有机会留影若干。

厂子临街,大门两侧是平房,好象是当时一些工人的宿舍以及办公室之类。

这座大钟居然是他们家的,开始老以为是振华路哪家商家,或是银行的。上边标明1989年建的,应该是这座办公楼和大钟的建成时间。

  、

进大门往左转的铸造车间,尽头处是那栋办公大楼。

  

铸造车间大门

  

铸造车间内一角

  

巨大的翻砂箱,左边是修整工位。

  

清砂工位,铸造好的工件从砂箱里把沙子清掉可是力气活儿。

  

车间后面

  

备用的砂箱,铸件就靠它了。

  

铸件半成品

  

这个厉害了!知道这是啥不?这是给铸件做X光透视的照相机,忘了具体数据了,夸张点说,一米粗细的铸件,用它拍个照片,里边有砂眼、裂纹、孔洞等缺陷,都能照出来,好象是全国最大的。

因为X光辐射厉害,这间屋子是用一米厚的混凝土水泥构筑的,大门都是一尺多厚的钢板,开机时人是不能呆在里边的。

  

这个么~~忘了,好象是冷却的~~或者是退火的?

  

车间里

  

这是个大电炉子,是退火还是回火用的,很大,感觉当卧室都够用。

处理铸件

成品

喜欢这种又老又大的机器

这台机器是大连机车厂生产的,估计这厂子都没了吧?

2008年,铸钢厂开始拆除了。

2008年3月,围墙外的人行道也开始拆了

老墙

车间和办公楼都开始拆了,那座有大钟的办公楼已经拆了大半,大钟早就拆走了。

2008年4月,车间已经完全拆除。

人行道更新了

外墙一角

以前这里也是热闹的门面房。

2010年2月,也就是拆除一年以后,这里已经建起了新楼房。

铁路客串,过火车了。

2010年4月,工程过半。

2011年5月,楼房基本完工。

2011年底,楼房里已经住上了人。原四方机车铸钢分厂彻底从青岛市区消失了,好象是搬到黄岛那边去了。

一直想着拍张厂牌来着,结果到拆了也没正经拍一张——— 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铸钢分厂。

南方四方车辆有限公司铸钢分厂发展历史

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铸钢分厂,原称为四方机车车辆厂沧口分厂,老百姓叫它“四机分厂”,位于四流中路5号。它的前身是胶东铁工厂,1938年5月日本侵占青岛时收买青岛平安纱厂改造而成。

1938年10月,胶东铁工厂易主,在原址上建立东亚重工业株式会社,后来,东亚重工业株式会社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一定生产能力的重工企业。

抗战胜利后,东亚重工业株式会社被国民政府接收。1946年11月,划归四方铁路工厂,更名为“四方铁路工厂沧口分厂”。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军代表工作组进驻后,四方铁路工厂派副厂长陈泰棣兼任分厂厂长。1950年1月25日,四方铁路工厂对沧口分厂内部机构进行调整,设7个股和4个工场。

1958 年,沧口分厂更名为“铸钢分厂”,还在厂外建了炼钢、炼铁两个车间,职工达到2000余人,年钢产量达两万吨。1959年8月1日,将厂外两个车间移交给青岛第三钢铁厂和青岛第四钢铁厂,同时抽出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支援其他钢铁企业。

1962年5月28日,沧口分厂改称“铸钢车间”。原电炉、翻砂两车间又分解成电炉、翻砂、清铲三大工段。“文革”期间,铸钢车间成立革命委员会,1968 年各工段实行连队编制。

1972年9月1日,铸钢车间改名为“铸造分厂”;1975年6月1日,恢复“四方机厂沧口分厂”名称。

20世纪80年代,沧口分厂在原厂俱乐部和材料库的位置,建造一栋前面为6层办公区,后面是3层物资仓库的综合大楼,楼顶西南角上安置一座铝合金大钟,这座大钟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成了老沧口地段标志性坐标。

1993 年沧口分厂更名为“青岛铁路铸造厂”,仍隶属四方铁路工厂。

2004 年,青岛铁路铸造厂更名为“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铸钢分厂”。

2007 年,根据青岛市整体规划要求,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铸钢分厂进行了整体改制,员工分流安置到胶州和即墨两厂。原沧口分厂厂区四流中路5 号出让土地总面积近3 万平方米,一个有着70 年历史的铸造老企业就此退出了市区。


                              --摘自李沧文史第七辑《企业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