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重阳节:郝大夫和你说说重阳节出镜率最高的两味中药

 大山里的蜻蜓 2021-10-14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又称敬老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重阳节这天人们登高远眺,插茱萸,赏菊饮菊,一派阖家团圆的丰收场景。其实在重阳节的习俗中还蕴含了很多中医药的元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菊花和茱萸。

文章图片1

菊花—散风清热、清肝明目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菊花可以说是重阳节出镜率最高的花卉,重阳节这天人们有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在传统文化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不但有观赏价值,而且还是一味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材,它性寒,归肝、肺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对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有比较明显的治疗调理作用。

菊花中的黄酮素含量极高,并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用菊花泡茶,具有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

文章图片2

茱萸—山茱萸补肾、吴茱萸益肝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诗句脍炙人口,可茱萸作为一味功效卓越的中药材却鲜为人知,其实茱萸在重阳节的出镜率仅次于菊花,人们在这天会插佩茱萸,来寄托思念之情。

茱萸不但是重阳节寄托情怀之物,更是养生保健功效极佳的中药材。古人把茱萸称为“辟邪翁”,是重阳节的必备之品。

茱萸分两种:一种是山茱萸,一种是吴茱萸。山茱萸是补药,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山茱萸,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

文章图片3

而古人重阳节用来做香囊的茱萸,是吴茱萸。因其道地产地为江浙一带,古时是吴越之地,所以称为吴茱萸。吴茱萸有浓烈的辛香气,是入肝经的药。

重阳时,吴茱萸正好成熟了,古人采下吴茱萸,插在头上,或是用布囊装起来,系在手臂,利用它散发的药香来祛寒、防病。

以前这个风俗很盛行,所以重阳节又称为“茱萸节”。传统习俗,重阳要登山。山高风冷,如果吹了风引起头痛,茱萸就是现成的良药。

文章图片4

写在最后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重阳节寄托了人们渴望长寿健康的美好愿望,我们来仔细研究重阳节的民俗就会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中医药元素,相信在中医药的帮助下,国人一定会实现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