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棣小泊头镇试验盐碱地玉米亩产突破710公斤

 小龙pph46btb60 2021-10-14

无棣县小泊头镇40亩盐碱地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喜获丰收,亩产玉米达710.27公斤,较相邻对照田亩增产240.83公斤,增幅为51.3%。

经山东农业大学2021年夏玉米测产验收专家组测产,小泊头镇40亩盐碱地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平均亩穗数为4125 穗/亩,平均穗粒数为 641.1粒,籽粒产量为710.27公斤/亩;对照田块中的品种为农户自己选择的品种,平均亩穗数为3641穗/亩,平均穗粒数为452.8粒,籽粒产量为 469.44公斤/亩。也就是说,试验田核心区玉米比相邻的对照田块,增产240.83公斤/亩,增幅为51.3%。

无棣县是全国产粮大县,种植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小麦、玉米是全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北部盐碱地居多,小麦、玉米亩产普遍偏低,这一难题一直处于攻关阶段。近年来,无棣县全力推进盐碱地粮食高质高效、创造打造引领示范区创建,以求新的突破,探索鲁北地区盐碱地玉米、小麦增产增收新路子。

今年以来,小泊头镇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依托该镇40亩玉米、小麦试验示范基地,合作开展滨海盐碱地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通过实施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中低产田小麦玉米周年增产提质增效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共开展50多个处理试验,旨在通过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及项目的实施,探索出滨海盐碱地玉米提质增效新技术、新模式,将试验筛选出的适合本地生产种植的良种良法推广给广大群众,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到广袤的盐碱地,提升当地农业科技水平,科技引领全县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人、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刘鹏介绍:“山东省的盐碱地面积比较大,它的占比能够占到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充分地挖掘这些盐碱地的粮食增产潜力,将对于我们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起到一个强力的支撑作用。假设一亩地能够增产一百公斤粮食,增产的总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