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调歌头.麟之趾

 新用户99273Fky 2021-10-15

用四个月的时间,画一个未圆之圆。

——题记

2016年的最后一天,有太多未竟的遗憾。

记忆就是这样,回望,让人惦记的已经不是当初的梦想。

从2016年8月31日第一篇默译诗经起,曾经的计划就如挣扎在愈发醇厚的雾霾中的蓝天,变得虚无而绝望。

所幸,曾经的坚持,还能对自己有个不太难堪的交待。

《诗经·国风·周南》中共计十一篇,只余一篇《麟之趾》。今补齐,也算是不圆满中的一个小圆满吧。


水调歌头.麟之趾

翩翩佳公子,皮里空黑黄。

蜡枪银样,不过纨绔与膏粱。

不辨是非善恶,无视人间疾苦,作锦绣文章。

朱户无风雨,任百姓凄惶。

路以目,缄闭口,即安邦。

疮痍万里何惧,有梦自馨香。

惜愚人终明悟,虽是珠如米粒,犹亦绽其光。

或兴亡只在,恰转瞬阴阳。

《麟之趾》是《诗经.周南》里最让我觉得莫名其妙的一首。通篇三节,少有改动,又看似内容重复,寓意简单。从古至今,大多数的诗经译本,不管是《毛诗序》还是朱熹的《诗集传》或者是《诗经原始》,有所争议的只是歌唱的场合和歌颂对象的身份,对这是一首对贵族公子的赞歌没有争议。可这恰恰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

《麟之趾》是周南的最后一篇。孔子在删述六经时,必有特别的考量和选择,作为结束之篇的《麟之趾》,若只是简单的赞歌,不仅在艺术性上略显不足,就是在叙述的完整性上与之前的诗歌也有些格格不入。

如果说《周南》中的诗歌并不是所谓的“文王教化,后妃之德”,那么《麟之趾》自然也不是什么褒扬赞美。恰恰相反,我倒觉得这是一曲暗含讥讽和批判的诗歌。

麒麟自然是祥瑞,公子、公姓、公族,则是王公贵族,彼此相对应时身份地位依次上升。可是不管如何变化,都是“吁嗟麟兮”。“吁”“嗟”皆暗含叹息,“嗟”之更有悲叹侮辱之意。若为赞美,何来“吁嗟”?至于说侮辱,当然是王公贵族与麒麟的类比,是对麒麟的侮辱。再结合之前的《芣苢》《汝坟》,《麟之趾》的真正含义便可知晓:用象征太平、仁义、丰年的麒麟来比喻的王公贵族,带给人们的却是战争、离乱和贫寒。这是何等的讽刺!


原作:《诗经.周南.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