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明叫简村却无人姓简,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村中人人穿金戴银

 琰棱行摄记 2021-10-15
若你们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便会知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了不起的人物,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乡、改变了祖国。

今天,来聊聊一位带领全村致富的民族资本家陈启沅。

1873年,陈启沅在家乡南海西樵简村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开创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先河,也缔造了简村“一船缫丝出,一船白银入”的繁华盛景。而这家丝厂所产的真丝,就是西樵本地绝技“香云纱”的重要原材料。

在陈启沅的帮助下,简村也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村,一跃成为人人穿金戴银的富贵村。

虽然叫做“简村”,但它其实一点都不简单,真真正正是集传统民俗文化与特色古建筑于一身的古村落。

简村位于西樵山的西北侧,顺德水道与西江间肥沃的冲积平原上。

据村志记载,简村的创立最早要追溯到800多年前。那时,安徽淮南长丰人简桥仁,因其舅父受到迫害而牵连入狱,幸运的是他后来被下属所救。于是,简桥仁携家眷连夜逃往粤城,在今天西樵所在的地方开村,简氏后人在此繁衍生息。

因为姓氏的原因,称为“简村”。

开村两百年后,简氏宗族的大部分人移居佛山经商,简村里的简氏逐渐减少;到了清朝康熙二年,简村的简氏后人已全部搬迁。

不过,村名却一直保留下来。

简氏搬走了,简村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又吸引了冼、陈、李、林、郭等大族搬迁至此。


在这些氏族之中,出现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简村的进步与发展。

这个人物就是陈启沅。

陈启沅是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他身上最重要的一个标签,是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掀起了纺织业的第一轮工业革命。


年轻时候的陈启沅在安南,也就是今天的越南经商。

1872年,陈启沅回国。看到国内的工业发展不理想,陈启沅十分痛心,他决定改变现状。次年,陈启沅在自己的家乡简村,创办了继昌隆机器缫丝厂。丝厂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设备,经营规模最大时工人数达四五百人,产出的丝质精美光洁、远销欧美,带动了简村的经济发展。

在陈启沅自己写的《蚕桑谱·自序》中,他是这样描述简村的:“乡中既无行乞之妇人,而穿金戴银者亦复不少。”

不得不说,陈启沅的眼光是真的好。

本身,简村就是“桑基鱼塘”的耕作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种桑、养蚕和渔业的发展,也隐隐带动了缫丝加工工业的崛起。


另外,当时缫丝厂的货品都是通过简村的“水上丝绸之路”——丁字涌运输出去的。这条涌源于西江支流,呈“8”字形环绕简村而过。涌堤以花岗岩条石砌成,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小小的埠头。

工厂就在涌的一头。当时,一只只小船忙碌地载着货品,直接送到码头;再将小船换大船,送到更远的地方。

多亏了陈启沅,简村从此开启了长达30年的缫丝岁月。

村中的男男女女都披上工衣,村民们也因此富裕起来。可惜,之后,欧洲及南洋等国兴起了化纤等更便宜实惠的布料,丝绸及生丝的价格下滑,整个缫丝行业都在亏本,简村的缫丝也停业了。简村,开始逐渐没落。

如今走入简村,随处可见的古屋老巷、陈风古韵,让人仿佛来到一处被时间遗忘的隐世村落。历经风风雨雨,简村走到今天,显得沧桑与斑驳,然而这沧桑里却另有几分古朴与凝重。

知道了简村的故事,知道陈启沅的壮举,才会发现,原来简村也有了不起的过去。

推荐简村值得一看的几个地方,其一就是绮亭陈公祠。


这座祠堂是陈启沅致富之后,用以纪念祖父陈绮亭所建,现在陈启沅的纪念堂也被设立在祠堂内。

深二进院落式硬山顶,前殿为集会议事之用,后殿供奉先人。乍看过去,木雕、砖雕、灰塑工艺十分精美,体现了陈启沅的财力与审美。


栩栩如生的雕花,看得人叹为观止。仿佛面前是一片帘子,掀开背后还有风景。

廊檐、门板上的金漆耀眼夺目。


陈启沅纪念堂里有一座桑蚕园。单独的蚕房用来养蚕,不过我去的时候,蚕房锁上了,没能进去参观。


桑蚕园里还有陈启沅当年亲手种下的桄榔树,长得又高又大。甚至还因为太长了,需要一些架子辅助,防止它倾倒。



其二值得看的就是百豫坊镬耳屋群,是清光绪八年,陈启沅在简村岗头,兴建祖屋四条巷十三间大镬耳石脚屋,命名为百豫坊,整片的屋群很气派。

镬耳屋是岭南地区传统广府民居的典型代表,精髓在于山墙,被砌成镬耳状,故称“镬耳屋”。这可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高,造价最贵的地方。

镬耳的山墙和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类似,可挡风入巷,让风通过门、窗流入屋内;遇到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以阻止火势的蔓延和入侵。同时,镬耳屋也象征着官帽的两耳,还有着“独占鳌头”的意思。对于当地人来说,只有身负功名的乡绅方能采用,是家境殷实的一种象征。


细细看来,房子下部都是石头建的,上部才是砖,这种混搭现在已不多见,足见主人的财力。

现今的镬耳屋剩存数量已经不多,因而百豫坊镬耳屋群纳入了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在简村百豫坊,有一座高石脚屋和别的建筑不同。这座高石脚屋通体都是花岗岩石结构,是陈启沅先生专门设计的,称为仓库。


致富之后,陈启沅用仓库储存他个人珍藏的奇珍异宝,包括名家字画、名贵药材、珠宝玉器等等。整座仓库就像一个保险库,非常严密牢固。只要锁上,就没有任何办法进来。


现在仓库没有了顶,四壁爬满了植物,半是新生、半是枯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仓库前金铜色的雕塑再现了当时陈启沅的生活场景。

这一片原来也是仓库的一部分,听当地人说是被炸了。后面的建筑是用石头建的,炸不烂,这才保存下来。墙上还能看到原来装房梁的洞。


最后,可以再去看看村史馆。


旧时所用的农耕工具,安安静静地安放在村史馆的陈列室中,讲述着当年是如何耕作禾田、养殖水产和种桑育蚕的。


走完简村,不禁感慨,很多古村都是因为有了背后的故事,才显得格外吸引人。即使曾经的辉煌不再,但有些精神、有些坚守却是永恒的。

  旅游攻略

地址:广东佛山南海区西樵镇简村

交通攻略:在西樵山北枢纽公交站,乘坐226路,至季华园公交站,步行800米到达

开放时间:24小时

门票:无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