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 | 沈强:老屋

 新用户9326cauu 2021-10-15

 老屋


文|沈强

过去许多年了,少年时代的屋子早已无存。然而我觉得屋子并未远去,时常在思绪里、在梦里,依稀有茅草的气息和流动的光影,俨然已是老屋。

当年父母从连队调到场部时盖得第一间屋子是间茅草屋。屋子的四面墙是木板钉成的,板间不是很紧密,透着光,屋外有人走过时,屋内一阵的暗影飘移滑过,便有了沧桑流年的感觉。

海南台风多,十级以上就是强台风了。有一年,预告有十二级的台风,单位告知台风期间,人员不要呆在瓦房内(十二级台风过后,屋顶瓦片基本无存),须在茅草屋内躲避台风。

那一晚,屋子里聚集了五六家人,那时候,小孩子们也不在意大人们说啥和做啥,昏暗的煤油灯影下,一群孩子嬉戏打闹,兴奋不已。

风渐渐大了,已能听到呼啸声。大人们将孩子围在当中,煤油灯罩下的灯焰跳跃不定,屋子开始摇动。我们都静了下来,后来狂风大作,阵阵啸叫,屋子吱吱扭扭摇摆不停,灯影下已是张张惊恐的样子了。

天亮后,风渐息了,打开门,屋外一片狼藉,断树横路,碎瓦遍地。小孩子一叠声地欢呼,冲出屋外,嬉闹不已,已顾不得大人们一脸的凝重了。

后来家里在茅草屋门口的一侧横向盖了间瓦房,墙依旧是木板钉成,四面无窗。茅草屋东西向,瓦房南北向,正好围了块地,地里种了几棵芭蕉,芭蕉叶大,遮住了两房的夹角,阳光升起的时候,透过板的间隙,屋内绿影茵茵。

清晨阳光好的时候,瓦房东面墙便会透过条条光线,屋内四面无窗,光线之外便愈显得暗了。光线里微尘浮游,或轻盈飘逸,或腾转舞动。有时候恍惚间觉得自己是这当中的一粒微尘,飘忽于光影和暗影之间。

当时有个游戏,用老花眼镜片通过阳光聚焦,可以点着纸片和火柴。有时看到蚂蚁爬过,就用镜片照蚂蚁,不一会儿蚂蚁就焦了(现在想来,有点不忍)。有一天,我在屋内灶台边,就着板间的光线照镜片玩,突然发现镜片的凹面反射到灶台墙上的光影是放大的,当时特迷电影,收集了许多剪下来的电影胶片。连忙找来这些胶片,就着光影,果然是放大的影像,就像当时的幻灯片。兴奋极了,跟邻居一女孩说了,她也要看看。我也不记得那天照了哪些影像,当时她挨着我,阵阵清香,只剩下手忙脚乱了。

后来回了一趟海南,二十余年过去了,许多房屋还是老样子,有的还能看到文革时期刷在墙上的最高指示。这让人感到温馨却也心酸,二十多年前离开的时候,时间在这里仿佛就停止了,可是,我却找不到我的老屋了。

文说明光,图读大地;山水风光,人文地理,风俗美食……尽在文化明光


编辑:董祖芹

           投稿:823637003@qq.com       

图片:网络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