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文学|张志江:龙泉纪事之八:戏迷

 新用户9326cauu 2021-10-15




01

听戏,从留声机谈起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年纪越大的人越喜欢京剧。从上个世纪初一直到收音机尚未普及的五、六十年代,人们听戏的方式主要是“留声机”或是体积很大的老式的电子管收音机。

留声机(又叫唱机),年轻的朋友们可能从影视剧里见过。在民国初期,富豪或达官贵人家里都有,俗称“戏匣子”。早期的留声机有一个大喇叭,沿着弯弯的从粗到细的铜管子,一直通到唱机头上,机头上装有一根短钢针。那四方的木盒子上部有个唱盘,在唱盘上放一张黑色(材质是胶木)的唱片。唱盘下部是钢片发条,用摇把转动上紧发条,驱动唱盘,每分钟转速78圈;将机头上的钢针放在唱片上,戏曲和音乐声音就放出来了,一张唱片放音时长在十分钟之内。五十年代之前的唱片全是这种黑色的“粗纹”唱片,像梅兰芳等四大名旦,马连良等四大须生等众多名家唱段都灌制成了唱片。有留声机的戏迷必备这些唱片。我小时候常到附近的钟表店里去玩,因为那儿有留声机,是替客户修理换发条的,表店的师傅们时常放唱片给我听。

到了六十年代,中国唱片社又出品了一种塑料材质的“密纹”唱片,比老式的黑唱片更小更薄,颜色有红、蓝、绿等色,更加的艳丽。每分钟转速是33又三分之一圈,放音的时间更长。在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前流行电唱机,就是以电力驱动,替代了钢片发条,也不须要用摇把上劲了,更加方便适用。

为了听戏,我在1963年学着自装矿石收音机,用漆包线绕一个线圈,再买颗矿石和可变电容器装上就可以用耳机收听电台广播了,非常简单,但必须要有室外天线和地线才能收听到。后来又有了半导体二极管(只比米粒略大一点的晶体管),取代了矿石,它的灵敏度非常高,收听效果非常好。我曾用二极管自装的单管机带动过一个小电动扬声器,省去了耳机。声音虽小,靠近就可以听到。中央和省电台经常播放戏曲节目,有京剧、黄梅戏、越剧等地方戏曲。

随着半导体三极管的问世,多管收音机陆续研制出来,此后又有了盒式录音机、双卡便携式收录机,体积越来越小,功能效果越来越强。人们收听戏曲和音乐更加方便,后来是电视机逐步普及,人们坐在家里就可以看戏了。

02

 看戏,看名家的演出

明光第一座大戏院,是家住龙泉巷的富商汪迺谦先生出资兴建,于1945年开业。位于大马路(今人民路)北侧原工小南大门处,对面路南是“田海山”照相馆(工农兵照相馆前身),剧场不算大,名字就叫明光大戏院。屋面是铁皮波形瓦(俗称洋瓦),座位是长条木凳。戏台坐西面东,那时无电,戏台照明点的是“汽油灯”(每盞的亮度相当于500W电灯泡)。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跟着大人进去看戏,老明光人爱看泗州戏,最早是霍桂霞的戏班子,有次从蚌埠请来李宝琴(著名泗州戏演员)主演《孟姜女》,戏中有哭长城很长的一段唱,那悲泣、凄历和动情的表演,让许多观众流泪,令人久久难忘。

1953~1954年,明光大戏院挂牌从南京请来京剧名角梅素良、梅素秋姊妹俩,演出的是《打渔杀家》,她俩饰演肖恩和肖桂英父女俩,连演多日。在那段时间,我常到明光大巷口的中兴公寓去玩,那是梅氏姐妹下榻的旅馆。由于她俩的小弟弟和我年岁相仿,我俩成了好朋友,天天在一起玩耍,拿根小竹竿当马骑,还拿道具马鞭子模仿戏台上打马的动作。在公寓的院子里玩,还能看到梅氏姐妹练功、吊嗓子、排练。在我五岁多幼小的心灵深处,不知不觉地就喜欢上京剧了。


最令人难忘的是,京剧四大须生之首,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在1953年赴朝慰问志愿军演出归来后,于1954年初和谭富英、肖长华等众多名家在南京演出。父亲和好友张凤麟叔叔相约去南京看戏,顺便采购一些材料,也带上了还未上学的我。那天上演的是《群英会·借东风》,马先生前半场饰演鲁肃,后半场饰演孔明。可能是一票难求或是票价贵的原因,我们买的票是楼座第一排,我就扶在楼栏杆上看。马先生的演唱流利舒畅,雄浑中见俏丽,深沉中显潇洒,奔放而不失精巧,粗豪又不乏细腻。他以独特的风格,为京剧开创一代新声,成为观众喜闻乐唱的马腔,丰富了京剧老生的唱腔艺术,从此,马先生的形象、念白和他那特殊嗓音的唱腔,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尽管那时我只有六岁。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有小“梅兰芳”之誉的荀派传人,人称“活红娘”的宋长荣先生巡迴演出到了嘉山县,他是江苏省淮阴京剧团团长。在明光大戏院(系1960年重建的第二代大戏院,有木制翻板座椅)上演《红娘》,场场爆满。宋先生身材不高,非常适合演旦角。他扮像俊美,举止大方,唱念做打,样样俱佳。特别是那手举棋盘引诱调侃张生那一段,简直把个红娘演活了。正是:“疾走园场小扇摇,风回浪折舞红绡。氍毹多少姣烧女,不及淮阴细腻腰。”(李望苏、姜新义《丰姿永在,荀艺长荣,访著名男旦宋长荣》)

03

电影,以“样板戏”为主

从1964年起,各地剧团开始演出一些现代戏,又称时装戏。像《白毛女》、《革命自有后来人》、《红嫂》、《箭杆河边》等等。1966年文革开始,全面停止了传统古装戏的演出,所谓“封、资、修”的东西全被禁锢、封杀了,取而代之的是“样板戏”。

“样板戏”是在现代京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的以戏剧作品为主,加上少量音乐作品的大中型舞台艺术作品,因为被树为当时文艺作品的榜样,故称其为“样板戏”。“样板戏”的人物总而言之就是要三突出一一高、大、全的钢铸铁浇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形象。文革时期有20多部样板戏,其中八个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是《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交响乐《沙家浜》。当时被称为是“ⅩX同志”亲自培育的“革命艺术样板。1967年5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一文,正式提出了“样板戏”一词。之后又出现了京剧《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等第二批样板戏。后来样板戏都被拍成电影。当时的银幕上放映的是样板戏,舞台上演出的也是样板戏,收音机里电台播出的全是样板戏,别的作品看不到,也听不到。真是天天看、月月看,耳熟能详。人人都会哼上一段,唱上几句。对每部戏剧中的人物、情节都十分清楚,了如指掌,大多数人都能算得上是“戏迷”。

04

地方戏,我也情有独钟

我除了爱看京剧,对地方戏也是情有独钟的,只要是戏都爱听爱看。特别是名家的表演,看真人演出是一种高级的享受。

比如六十年代初,安徽省黄梅戏二团来到嘉山,在新落成不久的明光大戏院上演《女驸马》,主演是潘璟琍,当时是省黄梅戏剧团的二号名旦。当时省级剧团到小县城演出,恐怕要算是明光历史上的首次吧。大戏院里座无虚席,场场爆满。大戏院外是人山人海,一片拥挤,戏迷们在等找退票。那时每张的票价县级剧团是2~3角,省级剧团可能是5角左右,相当于一个家庭一天的菜金,但是,戏迷们还是很大方的,不管怎么样,都要设法弄到一张戏票,去一睹潘璟琍的风采。

黄梅戏优美的旋律和委婉的唱腔以及演员甜美的嗓音,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它从乡村走进城市,从安徽走向全国,成为四大地方戏剧种之一。八十年代我在合肥江淮大戏院两次看过安徽黄梅戏剧院五朵金花的演出,一次是八二年送小妹到省城上大学,另一次是八四年出差到合肥。

晩饭后,走到江淮大戏院附近,只见熙熙攘攘的人群,手握纸币,口中喊着“有退票的吗?”“谁有退票?”,我上前打听,原来是黄梅戏的五朵金花马兰、吴琼等演员出国归来的汇报演出,这么巧,真是千载难逢!我也挤入了寻票的人流之中。我想,剧院门口人太多,来一人退票有多人去抢,没有把握。干脆走远一点,到路口去等,还真巧了,买到一张,赶紧入场。戏刚开演,座位是3排15座,正座边上。旁边有一架摄像机在工作,大概是转播或是录相。我近距离地目睹了五朵金花们的风采。记得当晚演出的是折子戏,因为演员众多,都要上场,结果就演出了多部精典大戏中的精采片段,如《女驸马》、《天仙配》《牛郎织女》、《红楼梦》等等。另一次是整部的《天仙配》是吴亚玲等人主演。

看越剧。八十年代我在南京还看过一次竺小招主演的越剧《柳毅传书》。竺小招是已故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竺水招的长女,竺水招在文革中受尽迫害致死,她生前拍有戏曲艺术片《柳毅传书》,我也看过。此番再看其女真人表演,也是一种艺术享受。竺小招继承了其母的演唱特色及表演风格,是“竺派”艺术的继承人,有“金陵越剧之花”之称,她主演的《莫愁女》1983年被摄制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上映。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戏,看了几十年,可以算是一个戏迷了。我与戏曲的不解之缘,还有另一个层面的原因,那就是我家于1960年搬至龙泉巷居住。巧的是巷口的原印刷厂搬走后,改作嘉山京剧团宿舍,里面住着剧团大多数演职员工,我与他们朝夕相见,渐渐地熟悉了,与一些演员成了好朋友,可以说,剧团绝大部分人的姓名我都可以叫得出。更巧的是,我小妹与剧团老旦演员陈俊峰的女儿是同学,小妹常去她家玩,有时也跟去大戏院后台看戏,小小年纪就会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唱段,是一个地道的小戏迷。

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科技发达,日新月异。现在看戏看影视剧是十分地方便,坐在家里,睡在床上,拿在手里(手机)都可以看,现在的年轻朋友们真幸福。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希望年轻的朋友们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

嘉山京剧团于1960年正式成立,讫今已六十年了,对于京剧团的前世今生,初期创业的艰辛和曾经走过的道路,创造过的辉煌所带给全县及皖东人民的精神文化食粮,嘉山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下一篇,我将以一个戏迷的视角来描述当年京剧团的创业过程,奉献给读者,敬请期待《嘉山京剧团述略》。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