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太极不但敢硬刚大明朝,拿捏蒙古更是妥妥的,漠南蒙古说取就取

 金色年华554 2021-10-15
文章图片1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漠南蒙古”指的是哪片地域。

当后金在辽东开始向明朝攻城略地的时候,蒙古族主要活动于长城以北,东起黑龙江西抵阿尔泰山的辽阔区域。按其游牧区域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以戈壁大沙漠为限隔,南部称漠南蒙古,即内蒙古;北部称漠北蒙古,即外蒙古,西部称漠西额鲁特蒙古。其中漠南蒙古东边与后金接壤,西边与明朝相连。

前面咱们讲过,自从努尔哈赤兴起以来,即与蒙古各部发生了矛盾。好在蒙古各部比较散乱,自从1368年被明朝逐出中原后,很难再形成一股一致对外的强大力量,经常被明朝或后金各自裹挟利用,各部对于这不好惹的一老一少,基本保持着左右逢源的依附心态。这些情况,明朝和后金也是心知肚明。但是没办法,游牧民族的特性就在这里,我想拥护谁就拥护谁,不想拥护谁我转身就跑,草原之大,何处没有马儿能吃草的地方。对于这个游牧民族来说,草原就是他们最大的王,就是他们的家。

当然,蒙古各部之中也不是没有雄心壮志的。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就曾向努尔哈赤发出警告,阻止其向广宁方面发展。林丹汗是元朝宗室的后裔,按血统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当时林丹汗愤于女真的强大,积极进行统一蒙古各部的事业,力图重新建立统一的蒙古政权。在他的努力经营下,辽阔的漠南蒙古成了察哈尔的天下。

努尔哈赤在宁远受挫,这本来是蒙古各部遏制后金的大好机会,但当时的喀尔喀部唯恐察哈尔吞并自己,不敢请林丹汗相助,各自为战自然抵不过后金的金戈铁马。

皇太极即位后,清醒地分析蒙古各部的形势,认定察哈尔是后金最主要的劲敌,只有把林丹汗这只蒙古狼打到,整个漠南蒙古才能唯命是从。皇太极太需要漠南蒙古这片广阔的土地了,拥有了它,进可攻,退可守,抗衡明朝就有了更多的底气和资本。因此,他不能容许蒙古各部团结,更不想看到他们实现统一,于是便继续推行分化瓦解察哈尔的政策,拉拢林丹汗的反对势力,结成军事同盟,寻找有利时机进行歼灭性军事打击。

1631年十一月,林丹汗派兵侵扰阿鲁蒙古部落,刚从大凌河班师归来的皇太极得知消息后,亲率大军驰援,逼退察哈尔至兴安岭外。第二年四月一日,皇太极集结大军以,同时命投诚的蒙古各部落以兵相随,再次率兵远征林丹汗。

这一次皇太极态度决绝,要直取林丹汗的巢穴,一举荡平察哈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冰雪消融的季节,辽河水涨且船少,皇太极便命令人马浮水过河,十万大军用了两个昼夜才过河完毕。随后用了二十二天的时间,行军一千二百里地,翻过兴安岭,达到大儿湖附近的公古里河。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一路之上没有遇到察哈尔部一个人影。什么情况?

什么情况?吓跑了呗。蒙古草原上不可一世的乱世英豪,连个正面对脸的机会都没给皇太极。

林丹汗仓皇出逃,是因为皇太极征讨大军中有蒙古人逃跑给通风报信。识时务者为俊杰。林丹汗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皇太极的力量对比,唯有避其锋芒才是上策。林丹汗弃故土,带领军民渡黄河西奔逃至库里得勒,离着皇太极大军所在的达尔湖约一个月的路程,暂时进入安全区。其部属在奔逃途中,一部分投向了后金,一部分南下投靠了明朝,余下的跟随已无多少人。大势已去。

皇太极没有捉到林丹汗,不能空手而归啊,便转向归化城进军。看到皇太极来势汹汹的大军,归化城的守将顺义王卜失兔子俄木二话没说举众投降,并献上了明朝赐封的顺义王印信。

皇太极对林丹汗的这次追击,历时四十多天,将漠南蒙古的主体察哈尔部彻底摧毁,宣府、大同塞外均归入了后金的版图之内。九月间,皇太极班师回到沈阳。

两年后,皇太极西征宣府、大同时,林丹汗已经逃到了青海大草滩,出痘病死。皇太极安排属下专程渡过黄河以西,寻找林丹汗的儿子额哲。最终找到了额哲和林丹汗的妻子的残部,双方没有交战,和平归降后金。

一度令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难以驾驭的漠南蒙古从此统一于后金版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