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榜上有名点评台001期诗评作品

 杏坛归客 2021-10-16

  点  评  台  

第一期


闲作诗三首

清雅月影

(一)念

帘外月初明,扶摇卷落英。

凭阑听旅雁,切切问归程。

(二)/归

引路有青鸢,何辞万里船。

归来秋正好,笑对一轮圆。

(三)/轻

躬身世上行,风雨记人生。

百态几回看,于心已不惊。

洁心评析:

  三首五言绝句干净利落,无拖泥带水之处,脉络清晰,顺畅自然。三首诗突出一个“闲”字,从诗的意境里观到一种淡定与闲适,似乎又有些许淡淡的愁绪,疏疏地散落于诗句中,若即若离地牵引人的心进入诗的境界里,与其共历心程。

  第一首先用风卷落英来做铺垫,序写秋日的萧境,顺其而下写到旅雁离去,带出了“才见雁去已盼归”的一种思绪,似是写雁,但却隐含着对离人深深的思念,以物托情,以情入诗,从而丰富了诗的内涵。

  第二首虽是独立的一首诗,但也是第一首的一个接续,如果说第一首是借物抒情的隐含,那这首就是让情感与人物半含半露地浮出水面,颇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全诗没有人物出现,却让人透过诗语的背面看到隐含的离人,诗人在月圆时分深深地思念远方的他,殷切盼望在这秋实的季节,爱情也能丰硕圆满。

  第三首与上两首进入了完全不同的意境里,有种“淡看浮华,漠观凡尘”的情怀,似有些低落,但也是不惑之年的一种正常心境吧,人到这个年龄看惯人生百态,已经没有什么可惊之事,一切都可以一颗平常的心来对待,可谓是“宠辱不惊,安之若素”了,此诗正是表达了这样一种心态。

  整体看三首诗,虽是“闲作”,却是不等闲之作,无华丽词藻的粉饰,却能够表达得很完美,有种回归自然的清新。

——选自『女子诗词阁』


临江仙 · 忆初到异乡第一个中秋节

清箫吟风

霁月清明窗外伫,似闻金桂香绵。

半欹旅枕望蟾圆。城中灯渐灭,海上日微丹。

重立初来辉洒处,人非物易多年。

万般留去尽因缘。层楼凝目望,斜日照青山。

洁心评析:

  词写中秋,情说游子,在中秋团圆的节日,诗人却只身在外,伫望一轮明月到天亮。不论是何种原因没能与家人团圆,心里总会有几丝怅然若失。善感的心驱使诗人在多年后忆起此事,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波动,便提笔写下今夜这别样的情感。

  上阕诗人用霁月与桂香铺笔,来作为中秋夜唯一慰藉的物像,用“旅枕”传达给读者身在他乡的信息,接下来写到了“灯渐灭、日微丹”,说明诗人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从诗人描写的诗境里透出了孤独感与对佳节的特别情怀,望着中秋的圆月,心里对家乡、对亲人的牵念油然而生,若非佳节,而只是平常的日子,或许不会有太多感慨,也不会彻夜不眠。读到此处便想起“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来。

  下阕写到诗人多年后,重新来到之前一个人孤独地度过第一个中秋夜的地方,人已不再是当年的人,物也非当年之物,虽不知是怎样的一种变化,总之是物非人亦非了,作者回忆起当年的事历历在目,便感慨“万般留去尽因缘”,虽然也不懂诗人在这里经历过什么,有一种什么样的缘在此相逢或结束,总之万事万物的去与留,聚与散皆因一个“缘”字。结句用景色,留白深远,当一切看开,一切归缘时,目观斜日照青山,心又是怎样的境地?那就留给读者去感受吧!

——选自『女子诗词阁』


游苗寨

螺丝

白溪穿寨分南北,依附青山吊脚楼。

千载苗人千户寨,四时春月四邻湫。

芦笙舞蹈扬风彩,美酒银铃沁亮喉。

风雨七桥都踏遍,身存仙境忘千愁。

淮君点评:

        整首诗写得欢快、愉悦,较好地表达了苗乡之游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白溪、青山、村寨、芦笙、银铃、踏遍、吊脚楼等物像选择得非常成功,给人真切地带来了苗寨的风貌。特别是首句气象不凡,刻画得十分贴切,令人眼前一亮,和下句的青山吊脚楼,对比之下,画面感很强。

  作品的不足也是明显的。首联原本颇好,尤其首句,宏阔而雅致,惜对句依附一词,没有炼好,诗意顿失,破坏了首联的气韵。

  颔联的表达比较混乱。翻译过来就是苗人居住历史长,寨子多,四季如春而四面环水。时间长和寨子多,四季如春和四面环水之间貌似没有必然联系,意思明白但总体生硬,拼凑感比较明显。

  颈联和颔联的不足有相似之处,也是逻辑关系不够连贯,芦笙伴舞起风采和擎杯悬铃而歌的意思我能感觉到,但依然觉得是一种简单的罗列,词还是词,没能炼成句子,更没有提炼出诗意来。

最应该出彩的尾联,也比较平俗,无非是说玩得乐而忘返,神仙似的。

  整体来看,作者尚需在字词句和物像、意象的提炼上下下功夫,在诗意、诗境上多留意古人的作品。一首诗,总是要能表达出一点与众不同的东西来才好,或者趣味性,或者思想性,或者别的,这首诗似乎就缺这个。

最后用一句对联,和作者共勉: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

  说了很多不足,逆耳之语利于行,望作者海涵无介。

——选自『步蟾宫』


暗香·竹

红玫瑰(山西)

数竿叶浅。正寒风萧瑟,深冬时短。

疏影月移,怀抱虚心傲山涧,

雪压枝头挺立。拂云长、清香来晚。

总绿意、无意争春。骚客笔花绽。

称赞。三友伴。问有几许愁,泪斑飞溅。

九嶷石畔。缘尽潇湘闭幽馆。

木石前盟胜铁,风劲处、烟消云散。

截数寸、尤韵切,笛清独冠。

南郭居士赏析:

  这首词用笔严谨,多有用典,精心编排,让人读来有境,品来有味,写出了竹的品格和风骨。平仄押韵也规整。竹是值得诗人赞美的,苏轼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白居易看竹,“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作者爱竹,亦赞之有加。

  该词上阕写竹之品格。纵寒风萧瑟,亦“怀抱虚心傲山涧”,纵雪压枝头,清香来晚,亦无意争春。而正因竹的这种高傲风格,才引得了“骚客笔花绽”。下阕写竹之神气。岁寒三友中,竹之愁,是九嶷石畔斑竹泪。竹之韵,乃笛清独冠。

  倘说本词有不足之处的话,也应该是在下阕。如“问有几许愁”句结构以“122”为佳。下阕用典也稍多,反而显乱,斑竹一典即可,三友尚可带入,而纳入潇湘幽馆、木石前盟则稍显凌乱,有添足之嫌也。

——选自『荷华媚诗词庭』


老鬼逍遥

老渔翁(贵州)

无憀岁杪逍遥叟,孤立寒冬意未颓。

扶杖林霜寻白鹤,挥镰阶石铲青苔。

煮茶温酒邀君弈,举伞披裘踏雪来。

研墨欲书风雅事,长亭边上腊梅开。

南郭居士赏析:

  该诗描绘一个逍遥老叟的隐士一般的悠闲生活,也许是作者向往或者正在体验的复古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调。全诗用词慎微,平仄完美,对仗工整。

  诗的首联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岁杪”、“逍遥叟”和“寒冬”,此“老鬼”虽无憀,然未颓也。

  颔联和颈联描绘逍遥的具体表现,即是对首联的承接。“扶杖林霜寻白鹤,挥镰阶石铲青苔。”这不就是神仙过的日子吗?“煮茶温酒邀君弈,举伞披裘踏雪来。”不光是逍遥,还要追求一种高雅的情调,充满着诗情画意。

  尾联“研墨欲书风雅事”,岂不知自己就处在风雅的境界之中,身临其境,反而不知如何下笔,只看到那“长亭边上腊梅开”了。不过本联上句还是有点落入俗套,虽没有开创新意,但尾句的精彩又使意境进一步提升而得到补偿。

——选自『荷华媚诗词庭』


寒柳

赵连芳

疏柳纤纤争起舞,寒霜冷露未低头。

任它苒苒芳华去,我自青青送一秋。

冀城云赏析:

  冬天给人的感觉是冷清孤寂的,万木萧萧,似乎毫无生机。但作者以常见的柳树为题,抓住冬天柳树特有的植物性特征和人文特征去写,却有新意。西风中疏柳摇曳,纤姿劲舞,在冷寂的冬天别有风情,寒霜冷露脱去了其绿装,芳华苒苒去,青青送一秋,美了秋。但也孕育了春,来春又是生机一片。连芳老师果真才女,腹有诗书,能抓住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物融化到诗境中,给人清新明快的意境。

——选自『撷芳馆室』


冬晨偶题

李世忠

西风冽冽竟天晴,晨起身心格外轻。

莫忆人生前日事,今天应是好心情。

冀城云赏析:

  写冬晨的诗较少。作者偶题一首,别开生面,起句'西风冽冽竟天晴',点明作者起的早,也许是去锻炼或者上班,尽管西风冽冽,但天气晴朗。承句由景入情,身心格外轻爽。紧接着第三句一转,不必回忆往事,不必让往事破坏了今日的好心情,结句平淡而真切。整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但这首诗美中不足的是,连用三个同音字押韵。为律绝之忌。而天,心重字,也是不允许的。建议这样改一下:

  西风冽冽竟天晴,旭日彤彤听鸟鸣。莫忆人生过往事,冰心一片向前行。

——选自『天仙子室』


捣练子·孤梅

姚根国(安徽)

初雪霁,竹篱边。一树寒梅独自妍。

昔日赏花人已去,半轮孤月照荒园。

背叔赏析:

  捣练子,唐教坊曲,以咏捣练而得名,为妇女捣练时所唱歌曲,多作妻子怀念征夫之辞。本词即是承接了该词牌的婉约之风,将雪后孤梅的寂寥刻划得生动细腻。首二句,“初雪霁,竹篱边”,即将本文的时间地点交待出,然后是“人物”出场,即“一树寒梅”;出场做什么呢,“独自妍”,颇得王安石“凌寒独自开”的真传一般。那么,为什么“独自妍”呢,乃因“昔日赏花人已去”,这说明,以前是有人来赏的,而现今人已去;什么原因呢,“半轮孤月照荒园”,个中沧桑变化不须点明即可猜之一二,而这正是词之妙处,看透不说透,让读者可以各自发挥想像,而又在读后思后不禁唏嘘。本词意境清雅,情致幽远,文笔洗练,无雕琢之痕,是为佳作!“一树”和“独自”稍嫌犯复,但已无妨。

——选自『早梅香阁』


杪岁即事

金一戈

阴霾藏日月,朔气撼乾坤。

但见霜寒树,不知野迥门。

林幽烟火尽,山浅鸟禽喧。

莫问浮华事,心空岂复言。

背叔赏析:

  钱先生(金一戈)是我们《雪藻兰襟》的老朋友了,其诗词俱工,屡有佳作。这首五律标题为“杪岁即事”,首联“阴霾藏日月,朔气撼乾坤”即为工对,将岁末的寒景一点即出,这是大场景。颔联“但见霜寒树,不知野迥门”,转入细节,“见”和“知”,是作者的主观认知,也进一步承袭了首联风格。颈联“林幽烟火尽,山浅鸟禽喧”,又将视野拉回到寒景之中,虽与通常的颔联承景颈联抒情刚好互换但也不失为一种风格转化,这就为尾联的“转合”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尾联“莫问浮华事,心空岂复言”是全诗诗眼,通过前面一系列的景与情的交相渲染,最后道出了作者的喻世之思。通篇颇有王维《终南别业》之风,除少量字词如“撼”、“山浅”可酌,整体来说应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选自『早梅香阁』


冬怀

钟光义

千山松雪白,一院竹梅香。

煮酒询弦月,何方是故乡?

背叔赏析:

  陶渊明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首五绝不奇,但贵于平易清佳、情景交融。首联“千山松雪白,一院竹梅香”为工对,从远景交待到了近景,由视觉转到了嗅觉,一幅岁寒雪梅互衬的境象跃然纸上。次联“煮酒询弦月,何方是故乡”则话锋一转,代入了有我的境界。月,在古今是“思乡”的代名词。冬日里煮一壶老酒,举杯对邀什么呢,是月;问什么呢,是故乡。这样,短短二十字的一首绝句就把寒冬的游子之心就吐露得淋漓尽致,而分寸又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失为一首佳作。至于“方”是否挤韵已在这种意象和情怀下,已然显得是微不足道了。

——选自『早梅香阁』

雪藻兰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