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玉杰:三十载师徒情

 明日大雪飘 2021-10-16

三十载师徒情

种玉杰

我的师父孙书筠先生在她口述的回忆录《艺海沉浮》中讲过这样一段经历。师父成名后开始在京津两地多家曲艺园子“攒底”,名气越来越大,毛病也渐多了起来,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其中演出迟到、踩点儿进后台最为突出。师父的话说就是:角儿就得有角儿的派头儿。有时倒二在台上已经演了半个多小时了,还不见师父的身影儿,把演出组织者急得团团转。好容易把师父盼到了,可师父像没事人儿似的,没有丝毫的歉意。有时还嫌别人的事儿多,让组织者和合作者无可奈何,心生不快。久而久之,不知哪位方家给师父起了个外号“崴泥”,在业内不胫而走。在与和师父同时代的一些老先生聊天时,都有过类似的回忆。有的先生说:你师父迟到误场那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已经误了场,为赶时间,她能从观众席直接上台,弦儿一响,一边打鼓,一边化妆,那派头大了。为此我曾问过师父,师父说有这事儿,不过说得也有些夸张,一边打鼓,一边化妆,来得了?一边打鼓,一边补补口红、腮红倒是有的。说到这儿,师父满怀愧疚。停了停她接着说:现在想起来那么做事太不对了!对观众,对同行,对朋友没有起码的尊重,耍所谓角儿的脾气,真对不起他们。我把这段经历写进回忆录,也是想以此向曾经被我冒犯或伤害的人道声歉吧。我连连点头称是,同时被师父这种勇于反省的精神所感动。

20世纪90年代,我在艺术上、工作上走得比较顺利,在社会上、媒体上有不少展示的机会,赢得了一些荣誉,师父也有所了解,因为怕我走弯路,所以我一到师父家去的时候,她就反复告诫我:干事业要干好,要出成绩,这没有错。但不要光图自己痛快,不注意别人的感受。自己过得去,也要让别人过得去。师父是把自己大半辈子人生经历中感悟出的道理讲给我,希望我能从中受益,进而少犯错误,不犯错误。也正是师父这种无私的关心、爱护和提醒,才让我没有头脑发昏,在人生和从艺的道路走得比较稳健,比较平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