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琉璃瓦这儿烧出来的!皇家琉璃窑厂近700年古窑火下月重燃

 昵称散步收藏 2021-10-16

“北京市琉璃制品厂”,八个黑色的大字,勾起了赵长安的思绪。从1993年入厂学徒开始,这八个字的“门面”就陪伴着他和工友们,直到2013年厂子关闭。老赵没想到,自己退休前还能重回这里上班。

故宫琉璃瓦这儿烧出来的!皇家琉璃窑厂近700年古窑火下月重燃

琉璃烧制技艺是门头沟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更迭、环境的变化,琉璃烧制技艺的传承愈发困难。为了传承非遗,让老手艺焕发新生,门头沟区从2019年开始和国有企业金隅集团合作,将这里打造为琉璃文创园。时隔八年,赵长安等6位掌握烧窑技术的师傅回来了,重建的坯窑(烧坯)和色窑(烧釉)也基本完工。今年11月底,近700年的古窑火将重燃。年底前,首批古法烧制的琉璃构件将正式出窑。

故宫琉璃瓦这儿烧出来的!皇家琉璃窑厂近700年古窑火下月重燃

和诸多深山村落不同,琉璃渠村位于门头沟城区的龙泉镇。驱车而至,远远可望见“琉璃渠村”几个大字,正在改造中的北京琉璃制品厂就在这里。这个村子以琉璃命名,也因琉璃而兴。被誉为“中国皇家琉璃之乡”,村中的皇家琉璃窑厂有着近700年的历史,一直为故宫博物院、天安门、天坛公园、北海公园、景山公园等古建筑烧制皇家琉璃制品。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国家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中国美术馆等当代建筑的琉璃瓦,也多由该厂烧制。窑厂古窑一直沿用至北京市琉璃制品厂关闭。

故宫琉璃瓦这儿烧出来的!皇家琉璃窑厂近700年古窑火下月重燃

从今年4月回厂上班,赵长安很少脱下工服。原因很简单,没时间。他几乎“长”在了这里。

正如金隅琉璃文创园负责人于海燕所说,在这片3万多平方米的厂址上,孕育着集琉璃构件实操、体验、非遗展示、聚集、文创等多功能、一站式的琉璃文创园,还将是门头沟“一线四矿”旅游观光路线的首站——琉璃渠站。而园区的根基,仍是琉璃构件烧制。

故宫琉璃瓦这儿烧出来的!皇家琉璃窑厂近700年古窑火下月重燃

古窑改造现场,赵长安和十几位工人正在进行坯窑改造后的验收。走进古窑,圆拱形的窑墙微微泛着亮光,这是近700年的烧制留下的印记,类似于古玩的“包浆”。而这里,就是不久后窑火重燃之地。

“坯窑就是把原材料,也就是坩子土烧成陶的地方,烧出来的是坯子,按照古法要用煤炭作为燃料。”赵长安说,他刚进厂时,这样的坯窑有十几个。如今,门头沟作为生态涵养区,煤改电工程已经普及。现在恢复的坯窑,将是唯一的一座,恢复后平均每窑烧制琉璃构件约4000件。

坯窑旁,用于琉璃构件上釉后二次烧制的色窑已改造完毕。赵长安说,按照琉璃制品的烧制过程,需要先通过坯窑烧制15天左右出窑,上釉、再进入色窑带釉烧制5天,最终成为成品。

故宫琉璃瓦这儿烧出来的!皇家琉璃窑厂近700年古窑火下月重燃

园区一天一个模样,赵长安的干劲也更足了。看着曾经的厂房改建成了能够用天然气燃料烧制琉璃构件的新厂房,作为北京市琉璃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他特别高兴。

“到时候,既能让大家看看古法烧制过程,也能了解新方法,正是琉璃烧制技艺演进的活教材。”赵长安说。

故宫琉璃瓦这儿烧出来的!皇家琉璃窑厂近700年古窑火下月重燃

在老赵的时间表上,三个时间点被明确标出:下月底,第一批琉璃构件进窑;年底前,首批成品出窑;2022年底,园区正式升级完成。55岁的赵长安盼着,在园区新生的那一天,亲自烧一窑琉璃瓦作为纪念。

故宫琉璃瓦这儿烧出来的!皇家琉璃窑厂近700年古窑火下月重燃

夕阳西下,走在园区里,赵长安常想起老师傅们讲过的故事。相传乾隆年间的琉璃构件,质地好,不易碎。可到了咸丰年间,一块琉璃瓦掉地下摔八瓣。

“一块琉璃瓦,是国力的缩影。”老赵说,他坚信,窑火重燃之时,质坚形美的琉璃构件必将重现。

摄影 张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