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完工后,要进行结算审计,审计定案后利润才真的落袋。现在施工企业谈“审计”色变,确实确实,审计这一关太难过了,一个项目至少要经历两轮的审计才能盖棺定案,每一轮审计都是对施工方的考验和过关,现在的审计生态已经不同以往,我都不想说任何话了。迫使施工企业要提高造价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培育自己的造价专家。 我见过太多的施工企业被造价咨询公司以各种不合理的理由审减下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工程价款来,辛辛苦苦的工程价款最后关头没有捍卫住,缺的是多方面的原因。 从2008年负责公司的项目结算审计以来,我负责的结算审计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了。和几十家造价咨询公司打过交道,解决过层出不穷的造价争议问题,面对过一个一个刁钻、古怪、甚至啼笑皆非的审减理由,和形形色色的造价公司工作人员、老板角力过,经受了太多的审减压力,凭着超强责任心,坚韧不拔绝不放弃的信念,专业的造价知识,加上公司的支持,最终每一个工程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前两篇文章说的那个项目,今天结算审计定案了,由一开始的审减19%,到最终的审减2.78%,经历了近两个月。我们做为施工方,和造价咨询公司进行了N轮的较量,期间的辛苦和波折太多,开了多少次小会,把那70多个审减问题都讨论了好几轮。我做为分管领导,在危急的僵局时刻,深度介入其中,70多个审减问题逐一剖析,仅仅一个问题开拓性的思路就解决了300多万的审减,这是项目部所有人都想不到的。这个一打开,相关联的5、6个问题就打开。还有不限于归纳出的审减问题,我还提出项目上漏报、少报的价款点,以此冲低硬伤。也做了审计局、咨询公司的耐心说服工作,对漏报、少报进行了增加。 现在同时在审的还有几个项目,没有找我,就是项目部自己能克服,我也懒得主动过问了。 曾经一个工程的二审,审减了40%,我带着一个小兵和咨询公司进行了近十轮的较量,硬是从审减40%到审增定案,最终咨询公司老板都服了,说审增太难看了,象征性的减下点钱来吧。那个工程的审计人员评价我说:“真厉害,我审减下来的,你一点一点的都争取上来了!公司给你多少钱?”我说:“没有额外的奖金,就是责任使然,我做的这些,董事长根本不知道,我也不向领导汇报”。 印象深的还有一个公路工程,从最初的审减几千万到审减4.9%定案。现在我对市政工程研究的越来越透彻了,我自信在市政工程行业,我可以达到国内顶尖造价水平,我能为施工单位发掘很多的能多计取的价款,充分利用一切计量计价规则,为施工企业争取价款。 捍卫工程价款,靠的是超强的责任心,和好的公司制度,没有合理的薪酬奖励制度是难以持续激发优秀人才的积极性的,甚至留不住人才,毕竟现在机会太多。2011年我的年薪就涨为20W,并且因为负责那个1个多亿的市政综合项目结算审计,结果出乎领导的意料,项目定案后就奖励了我30W,合理的薪酬激励肯定让员工拼命的为公司服务。 捍卫工程价款,要靠专业造价知识体系和一定法律知识,造价+法务是形式所迫的趋势,逼着施工企业深度挖掘造价规则,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捍卫工程价款。当然和建设方对簿公堂是下下策,很难见承包人和发包人打了官司,下个工程又若无其事的合作的。 解决问题总是有技巧,同一件事,坚持干的多了,就有丰富的经验,专家的金色价值就是能发掘价款、捍卫价款,保证公司超同行、健康、持续发展。 通过讲课交流,发现太多的工程造价争议问题。有时一个问题就牵扯上亿的价款,但是我告诉你,不是牵扯多少钱的事,是原则问题,是导向问题,解决造价争议问题不是和稀泥、折中,该赚到的钱要一定赚到,是自己的不要轻易放弃,因为自身原因亏掉的钱也不要硬赖,吸取教训,不断总结,变的更加审慎、专业。 衷心祝愿祖国的建设市场越来越公平、公正、规范、合法,在阳光下,各行各业,收获应得的利润,不断发展壮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