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公无私是心理疾病

 盲观 2021-10-16

大公无私是心理疾病

2021-10-16

昨天说到教育和权利的时候,里面还有一个是压力!

有的时候父母会给孩子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是什么?它真的是因为父母很爱孩子,但是因为爱之后有时会忽略自己。

我有一天有几个朋友在聊天的时候,他们聊的一个话题,他说:我特别希望我的父母是一个对自己很自私的人。只爱自己的,比如说就把自己的这点时间照顾好,出去都打车,吃最好的东西,不要把这些钱都拿来给儿女,他自己扣不说,最后,实际上对子女来说一个把自己照顾得最好的父母是对子女最大的帮助和支持。

这个实际上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疾病,就叫“大公无私”。

就是所有的行为,都表现出无私的那种特点,至少他自己认为都是为了别人,而不是为了自己,就是一种极端的利他主义。但是这种极端的利他主义,这种极端的“大公无私”里头包含着是一种我们说的控制权力。比如说他给予你,不断地给予你,他完全不考虑自己,在理智上他完全不考虑自己,在最初他来自于那种无私的母爱,最早他的原型是爱,但是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当中形成一种给予的强迫症。他要不断地给予……所以这种给予里头,他意识不到自己这种不断的给予、无私的给予里头的那种权力欲。不过,他自己却没有意识到罢了!

但时间长了之后,他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人格,关键是他觉得当他每一次这样付出的时候,人们都会顺从于他,因为他真的是无私的,于是他就在内心里面习惯了因为我给你的付出你对我的顺从。

这种“大公无私”一般是从母爱来的,就是无条件的给予,无条件地付出。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母爱在某个时间他一定要有一个创造性的转换。这个转换是什么?就是你跟孩子的关系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刚开始孩子在母亲的体内的时候,你是完全无条件地无法控制他,他是依赖你。

你就是无条件给予,他的所有的生理活动,他的成长都是来自于你无条件地甚至你意识不到的,完全是基于生理的这种机能的这种无条件的给予。当他出生以后,他虽然脱离了母体,但是他是绝对无助的这种状态。那么你所做的事情,就不再是一种无意识的、基于生理机能的这种给予了,你开始有意识了。因为他已经不在母体内了,这样你就会给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这种照顾是必要的,因为他太需要,但是到一定时候,小孩他脱离子宫到襁褓,襁褓实际上它是一个人工的子宫,它要把他裹得紧紧的,让他产生安全感。

那些不懂的父母,小孩子出生给他盖个被子以为就行了,其实不是的,他要的不仅仅是温度,还要的是360度的这种包裹,360度的全方位的呵护,而且是紧紧的,子宫的空间是非常狭窄的,所以这个襁褓也是需要,甚至是一种束缚,是一种捆绑这样一种状况。

但你想想他不可能永远在这个襁褓里头,在一个充满着爱的一种束缚里头。他开始要有自己的动作,逐渐逐渐地学会说话以后要自己的语言,到了差不多八岁的时候,他的自我意识、自由意识就开始明显地出现了。这个时候母亲一方面要给孩子断奶,一方面要给自己心理上断奶。因为母爱本身她是很伟大的,同时母爱她又是一种生理性的一种近乎本能性的一种反应,在这种无限的给予当中,获得了非常大的快乐,这是母爱的伟大之处。

但是这也是会上瘾的,当你长期遵循一种心理模式而带来快感之后,你会依赖它,而这就是母爱最后开始变质的一个内在的心理机制。

公司里面和单位里面有些人,他会很努力地为所有人创造价值,为公司创造价值。他因此获得了大家的尊重。但是后来,也许他有一天发现他不能够为大家创造价值的时候,或者不能像以前那样,或者别人有了更多的获取更多资源的能力的时候,他其实会很狂躁。

因为小孩对母亲的回报那是很明显的,虽然他不能为母亲做什么,他的笑容、他的那种无邪的眼神,他的那种发自本能的依赖,这其实都是回报。

但是,到了他脱离了有形的和无形的襁褓之后,他开始有他的自由意识的时候,他不再每次都给你这样的回报了。因为他产生了新的欲望,过去的欲望就是温饱问题,现在是奔小康!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