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建造的6个世界级工程,如今仍有4个屹立不倒,分别是哪4个

 锦字香痕 2021-10-16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笔下,极尽豪迈和潇洒,一扫六合,天下归一,诸侯全部臣服在其之下,实在是令人佩服。

秦始皇一生功绩无数,但他在史书中总是毁誉参半。他一扫六合,有人称此为壮举,也有人觉得过于穷兵黩武;他重视武功,又有人说轻视文学;他加重刑罚以威慑天下,还有人质疑过于暴戾。

可是无论后世人如何评价,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依旧无法磨灭,他并吞六国,完成统一霸业,进入大秦的帝国时代。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始皇做出了基本客观的评价。秦始皇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建立者,在此之后延续了将近两千多年,虽然秦始皇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巩固统治和地位,但是他也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统一了货币与度量衡,在六国统一之前,各个地方都在使用着不同的文字,秦始皇为了治理方便进行了文字的统一;从前的列国每个国家的制度都不尽相同,甚至连马车大小都不一样,车道也修建的宽窄不一,秦始皇也对此进行了统一的规划。

但是仅仅一些制度的建立,和形制的统一并不能完全满足秦始皇的野心,他需要一些更能凸显他的地位和身份的存在,自此,秦始皇开始大肆兴建土木,甚至创建了一些称得上是世界级的工程。

首先就是万里长城,它绵延千里一眼望而不及,虽然我们现在能看见的并且能够到达的是明朝遗留下的古迹,但其实秦始皇在吞并六国后已经开始着手修筑长城。其一是为了保护边境百姓的安危;其二是为了减少军队的负担,因为北方有匈奴,如果没有低于措施就会需要大量的军事力量囤积,也会造成百姓的负担。

其次,就是还有部分留存至今的重点保护文物秦直道。秦直道也是当时秦始皇为了防范北方匈奴的侵略,令大将军蒙恬一两年的时间习哦住了一条长达七百多公里的军事通道。

此道大体成直线,也是由当时的咸阳至阴山最便捷的路线,所以被称为“直道”。此道的使用之广泛,受用之长久,一直到清朝时期才被渐渐弃置,以此使用的时间来看其被成为世界级是当之无愧的。

再次,就是十二金人,还有别称为十二铜人。传说,秦始皇尽收天下之兵所铸,还有说,是秦始皇冶炼大禹当年的九鼎,以此铸成了十二铜人。事实上,因为当时的六国刚刚统一,全国上下并不稳定,秦始皇担心列国曾经的贵族们骑兵谋反,便收缴兵器,将它们全部融化铸成了十分威武的铜像。

其实从另一角度来讲,这应该是秦始皇对天下的震慑,也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可惜的是,秦朝末期,纷争不断,这十二铜人也消逝在了大众的视野中了。

灵渠的历史地位极其的重要,虽然经历过数次的修整,但是依旧在我国的历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甚至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然后,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的阿房宫,又被成为阿城。著名诗人杜牧曾书:“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的雄伟的规模和如今如今壮丽的风景从他的话语中就可见一斑。

最后就是极其富有神秘色彩的秦始皇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又兼顾设计的帝王陵寝,其内外皆由两重的夯土和城垣组成,正是象征着秦朝曾经的帝都咸阳宫城。作为陪葬的兵马俑规模之大,更是令人啧啧称奇。

李贽曾说过:“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伴随着秦始皇的评价总是毁誉参半,可是在我们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总该保持客观,以示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