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作文题|“理智追星”话题学生优秀作品

 又见雁儿飞 2021-10-16

原创作文题目

命题人:孙金堂

材料原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近日,韩国防弹少年团成员朴智旻的中国粉丝团发布了一则通告,他们为朴智旻的生日应援举行了集资,3分钟集资金额突破100万元,短短一个小时集资数额就创造了“韩圈生日集资首小时新纪录”,数额达到了230万元以上,参与粉丝人数则超过了1万人。

材料二:3月1日,娱乐圈新生代顶流人物张一山、范丞丞、关晓彤几位当红明星到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取景拍摄电视剧 《曾少年》。校园里根本就没有学生特意围观明星,来来往往路过的也只是看了一眼后,该上课的上课,该去打水的打水。为了防止人群拥挤造成秩序混乱,剧组还专门雇了保安,结果根本没用上。据说剧组还打算在校园内找群演,每一位群演还是近百元的价钱,不过该校的学生没有一位为该剧担当群演。

材料三:袁隆平院士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举行。明阳山殡仪馆外,人们排起了长队含泪送袁老最后一程。载着 袁隆平院士遗体的灵车,从地下通道缓缓驶出时,人们齐声高喊:“袁爷爷”“一路走好”。大家追着灵车, 跑了很远很远。

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自身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多则材料审题作文。首先要明确每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后求同存异,找出正确立意。第一则材料体现了某“男团”粉丝机场盲目追星的情形,第二则材料交代了《曾少年》剧组当红明星南京大学拍戏遭“冷遇”的状况,第三则材料是表现人们含泪送别袁隆平院士的场面,令人动容。三则材料的共同指向是“追星”,前两则材料形成对比,告诉我们要理智追星;第三则材料是对前两则的补充,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应追什么样的星。

综上所述,只要写追什么样的星,或写怎样追星都是可以的。

追实干之星,扬家国正气

高三十班:郝子楠

辅导老师:李玉琳

近日,中国粉丝创造韩圈生日集资首小时230万的新纪录。巨额消费的背后是不理智追星的体现 ,而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不应盲目追星,要追实干之星,才能以后浪之势扬家国正气。

实干之星光芒熠熠,吾辈当追之,以扬时代正气。

曾记否,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英勇无畏已融入中华儿女的血液。表现在一言一行里,贯穿一生一世。看今朝,饭圈混乱,问题艺人频出,那些红极一时的人,又可曾在历史的烟尘中留下足迹;然而还是有一部分艺人用自身影响力传播正能量,韩红筹集资金援助武汉疫区、河南灾区,彰显大爱;刘德华关爱残障人士,帮他们重拾自信,找回自我。韩红、刘德华这样的明星光芒熠熠,身体力行弘扬时代正气。这样的是干明星光芒熠熠吾辈当追之,以扬时代正气。

实干之星默默无闻,吾辈当追之,承其坚毅之态。

《不朽》中曾言“人世间本来就有大的不朽和小的不朽,大的不朽是世人对你言必称名,小的不朽是敬仰你的人依然记得你。”袁隆平院士一生钻研水稻种植,他来的时候饿殍遍野,他走的时候稻米满仓。他一生默默无闻,唯愿禾下乘凉、国富民强,他将灵魂留在稻田,如“日月星辰”般离去,时代就此定稿。那些默默无闻的“日月星辰”有很多:善尽“人中人”天职,游刃肝胆的吴孟超院士;不甘平庸,日夜出航的摆渡人许渊冲院士。他们用一生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他们的事迹让我们领悟到新时代应我我们以谁为榜样。那些默默无闻,为国为民的实干家,吾辈当追之;承其坚毅之态,以扬社会之正气。

实干之星不断奋进,吾辈当学之,秉其立志务实。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雷海为带着最朴素的生活和最远的梦想不畏山高水长,奔向诗意的人生。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物理界冉冉升起的新星曹原,仰望星空空,脚踏实地地在科研道路上锐意前行。他们的奋斗目标与时代使命给予的精神滋养,激励着我们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立志务实,让浩然正气充盈中华大地。那些实干之星不断奋进,吾辈当以之为榜样,秉其立志务实之精神。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今,吾辈应以“实干之星”为高标,以凡益之道与国偕行,用崇尚理想与坚定信念扬时代正气。

执理智之刃,破盲目之境

高三九班:谢鑫彤

辅导老师:李玉琳

“朴粉”三分钟内为韩星朴智旻集资超一百万元,南大学生与当红明星近在咫尺却未曾围观,人们排起长队含泪送别袁老。以上三事件代表了三类人:有人丧失理智,盲目追星;有人擦亮慧眼,理智追星;有人心怀感恩,追国之栋梁星。那么,哪些人才是我们该追之星呢?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执理智之刃,破盲目之境”。

理智追“星”,摒弃浮华,抛却滤镜之光芒。

出众的长相,出圈的性格,经过包装的明星看起来完美无瑕,吸引大批粉丝的追捧。有些疯狂到跟踪、尾随、监视他们的私生活。殊不知,明星的职业只是众多职业的一种,当灯光熄灭,幕布落下,他们同其他人一样都是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因此,请褪去粉丝滤镜,以看普通人的眼光再次审视追捧的明星,是不是不再那么光芒万丈了?况且追星只是生活的调味剂,生活的重点是生活本身。如果全身心投入到追星中,将会本未倒置,因小失大。所以我们要摒弃浮华理智追“星”。

理智追"星”,求真务实,探求精神之内核。

什么样的“星”,才是我们该追之星呢?那些为国为民,求真务实之星当是我们该追之星。于敏,隐姓埋名,在茫茫大漠中苦心钻研导弹;顾方舟,潜心研究,十余载终制得一颗糖丸;袁隆平,一心为民,默默在实验田耕耘,终得杂交水稻……在时代的洪流中有千千万万个为祖国发展助力,造福民生的人民英雄,在平凡的日子里奋斗出伟大的事业。尽管他们的外表朴实无华,可他们的精神内核远超常人。虽然他们从不宣传自己的丰功伟绩,但他们的成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我们要追捧的,应当是这样一群人,求真务实的国之栋梁。

理智追"星”,奋斗进取,彰显青春主旋律。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如今我们虽然生活富足,但也不能丧失进取之心。孟子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中国青年都狂热地追捧流量,耽于浮华,而不是去沉淀自己,跟随真正的当世“明珠”,社会将难以进步,中国将难以发展。鲁迅先生期盼着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所以,我们应始终保持奋斗之心,以进取压倒苟安,彰显青春主旋律。

理智追"星”,择璀璨“明珠”,养浩然正气。青年当“执理智之刃,破盲目之境”,奋斗进取,做时代的中流砥柱!

理智追星,追实干之星

高三十班:崔暑荣

辅导老师:李玉琳

袁老遗体送别仪式外,人们排起长队含泪送别;新生顶流人物在南京大学拍摄,没有大学生驻足观看;韩国明星中国粉丝团三分钟集资上百万。我们该怎样追星?又该追什么样的明星呢?我想,我们要“理智追星,要追实干明星”。

拒绝沉迷追星,擦亮眼睛,追可追之星。

当下的流量小生占据着明星的一大部分。他们仅仅只是才艺的表演者,观众有权成为粉丝欣赏其才艺。然而沉溺于追星中反而会适得其反。如果每个人都以网红、明星为目标,人们将不思进取,不但会不利于自身发展,还会影响社会风气。因此,追星应当追正气之星,不能只看颜值,不重视注重其德行。要看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以及是否值得人们学习。正直之星可追,流量之星不盲从;拒绝沉迷于追星,擦亮眼睛,追可追之星。

慎重选择追星,心怀敬畏,追有为之星。

韩红作为一个歌手,她自己成立了韩红基金会,义务帮助全国困难地区民众,做服务于百姓的好事。尽管她在歌坛已有一席之地,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可她毅然选择做慈善,把自己奉献给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几十年来,她经济实力已经不足,但获得了同胞的支持,人们纷纷捐助。正是她肯实干,不做面子工程,把慈善放在第一位。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一定会引领优秀的青年学子。正气之风也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所以,我们要慎重追星,心怀敬畏,追有为之星。

明确自身发展,心向光明,追隐世之星。

邓稼先、钱学森,他们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伟大人物,是两弹一星的获得者,是引领中华民族强起来的科技支柱。他们隐藏于荒漠之中数十载,历尽艰辛,研发出了核武器;他们才是真正的有为之士,是时代的隐者,是我们该追的隐世明星。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铭记他们的事迹、精神。以他们为榜样,心向光明,做最好的自己,为国家争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心怀家国;在成长的路上,不盲从,“理智追星,追实干之星”。心向光明,为祖国贡献力量!

立应立之观,追应追之星

高三十班:周怡彤

辅导老师:李玉琳

近日娱乐圈新生代身上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引发网友热议,我深有感触。作为青年,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盲从,即“立应立之观,追当追之星”。

立应立之观,于己得益于一世。

树立工确的价值观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而人得以立世,必得有正观。如今,“饭圈”中的不理智现象时常发生。韩国防弹少年团成员朴智旻的中国粉丝为其生日会应援,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便集齐230万以上资金,参与人数超过一万。而与此同时,中国山西暴发洪灾,很多人因洪水而无家可归、无食饱腹。这无疑造成了鲜明的对比,而造成盲自应援的源头便是未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做出错误的行为。因此,我们要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盲目做出选择。

追应追之星,于己相立榜样。

“一生只做一件事就够了。”“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是袁国平爷爷一生的追求目标。2021年5月22日,这位让所有中国人都能吃饱饭,不再因饥饿所困的袁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有很多人排起了长队,含泪送别袁老最后一程。袁老一生兢兢业业,每天都在试验田与实验室里来回奔波。他立志研究出更优质、产量更高的水稻,只为了让全世界都不再有人因饥饿而死。这是身为侠之大者、国之仁土的伟大胸怀,也是身为农业科研工作者最崇高的理想。袁老用一生为我们展现了人活着的最高价值。以袁老为榜样,于己定能有很大收获。

做应做之事,于己不负韶华。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家强。身为当代青年,我们身上背负的是国家未来繁荣发展的希望。在应当奋发向上的年纪里,我们应怀着谦卑之心与顽强并搏的意志不断向上。做青年当做之事,不负韶华。

正如陶渊明所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作为新时代青年,当抓住时机,“立应立之观,追当追之星,做该做之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