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离河

 介子平 2021-10-16
读书人平生有三愿:一愿读尽世间好书,二愿友尽世间好人,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此三愿平时难以兼备,却在抗战之时的流亡学生身上得以体验,遗民泪尽胡尘里,说来心酸不已。

关于流亡学人及学生的著述不少,齐邦媛的《巨流河》,属亲历者的回忆。

“自离开南京到四川自流井静宁寺,整整一年,颠沛流离有说不尽的苦难。但不论什么时候,户内户外,能容下数十人之处,就是老师上课的地方。学校永远带着足够的各科教科书、仪器和基本设备随行。”孤灯焰短伴残书,此姑且可算“读尽世间好书”一愿。何以姑且?此为放不下一张安静书桌的读书,“烽火烧得炽热,炸弹声伴着我们的读书声。不跑警报的时候,埋首用功;跑警报的时候,课本仍然带着,准备明天的考试”。

“我今天回想那些老师随时上课的样子,深深感到他们所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希望和信心。他们真正地相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他们还传授献身与爱,尤其是自尊与自信。”国难当头,朝不保夕,所传授仍不离“自尊与自信”,自然可算“友尽世间好人”者也。

流亡途中所见,大好河山今日尚属汉家,明日已沦陷,风景大殊,也算“看尽世间好山水”了。再后来,齐邦媛考上了暂居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由于战事失利,日军可能进犯四川,教育部指示,在必要时撤入川康边境大凉山区“雷马屏峨”彝族地方。“我记得那天在初春的寒风中,中国早期的化学学者、武大的创校人之一王校长穿着他的旧长袍,面容清瘦,语调悲戚,简短地结语说,我们已经艰辛地撑了八年,绝没有放弃的一天,大家都要尽各人的力。教育部命令各校,不到最后一日,弦歌不辍。”之后的六十年,“'雷马屏峨’这四个字带着悲壮的声音在我的心中不时响起。代表着一种最后的安全。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情况之下,'弦歌不辍’是我活着最大的依靠”。我不负此中国,中国即不负此河山。

抗战到底,弦歌不辍。离家无家处处家,眼前尽是天涯,自古南渡人,几人曾北归?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艰难胜利,元气大伤,这批流亡学生胸中已无少年事,迅速成长起来,“在战火延烧的岁月,师长们连手守护这一方学习的净土,坚毅勤勉,把我们从稚气的孩童拉拔成懂事的少年,在恶劣的环境里端正地成长”。

抗战后期,大后方兵源几近枯竭,一寸山河一寸血,成千上万的学生,投笔从戎,弃学从军,义无反顾,奔赴疆场,担当起了历史使命。齐邦媛的中学时代,一直与同为东北流亡学生的张大飞保持着往来。一江明月,豪情酬过谁?一番思量,谁是谁的谁?后来他报考了空军官校,“张大飞的一生,在我心中,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最后一封信,是写给齐邦媛哥哥振一的,开篇即道:“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输得起,方为大度人,“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说到齐邦媛,“这些年中,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感君厚意还君赠,并归还了所有寄给他的信。爱情是战争中设置的骗局?人生的飞行高度,取决于态度。对一个人产生欲望,叫喜欢,为一个人忍住欲望,叫爱。山水依旧,美好殆尽,青春是过往的惋惜;风景览遍,不见故人,温柔是普世的情怀。

青春短暂,故事冗长,《巨流河》乃事件史回忆,亦心态史传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