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不传之秘阳中隐阴、阴中隐阳该如何操作?

 wLJ0679 2021-10-17

金针赋曰:三曰阳中隐阴,先寒后热,浅而深,以九六之法,则先补后泻也。四曰阴中隐阳,先热后寒,深而浅,以六九之方,则先泻后补也。补者直须热至,泻者务待寒侵,犹如搓线,慢慢转针,盖法在浅则用浅,法在深则用深,二者不可兼而紊之也。

文章图片1

相比烧山火和透天凉来说,阳中隐阴和阴中隐阳的名声就要小很多了,不是因为这两种操作方法比起烧山火和透天凉来说更好操作,相反的这两种秘法比起烧山火透天凉要更加困难,而且对于施针者的操作要求更是难上加难。

从这里可以看出,想要操作这两种方法必须要在懂得烧山火和透天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成功。阳中隐阴法又称先补后泻法。阳为补,阴为泻,阳中隐阴,就是补中有泻的意思,是一种补泻兼施的方法,即先用烧山火热补,后用透天凉寒泻。而阴中隐阳法又称先泻后补法。本法正同前法相反,阴中隐阳,就是泻中有补的意思,也是一种补泻兼施的方法。这两种方法依照寒热的程度,均适用于疟疾、少阳证、寒热往来、寒热嘈杂、寒热错杂、亡阴、亡阳、阳脱、阴脱等疾病。

所以阳中隐阴、阴中隐阳之所以没有烧山火、透天凉的名声高就是因为操作方法太难,就现在来说也几乎没有人能够复制出来,久而久之的就淡出人们的视野之中了。未来希望有人能够将烧山火、透天凉等针灸绝技复制出来,并且加以推广。

我是中医刘家富,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的中医药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