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沟南的两千多年前湖泊“鸣泽渚”美丽风光已成顷顷稻田

 范阳草民 2021-10-17

​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长沟南有湖泊“鸣泽渚”,尽管郦道元写了这本书已过了一千多年,到现在都是可以考证的。《水经注》卷十二记载,又东,洛水注之,水上承“鸣泽渚”,渚方十五里。汉武帝元封四年,行幸鸣泽渚也,服虔曰:泽也,在遒县北界,,即此泽也。西则独树水注之,水出良乡西山,东南迳西乡城西,而南注鸣泽渚。可见《水经注》里鸣泽渚非常详细。

古人给这个湖泊起鸣泽渚是什么意思呢!一定是恰如其分的。鸣是鸟叫的声音,泽是湖泊的意思,渚是水中的小块陆地。可以了解为美丽的湖泊北依长沟北的大青山,湖泊岸边芦苇丛有各种美妙鸟儿鸣叫的声音,从岸边还能望到湖中的小岛。如今的鸣泽渚可见的是顷顷的稻田。

其实《水经注》里的水系大多不好考证,唯有“鸣泽渚”记载非常详细。什么“西乡城”、“甘河”、“独水水”,这些位置非常明确。西乡城就是现在的西乡故城遗址,汉代建的小城池里,在上世纪30年代还保存比较完整。“甘河”,长沟西北有四个甘池村,那边有很多的泉眼,泉眼流的北泉河应该就是《水经注》的甘河。在石窝镇的独树村南有南泉河,正好往东的长沟流,这就是《水经注》里“独树水”。

关于“鸣泽渚”最早记载可见司马迁《史记》里其明年,上郊雍,通回中道,巡之,春,至鸣泽,从西河归。这就是司马迁在汉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跟随汉武帝二次北巡时来到“鸣泽渚”。据说在唐宋已后关于“鸣泽渚”就没有了记载,有的说是被改造成了稻田,其实成为稻田不错,大概是没有被改造成稻田。《水经注》里记载涿州的水太丰富了,很多的河流到现在都消失了,由于水位的下降,比如督亢泽现在也不可见了。由于自然的变化,水位下降,鸣泽渚露出了湖底,但还是有很多的泉眼就形成了池塘,流出很多小河。人们纷纷在岛上居住,不知何人从远方带来了稻谷就在这里栽种,慢慢规模越来越大,覆盖整个湖底,一到秋天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湖底也被人们从远地方弄土垫高形成了道路,大的池塘不知谁种的荷花,一到夏天,大片的荷花、一望无际翠绿的稻田,路边一排排垂柳依依,枝流交错小河,北接峰峦叠嶂青山,古朴幽静地村庄,千年前的湖泊已成世外桃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