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帕金森病可以治愈吗?这三个误区请避免!

 醉天涯198512 2021-10-17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退行性疾病,不仅病发于中老年人,因遗传因素的影响青年群体也占有10%的比重。但由于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到现在都没有明确,治疗误区有很多,不断有患者在走很多的弯路,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其实,帕金森病是可治可控的,只要选择合理可行的治疗方式和方法,就能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以达到长期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

  现阶段研究认为,帕金森病是由于脑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多巴胺神经递质分泌减少而引起的,呈终身的缓慢进展特点,因此,帕金森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人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辩证治疗。有的患者可以从一开始的迈不开腿,到不依靠任何物体正常行走。

  所以,想要改善帕金森病情,需要避免三大误区:

  一、早期诊断不要擅自下决定

  帕金森病早期与很多疾病的症状表现都很相似,非常容易误诊。家属和患者自己不要仅靠症状就擅自下结论。特别是在患者病发前一至两年时间里,更不易分辨。在这里小,提醒大家,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姿态或步态异常是帕金森病的四大主要表现,除此之外还伴随有一些例如睡眠障碍、精神异常、认知障碍和自主性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发现自己或家属动作有一些过慢或迟缓,甚至是有走路拖步的现象,应及早到医院门诊进行更进一步确诊。

  二、推迟服药不可行

  帕金森病患者在面对治疗时通常会误入两种极端思想。有一些患者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后,不愿意及时的服药,主观上认为推迟服药时间可以减缓药物的耐药性。他们担心的是,如果早服药出现耐药情况,中后期就没有其它治疗方法了。我国发布的第三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特别强调了“早发现早治疗”。曾经有个患者说:“比如有好的新鲜苹果,你放着舍不得吃,等啊等,直到苹果都烂了再去吃,很显然再也吃不到新鲜苹果的味道了”。帕金森病在早期、中期,服药实际效果较好,如果不去服药,病情还是照样发展,到晚期,再去服药,实际效果也不是太好了。

  

  三、自主加量风险大

  另一种偏激的帕金森病患者则是一心求快,拼命服药,只要感觉自己症状越来越重便自主加量。早期僵硬、迟缓等症状会有所变好,但没过多久就会由不动变为多动的震颤症状,还会伴有出现低血压、幻觉等副作用,导致帕金森病远期治疗实际效果越来越差,出现步履维艰的局势。

  最后要提醒帕金森病患者的家属,病情加重会导致患者性格上出现极大的变化,情绪起伏较大,易得抑郁。作为帕金森病患者的家属,你们能做的就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多与患者沟通,安抚患者的情绪,平常注意患者饮食并带他们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