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颠与器车是“地外文明使者”来访的记载吗?

 泰阳汉子 2021-10-18
“泰颠来宾”一语,来源于《墨子·卷五·非攻下第十七》,记载的是墨子关于主张“非攻”的说话。整段文字的意思是说: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墨子举例说:昔日“有苗”为乱时,天象以“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天结)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来提醒人民,“民乃大振”,于是乎才有夏禹顺应天时“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又说:到了商王纣时,“天不序其德,祀用失时,兼夜中,十日雨土于薄,九鼎迁止,妇妖宵出,有鬼宵吟,有女为男,天雨肉,棘生乎国道,王兄自纵也”的变异,而此时,天降“赤鸟衔珪”、“泰颠来宾,河出绿图,地出乘黄”等等祥瑞于歧山,以“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
泰颠两个字中的泰字,古与“大”、“太”同音同义,拟音读若“dài ”;因此,泰颠又可书为大颠或者太颠。自古以来,都将此二字训义为人名。司马迁于《周本纪》说,“太颠、闳天、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归之”。此将泰(太)颠列为周“文王四友”之首。但也有人别出新裁;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据《全唐文·太宗·建三师诏》说:“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黄帝学太颠,颛顼学绿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五学虢叔。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李世民想从师,举出例子说:黄帝从师于太颠,颛顼从师于绿图,等。以唐太宗的说法,不但太颠,连从河里捞出来的“绿图”也成为上古时候黄帝师从的神人了。但据《淮南子·俶真训》云:“至德之世,洛出丹书,河出绿图”;将“丹书”与“绿图”对举,是同等视之为图箓的。从以上引据,知如“绿图”一词,或视为人、神,或视为“图箓”,而“泰颠”,则或视为周时贤达,或者视为距周文王时前两千年黄帝时代的神人均可的。
“器车”出之于《礼记·礼运第九》;这书通篇讲的是帝王与自然与人民都要和谐和相处的“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