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中滋味:清代云南道地药材举隅

 滇史 2021-10-18

作为中医药学的一个专有名词,道地药材是指一定区域内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药材。云南因其复杂而独特的地理环境,出产很多知名于世的道地药材。下面,我们即述其几例。

云苓,即茯苓,又称为“松苓”“雪苓”。茯苓本来在全国产地甚广,到了明代,云南所产茯苓始为国内所重。嘉靖年间(1522-1566年)陈云谟编著的《本草蒙筌》卷四《木部》载:“茯苓……近道俱有,云贵独佳。”到了清代,云南的茯苓已独占鳌头,为全国所称道。清人吴其濬所著《植物名实图考》“木类”卷之三十三便载:“茯苓……今以滇所产为上。岁贡仅二枚,重二十余斤。”乾隆年间(1723-1795年),浙江吴仪洛编纂的《本草从新》也认为,茯苓“产云南,色白而坚实者佳”,而浙汀所产者则“其力甚薄”。清代安徽籍学者檀萃在《滇海虞衡志》卷十一《志草木》“松条”中更是认为,“茯苓,天下无不推云南,日云苓”。

云苓之所以为世所重,主要因茯苓在其他省份多为人工栽培,而云南则为野生,附松根而生。这样,云南所产茯苓,品质较好,“皮润细,作水波纹,极坚实””[1]。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也载云南的茯苓“色白而坚实者佳”。其中,内部坚白如雪者,被称为“雪苓”。从药性看,茯苓药性和缓,有滋补强身、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

云南很多地方都产茯苓。据《新纂云南通志》卷六十三《物产考·药材类》载,上帕(今福贡)、贡山、寻甸、腾冲、元江、禄劝等地,为云南重要茯苓产地。上帕、贡山之茯苓,系当地傈僳族、怒族掘采后出售给汉族。汉族商人以米汁将其喷湿,以草覆盖,四五天后取出,皮已变黑。皮面有花纹者称作胡椒,皮圆者最佳。腾冲所产,外皮细黑,内部坚白如雪,称“雪苓”。相较而言,元江所产,质佳色白,为他处所不及。[2]

清代茯苓已在省内外大量销售,成为一省名品。仅寻甸一地,茯苓产销量即达万斤;滇中禄劝一带,茯苓产量也很可观。湖北青汀(今恩施)一带之客商,预先散钱帛给山民,山民掘获茯苓后,再将其交客商,形成了产销结合的专业性“茯苓庄”。[3]

三七,又称“田七”“开化三七”。明代万历年间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云:“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生广西南丹诸州(今南丹县一带)。”[4]清代以前,因三七主产于广西田州(今百色、田东、田阳一带),故称“田七”。入清以来,因为云南开化府(今文山州部分地区)一带三七产量日益增长,成为国内丰产区,故有“开化三七”之称。三七外呈牛角色,内呈菊花心,体重实坚,疙瘩头,皮细,其药性温,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

康熙六年(1667年),清政府在滇东南进行改土归流,以教化三部、王弄、安南三个长官司地设立开化府。随着统治的深入和加强,汉族移民大量涌入开化府一带,带动了区域内经济的开发,与外地联系也日益增强,推动了开化府的三七种植。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成书的《开化府志》记载,开化府(领有文山、安平厅)出产三七,在市出售,畅销全国。[5]道光《广南府志》(1848年)亦记载,广南府(领有宝宁、土富州)出产三七。[6]清代吴其溶所著《植物名实图考》(1848年刊行)载:“余在滇时,以书询广南(今广南、丘北、砚山)守,答云……土司利之,亦勤培植……盖皆种生,非野卉也。”[7]可以看出,清代中后期,在开化府、广南府一带的人工三七种植已有较大规模,产量颇丰。另外,据《新纂云南通志》卷六十三《物产考·药材类》记载,广南各乡山地、文山、马关、富州、鹤庆(特产牛头七)等地,为云南三七的主要产地,年产约达数万斤。[8]当时,在三七的销售活动中,还形成了较特殊的判断方式。“1斤称得40来个的,称'40头七’;1斤称得60个左右,则称'60头三七’;还有80头、100头、'百二头’'百六头’'无数头’等品级。头数越少,三七越大、越重,价钱也越贵。[9]清代,开化府、广南府的三七的销路主要有三条:一是在开化、广南两府辖境内进行交易,以开化、安平(马关)、宝宁(广南)、江那(砚山)、河口等地为盛;二是一部分通过河口出越南,一部分分运至蒙自、昆明销售;三是经广西百色中转,进入两广和中原。[10]随着三七种植与销售量的增长,三七的税收也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清末云南征收厘金,“三七被列入上品药材类,抽银二钱。”[11]清末至民国年间,云南还形成了一些以三七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中成药。例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江川县人曲焕章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创制成“白药”(又名“百宝丹”),对治疗刀枪伤、跌打损伤有奇效。民国五年(1916年),经云南省警察厅卫生所等检验批准,该药以灵芝图案为商标,以“曲焕章万应百宝丹”为名,在市场上公开销售。该药历经沧桑,至今已获得海内外广泛认可。[12]20世纪30年代,曾泽生也以三七为重要原料,研制成“白药精”,名为“曾氏白药”。该药包装精致,药盒内有中英文说明书,除销省内外,还远销东南亚各地,甚至希腊、挪威、瑞典等国。叫民国以后,云南还出现专门从事三七加工经营的商号。30年代,文山人萧光汉在昆明福照街开设“开化三七庄”,专营三七,兼营“精三七粉”(熟三七粉),亦享有很高的声誉。孙治平在文山城内开设“德昌号三七店”,专营三七。川三七作为云南出产的道地中药材,在云南药材、医药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云连,即黄连,又称“滇连”“蚱蜢连”,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从全国范围看,黄连主要分川连和云连两类。《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入上品。据明代正统年间兰茂所著《滇南本草》记载“滇连,一名云连……此黄连功胜川连百倍。”雍正《云南通志》、道光《云南通志》、光绪《云南通志》、光绪《续云南通志》对黄连皆记载说“黄连,丽江、开化(今文山)者佳[15],可见在清代,丽江、开化府两地是云连的主要产区。据《新纂云南通志》卷六十三《物产考·药材类》所记,丽江、维西、中甸(今香格里拉)、云龙、漾濞、保山、腾冲、宾川、禄丰、盐津、文山、马关、金河(今金平)、泸水、景谷、墨江等地,为云黄连的主要产地。上帕、贡山黄连产于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大山系之上。清代,云连已行销内陆。因其值昂利厚,因此当地的怒族、傈僳族首先倡导栽种黄连。黄连无籽,仅以栽根分苗进行繁殖。清末,福贡县上帕施底的札恰村贾氏三兄弟从缅甸引种黄连成功。一般而言,黄连栽种三年才能采根入药,栽种的年代越久远,根越老,则价越昂。贡山栽种黄连成功后,每年约产500千克。此外,腾冲的明光、滇滩、古永等地所产黄连,色黄,味苦,坚实肥大,亦为名品。元江特产蚱蜢连,形如蚱蜢,一般人难以购得,为药中之贵品。[16]清代,随着云南黄连产销量的增长,还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销售路径。滇西地区的黄连,主要通过人背马驮至下关,再运至昆明,与滇中滇南所产汇合,再销往各地。外销主要经昆明中转,经曲靖、威宁、毕节,再经重庆、汉口至上海,销往香港、南洋一带。历史上云南黄连的最高销量为2.5万千克,正常销售量约为每年1万千克。其中,以身长,粗大、体肥、无毛、口金黄、内有菊花心者为上品。[17]至清末,云连已发展成为云南药材贸易中的大宗,畅销国内外,被誉为珍品。

云贝母,即贝母,又称“雀嘴贝”“苍贝”“莲花贝”[18]。其药性微寒,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云南所产之贝母,在清代被称为“云贝母”,与川贝母一道,同为中国药性最好的贝母。云贝母较早见于明代刘文徵编撰的天启《滇志》卷三《物产·药属》,为云南大理府特产药材。[19]清代以来,康熙、雍正、道光、光绪时期所编纂的五部《云南通志》及民国时期编纂的《新纂云南通志》皆载云南出产贝母。乾隆《永北府志》、光绪《永北直隶厅志》等亦载其地出产贝母。

据《新纂云南通志》卷六十三《物产考·药材类》所记,维西、中甸、阿墩(今德钦)、上帕、贡山、丽江、永北(今永胜)、云龙、漾濞、邓川、大理、腾冲、大姚、大关、巧家、昭通、鲁甸、泸西为云贝母的重要产地,其中以上帕、贡山、大理出产者为佳。贝母多产于碧罗、高黎两大雪山寒冷之区,一茎直出,茎长尺余,花开于枝顶,白色,叶如胡荽,根小者如豆,中开一口,采以为药,名日“雀嘴贝”,最佳;大如算珠者次之。每年三四月份,当地的怒族、傈僳族结伴进入雪山挖掘,一般能采到数两至十数两,晒干为货,出售给汉族商人。因为两三斤新鲜贝母仅能晒得一斤干贝母,因此贝母的售价颇高。此外,腾冲姊妹、高黎贡诸山产者,色白,味苦,较川贝母尤佳。大理出产的“苍贝”亦十分著名。[20]清代吴其溶所著《植物名实图考》载:“大理府点苍山亦产贝母。”[21]据民国《大理县志稿》(1917年)所记,大理特产苍贝母,生兰峰以北诸峰之间,花蓝色,叶类兰,生一叶,贝母即其根也,其粒雪白圆小,甚佳。[22]

清末光绪年间云南省征收厘金,特将“雀嘴贝母”列入上品药材类,每架抽银五两;将土贝母亦列入上品药材类,每架抽银四两。[23]据罗养儒先生回忆,光绪乙未年(1895年),他途经大理时,正值三月街期,市场上就有贝母与黄连、茯苓等药材若干百担陈列于市。[24]此外,据徐珂所撰的《清稗类钞》所记,清代大理府出产的贝母等药材,经客商运销至香港、上海、湖北、湖南等地。[25]可见至清末,“云贝母”已发展成为云南药材交易当中的一个重要类别,运销省内外。

云归,即云南所产的当归。当归,又称“秦归”“土当归”。其药性温,具有补血、和血之功效。中国所产当归,以陕西一带最多,故也称“秦归”。明清以后,云南出产的当归日益见重于业内,被誉为“云归”,为中国当归的第二大产区。云归较早见于明正统年间云南嵩明医药学家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当归,味辛、味苦,性温;可引血归经;止腹痛、面寒、背寒痛疽,排脓定痛[26]。其后明代云南诸本地方志如景泰《志》、正德《志》、万历《志》、天启《志》皆有收录。清代的康熙、雍正、道光、光绪诸本《云南通志》及民国《新纂云南通志》在“药属”或“药材”之下皆有云南出产当归的记载。不少府州县志也有出产当归的记录。综合而言,以笔者统计,清代云南当归的产地达26地,涉及云南府、楚雄府、大理府、临安府、永昌府、顺宁府、永北厅、澂江府、开化府、元江州、普洱府、丽江府。据《新纂云南通志》卷六十三《物产考·药材类》载,晋宁、武定、景东、景谷、建水、石屏、玉溪、曲溪(今建水曲江)、永善、云县、开远、蒙化(今巍山)、弥渡、祥云、风仪、宾川、大姚、云龙、华坪、中甸、阿墩(即阿墩子,今德钦县)、剑川、丽江、鹤庆、镇康、蒙自为清代云归的主要产地。其中,以临安所产当归最好。康熙《云南通志》卷十二《物产·药属》便记载:“当归,云南全省通产,以临安者为佳。”此外,鹤庆西山所产当归,不亚于川、陕所出,也为业界所推崇。起初,云南当归产地虽多,但因系野生,产量并不高,收购价格自然较高,从事经营获利较厚。故此,至清代中后期云南的部分商人(主要是鹤庆商人)从甘肃引种当归,并取得成功,年产可达数十万斤,运销各处。近来剑川亦种植当归,已为大宗出产。[27]清末,丽江、凤仪亦成为云归的著名产地。经过诸多努力,当归已由野生变家种,产量大幅增加。至清末,已成为云南药材贸易的大宗,除内销外,还销往省外各地及香港、南洋一带。

总之,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隅,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自历史时期以来就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矿物等资源,蕴含着丰富的药材资源。清代,云南所产的药材不仅种类多样,且道地药材甚多,并在药材贸易中久负盛名,部分道地药材至清末已享誉省内外,成为云南药材贸易之大宗,备受医家、商人的青睐。它们当中的一些药材,如云苓、黄连、云归等,在清代已开始人工种植,产量颇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野生药材产量不足的缺憾,更好地促进了云南医药的发展和人民医药水平的提高。

注释:

[1] (清)吴其濬著,陆应穀校勘:《植物名实图考》“木类”卷之三十三,商务印书馆1957年精印本,第715页。
[2] (民国)龙云、卢汉修,周钟岳等纂:《新纂云南通志》卷六十三《物产考·药材类》,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石印本。
[3] 参见秦树才撰《云南大百科全书》(清代卷)条目序号1122“云苓”。
[4] (明)李时珍原著;李经纬,李振吉主编;张志斌等校注:《<本草纲目>校注(上)》,辽海出版社2001年版,第477页。
[5] (清)赵震纂,汤大宾修:乾隆《开化府志》卷四《田赋·物产附》“药属”,乾隆二十三(1758年)刻本之抄本。
[6] (清)李熙龄纂修:道光《广南府志》卷之三《物产·药属》,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刻本。载凤凰出版社编选,王剑、薛飞等编辑《中国地方志集成,云南府县志辑》43,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452页。
[7] (清)吴其濬著,陆应穀校勘:《植物名实图考》,商务印书馆1957年精印本,第188-189页。
[8] (民国)龙云、卢汉修,周钟岳等纂:《新纂云南通志》卷六十三《物产考·药材类》,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石印本。
[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刘邦瑞主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49辑《云南老字号》,1996年,第147页。
[10]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纂,李文辉等主编:《云南省志·医药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11] 见陆复初主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六,昆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内部发行,1984年,第3132页。
[12] 秦树才撰:《云南大百科全书》(清代卷)条目序号1137“云南白药的创制”。
[13] 参见蒲元华《曲焕章与云南白药》,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刘邦瑞主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49辑《云南老字号》,1996年,第94-95页。
[14]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纂,李文辉等主编:《云南省志·医药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另关于三七的介绍,还参见李永芳撰《云南大百科全书》(清代卷)条目序号1120“开化三七”;梁飞:《道地药材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15] (清)鄂尔泰等监修,靖道谟等纂:雍正《云南通志》卷二十七“药属”,钦定《四库全书,史部》,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0284页。(清)阮元、伊里布等修,王崧、李诚等纂:道光《云南通志》卷六十八《食货志六》之二,物产二“药之属”,道光十五年(1835年)刻本。(清)岑毓英修,陈灿等纂:光绪《云南通志》,光绪二十年(1894年)刻本。(清)王文韶等修,唐炯等纂:光绪《续云南通志》卷五十六《食货志·土宜》“药属”,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刻本。
[16] (民国)龙云、卢汉修,周钟岳等纂:《新纂云南通志》卷六十三《物产考·药材类》,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石印本。
[17]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纂,李文辉等主编:《云南省志·医药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18] 据(清)陈宗海修,李星瑞纂光绪《丽江府志》(民国年间抄本)卷三《食货志,物产》“药属”所记,光绪年间丽江府出产“莲花贝母”,故名“莲花贝”。
[19] 参见(明)刘文徵撰,古永继校点天启《滇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页。
[20] (民国)龙云、卢汉修,周钟岳等纂:《新纂云南通志》卷六十三《物产考·药材类》,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石印本。
[21] (清)吴其濬著,陆应穀校勘:《植物名实图考》“木类”卷之三十三,商务印书馆1957年季冬精印本,第158页。
[22] (民国)张培爵等修,周宗麟等纂,周宗洛等校订:《大理县志稿》,卷五《食货部。物产》“药之属”,民国六年(1917年)本。载凤凰出版社编选,王剑、薛飞等编辑《中国地方志集成·云南府县志辑》73,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页。
[23] 见陆复初主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六,昆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内部发行,1984年,第3132页。
[24] (民国)罗养儒撰,李春龙等整理:《纪我所知集:云南掌故全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18页。
[25] 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五册,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337页。
[26] 兰茂原著,于乃义、于兰馥等整理:《滇南本草》,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第742页。
[27] (民国)龙云、卢汉修,周钟岳等纂:《新纂云南通志》卷六十三《物产考·药材类》,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石印本。 

(作于2016年11月24日

(摘录自杨军,秦树才,张荔主编:《洋葱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1705月版,第124131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