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造像之美(4)

 龙井问茶土老帽 2021-10-18

四、保定

读过巫鸿先生关于满城汉墓的文章后,我便对这座中国横穴墓的最早代表非常感兴趣,特意从正定北上前往一观。乘高铁从正定到保定不足一小时,很便捷。我在火车上决定给保定的堂妹发消息,原不打算叨扰,可到了不说又情理难合。心中期望最好是她太忙,留待下次再会,没想很快回复来了,她会到火车站接我一起去汉墓游玩。更出乎意料的是,在出站口,见到婶婶和她两个人,瞬间感动满满。去满城的一路,聊聊家常,说说近况,时间过得很快。

葬俗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相匹配的。主要以个体生存为主的的原始人没有墓葬观念,氏族聚居后才出现公共墓地,挖坑埋尸成为黄河流域最主要的墓葬方式。随着社会阶级的产生,个人财富的积累,墓葬便有了规格的差异,贵族墓葬的地下空间越来越大,随葬品越来越多,殷墟妇好墓仅贝币就出土近7000枚。西周以礼治天下,对墓葬的规格,陵园的配置都有要求,春秋战国的王侯墓葬延续周的风俗,规模更大,主要是从地面向下挖土,形成竖式墓穴;一侧或两侧建墓道,是搬运棺木的通路;用木材分隔地下墓室,名为黄肠题凑,是椁的雏形;椁室内陈放棺木和大量随葬品,是对生前居所的象征性模拟,曾侯乙墓就是这种样式。汉代贵族陵墓中,逐渐用木椁替代黄肠题凑,常为一椁三棺,层层嵌套,在木椁中分室放置随葬品,西汉马王堆就是实例。秦汉之后,横式墓逐渐流行,因山为陵就是早期过渡方式,成熟的横式墓一般从地面垂直或倾斜向下开墓道,在地下横向开墓室,多个墓室间用甬道连接。墓室替代木椁(椁室),是墓葬建筑的重大变化,可以更逼真地模仿生前的居所,不仅出现壁画、画像砖等墙面装饰,还有用砖石仿木构的建筑形制,将事死如生的概念发挥到极致。

参观帝后贵族陵墓大致分三步。第一步看陵园,刘胜墓在陵山之上,整座山就是陵园。按照汉代帝王陵规制,陵园四周应建有城垣门阙,如今满城汉墓景区建汉阙作大门,比较应景。西汉帝陵基本是覆斗式夯土墓,墓周开挖随葬坑,帝后同茔异穴,各起封土,帝陵居中,后陵偏东,周围分散陪葬墓,主要是子女和勋贵。陵园内建有祭祀性陵庙,陵园外辟为城邑,汉代会强行迁富户居陵邑。汉文帝霸陵是特例,因山而建,不起坟丘,刘胜墓就是这种样式。真实的霸陵墓室并不得见,只能从刘胜墓略窥端倪。西汉时建在陵园的陵庙作用不大,主要的祭祀活动仍在都城中的太庙进行;东汉后则主要在陵园展开祭祀,陵庙地位迅速抬升。如今已经看不到刘胜墓陵庙,如有,应该就在陵山之下。自霍去病墓马踏匈奴石雕之后,陵园逐步出现石像生,后成为历代帝陵定例,满城汉墓陵园并未看到石像生的配置。陵山不高,宛若圈椅,主峰如靠背,侧峰似扶手。风水理论始创于晋代郭璞,汉代建陵并未受其约束,出于经验多选地势高易排水的地方修墓。我们乘缆车上山,一路观山势,不由赞叹刘胜选此处建陵,虽不为风水,却合风水之道,藏风纳气,有屏有靠,天然一处形胜之地。刘胜墓居于山腰正中位置,面向东方,视野最为开阔,风和日丽时可瞰保定全城。窦绾墓在东侧偏北,与西汉帝后陵的位置相同,周围还有其它随葬墓。

第二步看墓室,第三步看随葬品,往往二三步不好区分,因为物品放置在特定的空间内才有具体的含义。刘胜墓是1968年国防施工意外打穿南耳室而发现的,主墓道用封门石堵死,外部用岩石遮蔽,如今已被彻底打开。走进墓中,墓道略倾斜向下,四壁保留自然开凿的痕迹,没有装饰。墓道尽头是甬道,没有门券,直接与中室和南北耳室相连。陵山的石质为石灰岩,墓室开凿难度不算太大,排水却是大问题,在甬道最低处挖有渗井,与中室的排水沟相通。南耳室是马厩,有真实的瓦顶木构建筑和四套马车及十一具马骨;北耳室是仓库,装满陶缸和箱子,内盛各种食物(据说其中还有鼠肉,应是当时的食材)和酒水。中室与甬道相连位置也有一整套真实的车马,仿佛等待主人出行。中室内也建有木构厅堂,堂内设有锦帐座席。现在复原的木建筑和锦帐座席与发现时的实景不符,从老照片看锦帐应有两副,一副居中,一副在南侧略偏后位置,帐前均设有实用的食器、灯具,还有说唱俑,呈现出宴饮的场景。中间锦帐的后侧和后室石门之间还有一组车马、器具,形制小,非实用器。巫鸿先生认为,这两副锦帐分别属于刘胜和窦绾夫妻,不仅仅是生前的座席,也是死后的神位,帐前器皿不仅仅是生前的用具,也是祭祀的礼器。只有如此,才能解释为何窦绾墓中没有锦帐座席,出于共同祭祀的需要,两个神位被放在一起。

(上两张图片引自网络和巫鸿先生著作)

中室与后室被一道石门隔开,后室全用石板构成,这与中室纯用木构建筑形成鲜明的区别,一为生,一为死。在春秋战国,甚至汉早期的墓葬中,几乎完全不用石材;汉以后,石材大量出现在陵墓建筑中,墓室中有,墓园中有。刘胜墓中,木与石两种建材的不同应用,仿佛两套对立统一的语汇:木材——生——暂时,石材——死——永恒。后室一侧放置棺床,一侧另辟侧室,从出土用具(澡盆和搓澡石)上看应是卫生间。后室中有棺椁和贵重的陪葬品,如铜鎏金博山炉和甲胄兵器等。刘胜的棺椁已完全朽烂,仅剩其中的金缕玉衣,其尸体也只留下少量骨渣和牙齿,推测是被沉重的玉器压碎了。这些随葬品都在河北省博物院,满城汉墓中只有粗糙的仿制品,没有观赏的价值。我专程来满城汉墓,只为欣赏墓室的空间构造,遥想其中的含义。刘胜墓的结构还有一个特例,就是环绕后室有一圈甬道,甬道不高,可供一人通行。发掘时的解释是用于排水,巫鸿先生认为甬道与后室完全不连通,不可能为后室排水,且甬道甚大,与中室排水沟差异太大,其主要作用肯定不是排水。考古大多是大胆推测、小心求证。巫鸿先生提出如果把中室当作礼仪性祭祀用,那么环绕后室的甬道是否也有礼仪性的用途?在不打搅后室中亡者的前提下,环行祭拜是否可行?这样的礼仪方式类似于佛教的入塔观相和绕塔礼拜,中国现存同类型的石窟寺最早见于北朝,而印度同类型的早期石窟寺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00年,要比刘胜入葬时间公元前113年早一两百年,是否有可能相互借鉴?我一边陪着婶婶堂妹参观,顺口介绍一些自己所了解的信息,一边观察刘胜墓的墓室,印证之前读过的书籍资料。非常赞同其为横式墓过渡类型的判断,刘胜墓的墓室与后世的墓室是不同的,它只是一个空间,一方供墓主人安享地下的天地,真正的墓葬建筑是用木、石重构的房屋,与现实世界没什么不同。

在汉墓中遇到两位讲解员,提供义务服务,我本身也是上海博物馆的志愿者讲解员,遇到同行有些亲切。一般景区讲解会说些传奇的故事,比如说窦绾墓是郭沫若根据经验发现的等等。事实并非如此。自陵山南侧山脚原有平缓的古坡道通向刘胜墓,应是建墓和运送棺椁的陵道。刘胜墓并非陵道的终点,继续向前延申(目前的游览路线也是这条),考古人员正是据此推测出窦绾墓的位置,再从岩壁的蛛丝马迹发现了墓道的入口。窦绾墓造的比刘胜墓晚一些,空间更大,排水系统更完善,格局相似,配置略低。有两处差异,一是取消了环绕后室的甬道,二是后室位于中室西侧,整体不再中轴对称。

离开满城汉墓,回到保定市区,吃过午饭还有些时间。婶婶和堂妹陪我参观直隶总督衙门。目前国内保存的古代官署建筑主要是明清两代的,最高的肯定是皇宫,即紫禁城。往下有总督衙门、州衙、县衙等等。我曾看过平遥县衙、霍州州衙、两江总督衙门,如今到直隶总督衙门,感觉格局基本相似。总督是清代地方最高军政长官,直隶总督更是各路总督之首,还负有拱卫京师的职责。直隶总督府是目前唯一一座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中轴线前后分前衙和后宅两部分,其中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和两侧的六房属于前衙;过一道垂花门后的三堂、四堂属于后宅。东侧还有签押房(就是办公室)、花厅和幕府院等。就建筑而言,官署比较规整,没有特别之处,也不怎么亮眼。可以看的主要是牌匾、楹联、碑刻等,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都曾任过直隶总督,其中李鸿章还留下一通功德碑,我对清代官员了解不多,所以只是匆匆一游而已。总体感觉府衙不算太大,附属建筑应有部分拆除,大堂前的正院也不算开阔,甚至没有霍州州衙轩敞。在衙门一角看到武备图,把骑马射箭打枪的动作用图形标注出来,第一次见,分外有趣。

总督府斜对面还有古莲花池,是做过行宫的园林,雍正年间直隶总督李卫在此修建莲池书院,嘉庆年间直隶总督那彦成将古代名家字帖刻石38方,定名为《莲池书院法贴》,光绪年间被八国联军劫掠焚毁后由袁世凯重建。走在园中,绕池垂柳,满目莲叶,颇有江南风貌;亭台楼榭,绿栏红柱,雕梁画栋,又是皇家风格。堂妹说园中有处亭子顶上为莲叶托桃样式,讽喻慈禧太后从八国联军围北京中化妆逃跑的典故,可惜找了一圈没有看到。

感谢婶婶和堂妹的接待和陪伴,让保定之行非常方便,节约出许多时间。下午3点多坐上高铁赶往下一站邯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