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与预防”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

 菌心说 2021-10-18

10月14日是我国第9个重阳节,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在我国中医药宝库中寻找开发对于预防和改善老年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中国方案、中国技术、中国产品,对于我国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议题。

10月17日上午,由幸福颐养集团联合天下草本地图(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与预防”专题研讨会在幸福颐养护理院(石景山院区)顺利召开。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病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李跃华教授,大健康产业(发展)联盟首席科学家、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首席科学家、欧盟中国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专家组中方专家、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张天佑教授,幸福颐养集团副总经理杨慧,从医学家、科学家、健康服务专家的视角共话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对于预防和改善老年痴呆、抑郁和帕金森等关键性突破。

文章图片1

在本次会议上,由北京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发起,幸福颐养集团董事长吕俊峰、天下草本总经理冯大志共同呼吁一起发起老年健康公益项目,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家庭成员关注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长者,共同践行公益的力量,发挥传统中医治未病的优势,积极推动疾病的预防和改善。

大脑和脊髓由神经元组成,神经元有不同的功能,如控制运动、处理感觉信息并做出决策,其细胞一般不再生,所以过度的损害可能是毁灭性的,不可逆转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于大脑和脊髓的神经元和其髓鞘丧失所致的疾病状态,其主要表现为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病,多发于老年群体。本次研讨会于幸福颐养护理院合作召开,旨在协助护理院的长者们更加正确认识和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与护理院的医护人员共同探讨相关病症的护理及治疗。

文章图片2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5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它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癌症和糖尿病之后第4位死亡病。在全世界十大疾病中,精神抑郁症列第5位,预计到2020年可能将跃进第2位。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年给出的数据,我国老年人口数以及痴呆症患病率是5.56%,按照这个计算,目前我国的老年痴呆症的患者估计达到900多万,预计到2050年将会超过4000万。帕金森病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数据显示我国帕金森病人数约310万,已经成为“帕金森病第一大国”。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预计到2030年,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将激增至500 万人左右,预计全球超过50%的帕金森病患者将来自中国。

文章图片3

李跃华教授建议,“老年人就医通常会陷入多病多诊多药循环。允许疾病与老年人共存,注重人文关怀,注重老年人的感受,老年人身体不能是各个专家比武的战场,一定要呵护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综合调理,而老年人更需要有效补充营养。”

“通常照顾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病人,需要2-3位家属及护理人员共同参与照护,也就是说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需要1.2亿人主动或被动的参与到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护,痴呆症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杨慧副总经理坦言。

文章图片4

受西医指标化影响,神经性疾病却又无法量化为某一具体指标数值,故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忽视这一病理性不适,而反应在医学实践中则是类似疾病一旦发现便是晚期。对此,李教授特别强调,如果发现自己有不适感,一定要及早介入预防,尤其是心理自我调节,不可过于相信医学指标,当然,如果自我感觉没有不适,那即便个别指标数值不正常,也不必急于过分治疗。

文章图片5

张天佑教授对此持赞同态度,西医发展于战争中,更多的是治疗外伤性疾病。而神经性疾病利用现代医疗设备却难以查出,此时若身体不适,可尝试传统中医理论进行干预治疗,解决源头性问题。张教授致力于研究用工程方法定向改造生物及其功能的生物工程领域,利用现代技术,使传统中医具像化,将传统中医理念表达为具体的产品。退休后为研究老年退行性疾病,花费21年时间,研究神经酸的外部摄入途径。

神经酸是大脑中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的核心天然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脑部疾病,例如脑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脑瘫、脑萎缩、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等都是由身体中的神经酸缺乏引起的。神经酸是大脑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的核心成分,是脑苷中髓质的标志性成分,具有参与生物膜有关的多种生理功能,是大脑发育、维持的必需营养物质。人体神经酸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人体自身可将其他脂肪酸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转化为神经酸,二是通过外部摄入。

中国自2001年9月正式成为参与人类脑计划与神经信息学研究的第20个国家,表明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已经和国际接轨。在该计划的研究项目中,神经酸因其特殊功能被列为研究课题之一。

神经酸在哺乳动物的脑髓质,及少量大型鱼类鱼油中存在。以往,神经酸多通过深海鲨鱼油或鲨鱼脑提取等途径获得,由于资源有限使得提取神经酸的成本极高,很难满足人们对其的需求量,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开发集中到植物神经酸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各种含神经酸的植物得到开发和研究,比如云南、广西、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多有种植的植物中就已发现含量不等神经酸,可以成为神经酸的重要可再生来源。

文章图片6

张天佑教授继续指出,我们参比神经酸国际现有标准物质,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SCCC)制备出高纯度神经酸终端产品,并执行生产全过程含量控制,确保每批次产品神经酸含量的重现性、稳定性、品质可靠性,符合美国和欧盟对膳食补充剂主要功能活性成分定量标注的要求。而且,我们还创建了超微粒包覆技术,用糖尿病人可服用的甜味剂山梨糖醇作为包覆辅料,对富含神经酸精油微粒实施包覆,制成舌下吸收型超微粒剂,使神经酸能被舌上丰富的血管直接、快速和充分吸收,避免胃肠中酸性环境等因素对神经酸活性产生影响。

文章图片7

最后,李跃华教授和张天佑教授针对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进行现场答疑,协助现场人员解决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在现实生活中的判断、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等实践研究,利用科技力量,为老年退行性神经疾病在实践中的预防及护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案,对积极推行疾病的预防与改善具有现实意义。

文章图片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