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超人卸下了斗篷,新绛又迎来了曙光

 田园伍斗 2021-10-19


今天是10月18日,一个安静祥和的日子,而只有新绛人,知道这样的日子多么来之不易。忙里偷闲,才有时间来码字,随便说说自己的想法。

仅仅是10天前,汾河上游泄洪的消息传来,一点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脆弱的堤坝出现了决口,上万群众需要疏散转移,洪水进了城,临城的好几个村子淹没在洪水中,一瞬间,仿佛整个绛州城都危在旦夕。

那时候的新绛人,说是心里一点不慌,纯粹是假的。

听见喇叭喊,拿着手机穿着拖鞋睡眼惺忪出门看一看,结果就是紧急撤离。稍微好一点的,拿了个塑料袋,里面装了两个馍馍一瓶水,慌不择路地离开。

要多狼狈有多狼狈,要多熄火有多熄火。

忽然之间,整个绛州城都行动起来了,党员干部扛上铁锹上了堤坝,公安武警拉响了警笛,来来往往片刻也不停息。职责所在,护我家园!

而让人动容的,是众多的普通人挺身而出,卖衣服的卖鞋的,卖珠宝的做餐饮的,开半挂车的开铲车的,一个个仿佛披上了斗篷,化身为超人,积极投身到抗洪抢险安置灾民的活动中,在外来支援到来之前,新绛人已经开始了积极的自救行动。

无数人身穿红马甲闪耀在新绛县,当做志愿者成为一种时尚,整个绛州城都变得温暖了起来。

坐在那里细细品茶的少了,有的是前往抗洪一线的劳碌奔波;吃一碗生炒面喝一杯中汾的少了,有的是连夜烧火做饭为一线做好后勤;刚刚做好美甲的三泉妹子,毫不惜力地搬运救援物资;刚刚送货回来的泽掌小伙,变成救援队的一员,驾着冲锋舟游弋在顺城街,一趟趟将乡亲转移到安全地带;体育馆门口支起了爱心餐饮,让被迫离家的人们吃饱吃好;祁郭的老奶奶骑着电动三轮把两袋面粉送到安置点,漂亮的新绛小媳妇儿一次次往安置点送去棉衣棉被保暖衣物,让灾民们避免受冻。当体育馆中响起《歌唱祖国》的歌声,我想,新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有一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超级英雄,不过是一群平凡人挺身而出罢了。真的,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对这句话印象格外深刻。有那么几天,我走在大街上,看见每一个人,都觉得亲亲的,都想拉着彼此的手一起呼喊:新绛加油!如今,洪水退去了,大多数当初撤离的乡亲都回到了家里,清淤消毒修理房舍重建家园,这个过程不容易,甚至是很艰难,但我相信,有那么多可亲可爱的新绛人,一起携起手来,会渡过难关,慢慢都会好起来的。超人褪去了斗篷,又回到寻常巷陌,做着普普通通的工作,担任着普普通通的角色,但是,很多年后,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曾经为守护新绛,拼过命!”人间烟火气重新回来,而新绛又迎来了曙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