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助人为“乐” │ 斯人已去,歌声仍在,一曲《大江南》荡气回肠!

 二泉映月听松涛 2021-10-19


《 二泉映月听松涛 》文艺掌上微刊

👆点击上方视频即可欣赏👆

杨 阳 简 介

杨阳,男,汉族,首都师范大学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歌剧院特聘艺术家,入选中央电视台“中国十大男高音”。乌克兰国家艺术勋章获得者,基辅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特聘声乐专家。

杨阳曾在意大利、德国、俄罗斯、匈牙利、克罗地亚、以色列、韩国、新加坡等几十个国家的歌剧及音乐会舞台演唱,主演数十部中外歌剧,举办几十场个人独唱音乐会。

杨阳的天赋异禀和勤奋好学,收获了荣誉奖项无数:包括广播文艺“金号奖”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最佳新人”和“金榜歌手”称号,第六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最佳中国作品演唱奖,意大利《唐璜》国际歌剧比赛”男高音第一名,文化部第七届全国声乐比赛银奖,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美声唱法银奖,2009年曾荣获意大利佩萨罗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意大利地中海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意大利佛利纽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2005年荣获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意大利《唐璜》国际歌剧比赛男高音第一名;中国政府舞台艺术最高大奖第十二届“文华表演奖” ;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声乐最高奖第四届中国音乐 “金钟奖”金奖。

2019年6月10日,杨阳因病不幸离世。


斯人已去,歌声仍在,一曲《大江南》荡气回肠!

由廖勇、赵季平创作的歌曲《大江南》是一首融入了江南民歌曲调和江南文化的男高音创作歌曲,该作品深受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喜爱,并且广为流传。

一、作者简介

赵季平,作曲家,中国当代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1945年 8 月出生于甘肃平凉,从小酷爱音乐,加之在音乐方面的卓越天赋,在音乐学院时就已小有名气。他的作品几乎涉及了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包括小合唱、表演唱、民族管弦乐、交响音乐、歌剧、舞剧、戏曲音乐等。代表作有《黄土地》《黄河鼓震》《西部扬帆》《第一交响乐》《大秦腔》等。

赵季平老师和作者交流

廖勇,作曲家、导演、词作家。现任北京歌舞剧院创作室主任,湖南师大研究生导师,北京歌剧舞剧院副院长,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音乐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湖南师大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师从于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代表作有《故土情》《大江南》《挂牵》《江南一枝花》《老战友》《雪山飞狐》《草原母亲》《新北京人》《海誓南戴河》等。

二、创作背景

廖勇老师作词、赵季平老师作曲的这首《大江南》 创作于2006年,当时国家正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改革开放新战略。《大江南》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问世的。

这部作品一方面描绘了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动人画面,另一方面又从宏观的角度上从天空遥望江南 , 它就像一条开不走的大船 ,停泊在祖国的沿海。唱起这首歌,仿佛置身于巨轮之上,即将乘风破浪,仿佛亦能听到那曲渔舟唱晚,使人身临其境,作品意境高远,演唱得荡气回肠。

三、曲式结构

《大江南》是一首 bE 大调的带有引子与尾声部分的二段式创作歌曲,节拍为 4/4 拍。

引子部分借鉴了西北民歌豪迈的因素,旋律音程上则采用大跳上行,还用到了波音、倚音等装饰音,使旋律更具有流动性。如“天上看江南,江南是一条开不走的大船,天上看江南,长江拉着一根长长的绳哟,把它拴在遥远的喜马拉雅山咯”。最后一个山字,更是达到了 high C,这么宏伟的高音在江南传统民歌里是几乎没有的。

作品的 A 段“拉家常”似的歌词充满叙述性,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B 段旋律含有较多高音且带反复,使整曲高潮迭起,当然更是增添了歌曲的演唱难度。尾声的旋律如行云流水,并没有很明确的结束感,给人感觉一直在向前行进,就像祖国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息。

曲式结构如图:

       引子     ‖     ∶间奏 A ∶   ‖    ‖   ∶ B ∶   ‖   Coda

                              a b c                      d e

         16               3 4 4 5                     2 2              5

         b E

王宏伟演唱《大江南》

吕宏伟演唱《大江南》

作品《大江南》虽借鉴了江南民歌的音乐风格,但又有所突破,在引子部分引用了西北民歌高昂的特点 , 灌注了整部作品磅礴的气势。随后,作者用了七度大跳和一个高昂的High C,使人仿佛就身处在那遥远的喜马拉雅山颠,而那栓着整个大船的“长绳”就握在自己手里!从作品的间奏开始,为加强音乐的流动性,推动旋律的发展,伴奏织体几乎都是采用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乐句结构比较规整,结束处几乎都采用“属和弦”,给听众以期待感。

从歌曲的 A 段开始,以平缓的诉说性质的语调开头,“别说小桥是个呦,驼背的老汉,却能托起古往今来的重担,都说流水把你的心儿缠,酿成了黄酒也能醉倒英雄好汉……”而后渐渐加强语气,感情逐渐加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 B 段,高潮迭起,环环相扣,将一幅江南美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歌曲字字句句都是对江南民间实实在在的描写,这不仅是一首歌词,而且更是一首诗,音乐与歌词契合得非常完美!

四、演唱要求

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民歌 , 它不仅是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也是专业作曲家创作的基础。《大江南》的演唱难度很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首先,体验兼容并蓄曲风。作品不仅具有江南小调的幽雅和婉转 ,而且还兼具了西北民歌的洪亮与野性。所以演唱起来难以拿捏。由于作品融入了江南小调的润腔和装饰音,从而在演唱时要特别注意润腔的处理,装饰音在整部作品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颤音和字前的上下滑音,大多都在三度以内,不仅幅度较小 , 而且颤动频率很快 , 在演唱时要仔细体会。

其次,气息控制至关重要。任何声乐作品的演唱都需要稳定的气息做支撑。该作品一出声就在高音区,而且是一个七度的大跳,后面紧接着又出现一个高音 High C。像这样大起大落的旋律流动,要是没有强大而稳定的气息作为支撑,那是绝对不可能唱好的,即使能勉强唱上去,但声音的质量也不尽人意。

再次,情感处理恰到好处。一首歌曲在演唱中如果像背课文一样,那会让观众无法忍受!但如果感情添加不当又会适得其反。想要把握好一首作品所包含的情感 , 就先要了解作品的背景。《大江南》的情感基调应该是歌颂的、赞美的。只有明晰了歌曲的情感主线、感情基调,演唱时才会恰合时宜,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五、深度思考

音乐,归根结底它只是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一种途径。如果演唱单纯注重声音,却忽略了音乐的本质,会使演唱显得机械而苍白乏味。在歌唱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情带声,这样才能打动观众。

为此,要把握作品的地域特色、文化内涵、感情基调,并了解其文化背景,才能使演唱更具有审美品质和观赏价值。《大江南》立足歌唱江南美景进而去赞美祖国的改革开放大好形势,并且以江南比作一艘扬起风帆的大船,来凸显祖国发展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这需要预先做好各种案头功课,才能正确完整地演绎好这首优秀的声乐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