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膂俞穴

 廿氏春秋 2021-10-19

中膂俞穴

图片

图片

     取穴方法:中膂俞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3骶后孔。

图片

图片

图片

     穴位解剖:布有第三、四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臀下动、静脉分支。

图片
图片

中膂俞穴 (中膂,中膂内俞,脊内俞)解析:

    中膂俞。中,与外、与旁相对,指体内。膂,脊骨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脊骨中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位在脊背下部,脊骨为肾之所主,内藏水液,水液气化后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别名之意与中膂俞同。

    穴位含义脊骨内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于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脊骨之热。

    主治疾病:泄泻,疝气,腰脊强痛。

    穴位配伍:

    中膂俞配大敦,治疝气;
    中膂俞配长强、肾俞,治止痉;
    中膂俞配合谷、足三里,治痢疾;
    中膂俞配天枢、气海,治腹胀,肠炎。
    中膂俞配小肠俞、白环俞,治腰脊强痛;
    中膂俞配肾俞、关元、秩边、委中,治腰嵴强痛;
    中膂俞配委中、昆仑,治腰嵴强痛,坐骨神经痛;
    中膂俞配肾俞、环跳、风市、委中,治坐骨神经痛;
    中膂俞配腰阳关、肾俞、委中、阳陵泉、昆仑,治风湿痹阻之腰脊强痛、坐骨神经痛;
    中膂俞配足三里、天枢、曲池、合谷,治湿热泄泻、赤白痢疾;
    中膂俞配关元、归来、足三里、三角灸,治气虚下陷之狐疝;
    中膂俞配肾俞、太溪、照海,治肾虚消渴及多尿症;

    临床运用: 常用于治疗腰骶痛、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肠炎、腹膜炎、脚气等。

   相关论述:
    1.《针灸大成》:二十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夹脊胂起肉,伏而取之。
    2.《中国针灸学》:平第三骶后孔,督脉旁开一寸五分。

    3.《针灸大成》:主肾虚消渴,腰脊强不得俯仰,肠冷赤白痢,疝痛,汗不出,腹胀胁痛。

     针灸治法:直刺1-1.5寸。
    《针灸大成》《铜人》:针三分,留十呼,灸三壮。

    《明堂》云:腰痛夹脊里痛,上下按之应者,从项至此穴痛,皆宜灸。

     艾灸疗法: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按摩疗法

      何为中膂俞穴?

     中膂俞:中,与外、与旁相对,指体内。膂,脊骨也。俞,输也。中膂俞名意指脊骨中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位在脊背下部,脊骨为肾之所主,内藏水液,水液气化后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中膂俞。

    中膂俞穴有益肾温阳、调理下焦的功效。所以经常按摩刺激中膂俞穴,能促进足太阳膀胱经的作用,比如改善肾脏功能等。

   按摩手法 以双手拇指指关节,对准穴位,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手法要均匀、柔和,渗透,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再用擦法,即来回摩擦穴位,使局部有热感向内部深透,以皮肤潮红为度。如此反复操作3~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