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朗读

 风动流年暖心情 2021-10-19

(1371)

关于朗读

朗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对于语文、英语学科来说,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对于其它学科而言,老师们也常常在课前课后让学生读一会,既是一种预习,也是一种复习强化知识的好手段。关于朗读,我们每一个老师都经常反复地运用着,朗读依然成了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如何才能使朗读的效益更大化呢?

不论什么样的课堂,凡是有朗读的时候,应大力提倡大声朗读。

第一,大声朗读可以暴露一些学生的假读。课堂上,当我们让学生默读课文或默记概念公式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学生,书打开着,眼睛好像也看着书,但心思却早已不在书上。而大声朗读不仅可以暴露假读,还可以无形中逼迫学生去真读。

第二,大声朗读可以暴露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学生读错了一个字,或者一个概念不完整,或者读的方法不正确等。

第三,大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所朗读的知识。特别对于语文来讲,有感情的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与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精神。

第四,大声朗读可以给老师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去改善去加强。例如,一个错字,一个不准确的断句,一个不完整的意义等。

第五,大声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养成更加开朗的性格。

在课堂上,除了集体大声朗读外,老师们经常会采用让一个学生先站起来朗读,其他学生听,然后再让一个学生站起来接着朗读的方式(也包括所有学科提问学生问题的时候)。这时,老师最好不要:

一,固定朗读内容。例如:甲读第一段,乙读第二段,丙读第三段等。因为这样会让学生知道,在甲读完第一段之前,自己不可能被叫到。这样会使一部分学生放松注意力,不认真地关注甲读的内容。我们应该让学生养成这样一种感觉,老师随时会戛然而止,去提问另一个学生,从而让学生随时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否则就有可能不知道老师提问的内容。

二,固定提问的顺序。例如,一些老师喜欢按一横排或一竖排的顺序提问学生,这样的缺点也是会让那些暂时不会被提问的个别学生开小差,影响了提问的效率。

三,固定提问的人。一些老师喜欢提问一些好学生,或者那些表现欲强的学生。这样实际上会使一些想站起来朗读但害怕读不好的学生,失去了练习的机会,也会使一些不想学习的学生有了学不会的理由。放弃了一部分学生,说白了也是在间接培养差生。

另外,在学生朗读之后,一定要有适当的反馈与评价。这个评价最好先让其他学生来谈,这样可以调动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朗读之中。最后,老师再给予适当的点评,让朗读真正成为最重要的课堂活动。

关于阅读,大家都知道,在考试中,不论哪一门学科的阅读量都在悄悄地增加。关于朗读,实际上就是最好的一种阅读。因此,得朗读者得阅读,得阅读者得考试,应该算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