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钱币发展历程及特点!

 行云流水vmmxd6 2021-10-20

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晰,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钱币初步发展

图片

商·贝币一组五十枚

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式,被称为钱币的始祖。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

贝币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中国古人生活物资的交换和流通。最早的贝币都是天然海贝。

商代中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关系的扩大,出现了真贝供不应求的局面。

人们开始寻找各种代用品,就以其他材料仿制贝形货币的方法,便出现了陶贝、石贝,骨贝、玉贝、铅贝、铜贝等人工仿贝。

图片

春秋·玉质贝币、猪头桥梁币一组五枚

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逐渐形成了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即:铲币、刀币、环钱、楚币(爰金、蚁鼻钱)。

图片

春秋 平肩空首布“高”一枚

图片

战国·楚 “哭”、“各六朱”、“君”等蚁鼻钱一组八枚,内有陶质蚁鼻一枚

图源:中国嘉德

图片

战国圜钱

图片
战国·齐之法化四字刀

秦汉时期

钱币第一次革命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巩固封建统治和发展封建经济,统一了钱币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外圆内方的半两钱,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币制改革。

这种铜币避免了以往钱币复杂难辨,大小各异,轻重不一,币值不明等弊病,制定了适应需要的重量和形制。

半两钱作为我国钱币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这种外圆内方的钱币在形制上从此固定下来,并为历代沿袭,直至清末。

图片
秦·半两一组四枚

说明:日本收藏家平尾赞平旧藏

图源:天眷堂

秦灭以后,刘邦建立了汉朝。汉承秦制,货币制度也一如其旧。从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元鼎元年)起,五铢钱成为唯一的钱币,独步于汉帝国的疆域,成为中国钱币史上流通时间最长的古钱币。

直到一百二十多年后,王莽篡汉,代行皇帝职权,短短七年间,王莽四改币制,所造钱币式样奇绝,文字隽美,号曰“钱绝”。王莽亦因此被清人称为“古今第一铸钱能手”。

图片

王莽时期部分钱币

魏晋南北朝钱币

——大混乱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动乱时期。反映在财经方面,也是货币发展史上的大衰退、大混乱时期。

币制的混乱,形成多元化局面,缺乏统一性和连贯性。有的是虚值大钱,朝廷藉此敛财,造成社会动荡;有的是钱币减重,私铸群起,币值大跌;有的虽然铸造精美,篆法绝工,但贬值过甚,民不乐用。

图片

三国·大泉当千、五百一组四枚

唐朝

钱币第二次革命

唐初一度沿用隋五铢钱,唐高祖时正式开铸开元通宝,并迅速推行,延绵七百余年的五铢至此结束。

图片

唐 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的使用,使唐代货币保持了长期的统一与稳定,通宝的形制也成了后世小平钱的基本铸式。

安史之乱是唐朝经济由盛至衰的转折点。唐肃宗乾元元年发行虚价的乾元重宝钱,钱制渐趋混乱。

中唐发行两税法,以铜钱征税,货币供应不足,武宗会昌元年铸了会昌开元钱后才缓解了严重的钱荒。

唐代中晚期出现了重宝元宝等钱名,此后中国的方孔圆钱,形成了记年号,称宝的钱制。

图片

唐钱币

宋元明清时期

钱币多样性与第三次革命

我国封建社会从宋代开始走向衰落,除北宋前期经济有比较稳定的发展外,由于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加上外族入侵,与辽和西夏的战争连绵不断,国家经济状况日渐恶化,通货膨胀时有发生。

宋朝,铜、铁钱并用,铸钱数量相当可观,十几位皇帝共有四五十种年号钱。

北宋时,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铁钱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就应运而生。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图片

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图样,非真品)

南宋淳熙七年铸行的淳熙通宝,钱背上有“柒”字纪年,至淳熙九年后改成小写,这就是所谓的纪年钱。

这种钱币纪年制度一直沿用到宋末,是宋钱的一大特征,比欧洲钱币纪年要早三百多年。

图片

南宋·端平元宝背折十利铁母

元朝币制的最大特点是长期、广泛、大量地发行和流通纸币。

明中叶以后,白银成了主要货币,铜钱仅用于小额支付,但它仍然是政府发行的重点。

图片

明·银锭一组四枚

中国古代铸造钱币的方法,基本上为手工制造。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

从此,机制币全面进入我国的货币领域,流通了二千多年的圆形方孔钱寿终正寝。

图片

清·光绪二十四年奉天机器局一圆银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