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良率管控的逻辑

 regulusleo 2021-10-20

图片

按照定义不良率=不良贷款总额/贷款总额

由此不良率的管控分为分子策略与分母策略

分子策略做小分子存量不良清收处置新增不良管控

分母策略做大分母加大贷款投放扩大贷款总额

先说分子策略

一是存量不良清收处置

对于之前已经形成的不良通过贷款核销不良贷款转让加大贷款清收的方式压降存量不良贷款余额

只是万事皆有成本

贷款核销需要消耗银行宝贵的拨备之前减值计提不足部分还要通过减值损失消耗本可以用来补充资本的利润

不良贷款转让也非易事

一是抵质押贷款往往才能达到资产管理公司的准入标准信用和保证类贷款往往无人接盘

二是抵质押贷款往往转让时只能卖到贷款本金的三四成左右不管怎么看银行都将亏到惨重

加大贷款清收往往需要斗智斗勇也非易事在企业经营尚可基本可以维持利息支付的时候银行往往存在侥幸心理以及顾忌贷款回收后如何找到合适的资产填坑最终错失清收的时间窗口即真正进入清收的客户往往是老大难客户银行苦练清收基本功也抵挡不住经济规律不良贷款前期清收难度低随着清收进行低垂的果实摘取完毕后期的清收自然难度加大

二是新增不良管控

严格客户准入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避免在贷款新增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不良贷款只是客户违约的引致因素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偶然性的贷款发放后必然面临无法回收的风险风险是概率问题投放贷款足够多必然会有新的不良产生但是新增贷款的不良管控问题往往考验银行的核心能力比如行业与客户的选择问题审查队伍建设以及审查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贷后管理的风险预警能力问题资产的处置能力全行的风险文化问题审核涉及到银行的考核问题上述机制问题涉及银行的机制层面需要银行长期努力才能开花结果

再说分母策略

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加大贷款投放不管萝卜还是青菜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这种策略短期内冲业绩片面追求做大分母最终可能面临业绩的反噬——新增不良问题正如薄主提醒的那样很多人寄希望于做大分母却忘了防止今天的分母变成明日的分子

银行的现实选择

目前看到部分分支行在不良资产剥离以后贷款规模迅速下降甚至不及当初的四分之一这种情况下银行的人员并没显著减少吃饭问题排在第一位于是分母策略胜出从分行管理层考虑风险具有滞后性只要不是特别烂的项目短期不至出现风险即可四五年后风险爆发后自己早已调任其他机构只要本人离任时客户未出不良后面再出不良便与己无关至于分子策略问题需要长期培育等真正做成黄花菜都都凉了没办法大家都是短期行为主义者也都是目标导向者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之前的经营团队之前的风控团队那么现在的贷款大力投放大概率要走之前不良贷款的老路行要抢客户抢市场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几乎是奢谈这种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较低的资金成本优势二是契合客户需要的产品三是灵活的审批政策没有实质风险的项目就做不拘泥细节四是强大的客户资源关系这几方面都非一朝一夕可成

优秀领导的选择

之前有领导的思路较为清晰明确优选分母策略配合分子策略优选客户做大分母的同时控制新增业务风险

先是激活经营团队绩效向前台倾斜大量招聘团队负责人给予一年保护期保护期结束后合格的团队留下不合格的团队全部开掉以此方式对经营团队进行换血

再是明确目标客户选择通过做省级国有企业哪怕是因行业周期问题非两高一剩行业暂时性经营不善的客户每家集团几十亿规模的做业务这些客户收益可能不高但能够有效拉低不良贷款率两三年时间完成分行不良率的压降以及客户结构的调整

最后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优选好的房地产项目以及民营企业去做收益

近期与同业沟通分行领导思路也较为清晰随着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控很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超标但是房贷利率着实具有吸引力往往年化可以达到6%左右个人客户按揭贷款资本占用较低住宅抵押抵押物足值且变现能力较强收益也远超内部FTP,甚至远高于大型国有企业贷款利率这时候想做按揭业务需要考虑房地产贷款集中度问题于是分行大量做省级国有企业虽然这部分业务的收益基本为零但可以有效做大贷款规模然后获得宝贵的按揭贷款额度进行按揭贷款投放获得收益这样做能管住风险,又能获得收益,还能做大分行贷款规模,一举三得。简直不要太爽。

分子策略与分母策略结合才是无敌之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