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只有文化的茄子

 魔弹文化 2021-10-20

用思想和修辞来博弈

用故事和真情来驰骋

      一次笑谈

      一段缘分

      岁月的足迹里

      总是盈满笑声和眼泪

_

      在不经意的凉晒中

      注入光辉

 

美,一场阅读和思考的旅行,孤单但绝对不孤独。

关键词:偶遇  怀念  背景

│meet by chance ,cherish the memory , background

文/米粒儿,

朋友A邀我去聚餐,那桌上她的朋友大部分初中毕业就辍学务农或打工了,我多上了几年中专也打工,唯有那B大学毕业当了某小学的校长,听朋友A说,平时聚餐他总以文化人自居,不是朗诵就是说成语。

Vol.1

我是第一次见到B校长,但他却自来熟地叫我米,说他听朋友A多次说起我,说读了“小中专”也算是有点文化了,“小中专”三个字他咬字特别清晰。

饭菜未上,B校长让大家猜谜语:

  紫树开紫花,紫花结紫瓜。

  紫秆有小刺,紫瓜有芝麻。

  (打一蔬菜)

如果说别的谜语我可能猜不出,巧不巧的,我不久前写《米物语——茄子篇》开篇用的正是这个谜语。我没有出声,我不想立刻说出答案扫人家的兴。

大家七嘴八舌地猜,都没猜对。我还是没有出声,直到B校长兴奋地揭开谜底:“茄子!这得有文化的人才能猜得出!根据记载,隋炀帝杨广喜欢吃茄子,觉得茄子这名俗气,改成高大上的昆仑紫瓜。”

大家都是好友,但是被当众嘲笑没文化,搁谁心里也膈应,打人不打脸,说话不揭短,说人家的短处,那就是给人家添堵。

猜错的几位好友都感觉脸上挂不住,朋友A索性冷着脸怼了回去:“合着就你有文化,就你能!”

气氛一下变得尴尬了,B校长突然把锅甩给我:“米,你比他们有文化,你说是不是这样?!”

我愣了一下,迷迷瞪瞪地回答:“没有呀,我家也没花呀!我种花不行,种不活!”

B校长提示道:“说茄子和紫瓜!”

“啊,吃过茄子黄瓜,紫瓜还真没吃过,吃啥都行,都爱吃!”

大家哄堂大笑,说米打盹了,什么也没听见。

这时候,服务员开始上菜了,第一道菜就是风味茄子,大家笑得更大声了,朋友A大声吆喝我:“米,米,别打盹儿了,紫瓜来了!”

大家说笑着拿起筷子,大快朵颐,气氛又热烈起来。那风味茄子外焦里嫩,咸甜适中,吃着应口,心情愉快。

Vol.2

可这时候,B校长又开始演讲了:“大家都别光顾着吃,听我说说这茄子的文化。”

我听了感觉尴尬,放下了筷子,四下一张望,看到大家都面不改色地依旧吃喝,没人理会B校长。

我把双手交叉着放到桌上,想仔细听听B校长的高谈阔论,我痴迷植物,特别想听有关植物的逸闻轶事。只见B校长站起来大声说:“下面,我为大家朗诵一首唐诗:

  紫头青项背如龟,青不青兮紫不绯。

  仔细看来茄子色,更兼腿大最为奇。

实话实说,他声音洪亮,朗诵抑扬顿挫,表情丰富多变,手势行云流水,可谓声情并茂,足见专业水准。

他朗诵完毕还优雅地一躬身:“万水千山总是情,给点掌声行不行?!”

大家很给面子地鼓掌,我更是实心实意地大声喊好。

Vol.3

我以为这算告一段落了,没想到B校长得意洋洋地又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名字是什么?嗯?”

我下意识地想回答:宋朝贾似道,但还是沉默了:他刚刚说的是唐诗。

见没人出声,B校长更加得意了,大声地说:“没文化就要多读书!贾似道的《论紫青色》!”

大家面面相觑,明显都很反感,朋友A更是一下站起来,举着手机说:“哎呀,我记得有个喜欢斗蛐蛐的宰相叫贾似道,可百度了一下,是宋朝的。你有文化,你给我们讲讲,跟写这唐诗的是一个人不?”

B校长的脸腾地红了,渐渐紫了,汗也冒了出来,油光光的脸像红得发紫的茄子。他讪讪地晃了晃头,说:“哎呀,糊涂了,郑板桥不是说么,难得糊涂,难得糊涂!”

一时间,房间里嘘声一片,还夹杂着几声口哨。

我正替B校长尴尬,万万没想到,他把锅又一次甩给我:“米,你比他们有文化,我糊涂了,你说怎么办?”

我怔了一下,看到服务员又来送菜,就笑了起来:“怎么办?凉拌,凉拌呀,服务员,上一盘凉拌黄瓜!”

大家哄堂大笑,尴尬的气氛一扫而光,又愉快地用餐了。

Vol.4

用餐完毕,回到家说起那些事,家人很不解地问我:“你听不出他嘲笑你不如他文化高么?怎么还一直帮他解围?”

我不以为然地说:“就一起聚个餐,吃顿饭,就算他文化高,不也跟我们吃同一盘茄子?”

家人听了笑了起来,转而问我:“怎么会想到那样转移话题?”我笑答:“因为茄子。”

为了写《米物语——茄子篇》,我曾耗时半月翻阅有关茄子的典籍,记的笔记也多达二十页,感觉对茄子文化的了解仍不过是以管窥豹,略见一斑。我是信佛的人,在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里读到一则茄子的趣事,印象深刻。

随州宗隆大师在茄园搭黄瓜架,小和尚问:什么是西来意?大师答:黄瓜茄子。小徒弟不明所以,再三追问,大师大吼:莫唠叨,黄瓜茄子!

小和尚问的是:佛祖从西天而来为的什么?大师认为小和尚当前修为尚浅,得继续修行,自己去领悟佛祖西来的真意,长篇大论地讲道理小和尚也不会明白,所以他闭而不谈,直截了当地用不相干的黄瓜茄子打断他的问话。

B校长说的茄子谜语,朗诵的茄子诗我也都记忆犹新,比如,茄子为什么叫紫瓜?并不是因为隋炀帝多爱吃茄子,而是因为“避讳”。

在封建社会,为表示尊敬,在言语或书写时不能说君主或尊长的名号,同音字不行,多音字也不行,称为“避讳”,若不避讳,轻则受到皮肉之苦,重则丢掉性命,累及家人。

隋炀帝杨广的母后叫独孤伽罗,她和隋文帝杨坚都是佛教的信奉者,伽罗是佛教的一种黑沉香。茄子就因避讳独孤伽罗的“伽”,被热衷求仙问道的杨广改成具有明显道教色彩的名字,根据唐代杜宝所撰《大业杂记》载:大业四年九月,改茄子为昆仑紫瓜。

只是,我认为和他在餐桌上讨论那些有关茄子的文化不合时宜,很扫大家的兴,也没有任何意义。

我插科打诨地以“黄瓜茄子”转移了话题,看似迷糊到底,只惦记吃喝,实际上给朋友A留了面子,避免了B校长更多言论上的纠缠来破坏气氛,影响胃口。终究有没有文化没有确切的标准来衡量,文凭的高低却有本有证能比较的,他有恃无恐地说别人没文化,就是因为他有那张大学文凭,同桌的其他人没有。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有文凭和有文化之间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同桌的人彼此不熟悉,但都是朋友A的朋友,大家若总是话不投机,闹得急赤白脸的,最后尴尬的还是朋友A。

Vol.5

村上春树说: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无论文凭高低还是文化高低,我和B校长都属于不同层次的人,除了这一次聚餐,我们以后极少有所交集,他的肯定与否定,对我来说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不值得我因此喜怒哀乐。浪费时间,耗费心力地和不值得的人去争辩,去计较,即使争辩占了上风,表面是赢了,实则输了心情,失了分寸。人和人之间,层次不同,无须争论,不相交流。即便是好朋友之间,心向不同,不必同行,三观不同,不必再为友,和一个只有一餐之缘的人有什么好说的?

家人听了完我的解释,若有所思地说:“米,现在我也觉得茄子有文化了。”

我大惊失色地四下看了看,低声说:“嘘,小声点,别让茄子听到,又给咱念宋朝宰相写的唐诗。”

- 作者 -

米粒儿,微信号:Milier209 ,山东德州人,网络写手。人有人言,物有物语,花草树木都有故事,记之为《米物语》。

编后语│审美

万物皆有情和意,情是那藏在心中的块垒,意是那块垒散发出的光辉。

人们是由意到情,由觉到知。知,而后有觉,来回反复,而体验天地万事万物。

茄子的情,就是能作为人们的美食,无论是用什么烹饪技术和工具;茄子的意,就是人们在长期享用茄子的美味过程中,相互浸泡出的故事。

人们在故事中,口口相传茄子的情——好吃,又在故事中会意。

物有语,人有心,人、物相依相偎,不两欺,更何况人、人乎?有情有意,即可以情意绵绵,相遇由于有情,得以安全可靠,而又由于有意来日方长而可追。

鸣谢本刊特约评论嘉宾:

潘鸣  玉树临风  米粒儿  侯秀坤  郭建荣  周核桃

李强  清秋致远  王丽丽  吴北京  张振之  文如风

季节  三月闰竹  黄小峰  林之眉  星满池  李珍桥

雨萧  叶晓华  绒刺  王世辉  马士红  孙文平  

陈星  许文志  伊欣  苗月坤  咸大龙  刘明礼 

孙华  月牙儿  靳玲  沈青出  曹国平  靳相柱

程红  张继梅  董续光  宋雪梅  陈济身

闵然  戴建霞  倪以军  文远竹  朱秀娣  雨中丁香

主编:陈露晓

责编:沿小路

总监:石雷  尹龙龙

市场策划:郑玉龙  张龙飞       

审稿编辑:韦海燕  

编委:

马新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德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桂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裴纯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付德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邓绍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黄传武(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法制│道德│民主│公正

科技强国  文化兴邦

征稿启事

           写出生活的痛点尴尬

           写出独有的思想内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