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杂病论》对《内经》治则、治法理论的发挥(下)

 廿氏春秋 2021-10-21

3.对因势利导治则的应用

在《内经》中,因势利导包括两种意义,一是根据实邪所在部位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使之通过最简捷方便的途径,尽快排出体外,以防止病邪深入,损伤正气,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二是指对某些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在其发作之前,即邪气相对未盛时予以治疗,以截断病邪。如《素问·疟论》云:“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灵枢·逆顺》篇也说:“无刺(火高)(火高)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仲景于《伤寒论》中对这一法则作了充分应用与发挥,使之成为具体治疗方法。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内经》用以治疗邪在皮毛的病证。张仲景则凡用发汗之法,必有表证存在。《伤寒论》五十一条云:“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病邪性质创制了数十首治疗表证之方,在发汗程度上更提出了微发汗、微似汗、微微似欲汗、小发汗、发其汗等,并反复强调汗出不可太多,以免损伤阳气。若《伤寒论》十二条桂枝汤下云:“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三十八条大青龙汤下云:“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这些实践经验,大大丰富了《内经》“汗而发之”的理论原则,使之一变而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

“其高者,因而越之”,《内经》用以治疗邪气在上的病证,故用吐法使之上越而出。仲景于《伤寒论》中论及吐法者虽仅数条,却明确地指出了邪气所在部位、病邪性质及临床症状特点,并以瓜蒂散作为催吐的代表方剂。《伤寒论》九十五条云:“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这里明确提出病位在胸,在上焦,属上焦有实邪,且有上越之势,故用涌吐之法,以越上焦之邪。此外,在栀子豉汤等方证的论述中,均指出:“得吐者,止后服”。虽然栀子豉汤证仅是上焦气机不利,但服药得吐者病可愈,说明“呕吐”这一生理病理反应,除能直接排除邪气外,尚有振奋正气,流通上焦气机,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仲景的这些认识,都是《内经》中所未论及的。

“其下者,引而竭之”,是指实邪位于下部,因其有在下、向下之趋势,用通利二便之法以驱除之。《内经》的这一治则,为后世创造下法、渗利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伤寒论》中,仲景依此创立了不少有效方剂,使这一理论应用于临床。在《伤寒论》三百八十一条中,仲景将这一法则具体化,其云:“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这里的“利”,包括通利大便与利小便。其用内服药从大便以泻邪者,包括治疗胃肠中有燥屎而不得下的承气汤;有治疗下焦蓄血、屎虽硬而大便反易的抵当汤;有治疗邪气由阳入于里而结胸的大陷胸汤;有治疗里有痰饮的十枣汤等。利小便之方,有治疗太阳蓄水的五苓散;有治疗津伤水热互结的猪苓汤等。仲景于《金匮要略》中还明确提出治疗水肿时,腰以下肿当利小便的原则。此外,“引而竭之”之“引”,尚有导的含义。仲景又制蜜煎导、土瓜根、猪胆汁等导法方药,以治疗津伤大便硬而难下之证,正如其在《伤寒论》二百三十三条所云:“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仲景还制麻仁丸以治脾约便难,这是从内以导引大便外出的治法,等等。

“中满者,泻之于内”,是指中焦气机枢转不利,引起心下胀满痞塞之症,既不宜“因而越之”,也不宜“引而竭之”,故用调理中焦气机之法以消除痞塞胀满于内。仲景据此治则,按痞满之寒热虚实性质不同,创制大黄黄连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诸方,以辛开苦降之法畅达气机,以疗中满,确得《内经》之真谛。后世《内经》注家,其理解远不如仲景深得此中旨趣。

“因其衰也,事必大昌”,言对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在其邪气未盛时治疗,以达到祛邪的最佳效果,亦是因势利导之法。仲景深得经旨,并用以指导临床。《伤寒论》五十四条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即是于发热汗出发作之前,服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祛邪外出,以达到治病的方法,达到“事必大昌”之目的。在《金匮要略》中,仲景用蜀漆散治牡疟,于“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治温疟,于“临发前,服一钱匕”,亦属此意。

总之,《内经》因势利导的治则,被仲景发挥得淋漓尽至,以上实例足以证明。不仅如此,仲景于《伤寒论》一书中另立“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辨发汗后脉证并治法第十七”、“辨不可吐第十八”、“辨可吐第十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等篇,对汗、吐、下三法之应用范围、禁忌证、应用注意事宜加以总结,充分反映了仲景在发挥《内经》因势利导治则方面的丰富经验。

4.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法则的应用

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是中医治则中的重要内容,在《黄帝内经》中已确定这一思想。《灵枢·论痛》篇云:“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素问·五常政大论》也云:“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能毒者即耐药,强调了对身强体壮之人用药应量大,而对身弱体瘦小之人用药宜量小。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论述了不同年间的运气变化及气候特点之后,提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的概括性用食用药治则,即用药进食应注意气候的变化。仲景在《伤寒论》中,注重了这一治则的应用。

四逆汤是伤寒少阴病的主方,有回阳救逆之功,但对于强人与常人的用药,则不相同,常人用附子,方中记载为一枚,用干姜为一两半,但在服用加减说明中,提出“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这是因人制宜用药的实例。又如,十枣汤为治疗悬饮在胸胁,以攻逐痰饮为用的有效方剂,方中大戟、芫花、甘遂均为峻猛之晶,仲景在应用此方时,也强调要根据人的体质强弱而用量不同,在十枣汤方下记云:“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这是因人制宜的又一例证。此外,仲景对一些攻邪之方的应用,有时强调药后若不汗出、不下者,可再服,用药主张由少至多,也是考虑人之体质强弱不一,不可千篇一律用同一药量,而应从少至多,以祛邪为目的,又防止伤人正气,这也是因人制宜思想的灵活运用。

至于因时制宜的思想,在《伤寒论》汗、吐、下诸法可与不可诸篇中,仲景根据四季阳气的盛衰升降之势,提出“大法春夏宜发汗”、“大法春宜吐”、“大法秋宜下”的治疗原则,盖春夏阳气主升主长,用汗、吐之法以顺应自然;秋季阳气主收主降,用下法亦是顺应生理之自然,这是仲景因时制宜思想的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