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淑真,才华不输李清照,奈何没几人知道!一首《减字木兰花·春怨》,44字写尽了人间孤独

 qiangk4kzk8us4 2021-10-21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个文学高峰,本来源于唐朝时期的教房曲子词,经过五代的粹制,两宋时期成为完全独立于诗外的一个文学格式,300年来涌现出了不少才气纵横的词人,留下了很多的传世名篇。

然而这一些名篇大多都是男人写得,受制于当时传统的思维,大多数女性都没有机会学习,识字者都聊聊无几,遑论填词作诗。但是,即使这样的环境之下,依然有极高天赋的女性词人留下佳作。

比如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她是宋词无法迈过去的一道坎,出众的文采、坎坷的遭遇、颠簸的人生、再嫁、嗜赌成性加上漱玉词的传播让她话题性很强,因此也带动知名度。

所以,这样背景之下,提起宋代女词人,可能大多数人只知道一个李清照,她名气太大,其实呢,和李清照同时期还有位名叫朱淑真的女词人,才华不输李清照,而且,她的人生轨迹和李清照非常相似。

但是,朱淑真的运气更差,生活更加凄苦,本来浙江人,生活于北宋中后期,出生于官宦人家,从小就能文善画,被人称为才女,这样的女子在现代可能了不得,遗憾的是,生活与理学成形的北宋末期,才华成了她的累赘。

她的父亲是个小官,远不如李清照的家世,到了朱淑真谈婚论嫁的时候,麻烦出现了,一般的人朱淑贞看不上,她父母挑的女婿也不满意,毕竟她自己才华横溢,当时有才华的男子也没有机会遇到。

而她父亲又是个官场迷,后来满心欢喜的把她嫁给一个做小官的人,这人完全就是个粗人,最多也就粗通文墨,根本匹配不上朱淑真,两人完全没有共同语言,而且他还流连风月场所,最后的结果是两人不欢而散。

打包回娘家的她去了汴京,在哪里遇到一个有情郎,这在理学当道的时期简直是十恶不赦的罪行,当时的认知,出生于官宦人家的她不应该这样,但是朱淑真的行为被认为桑濮之行,这样传到她父亲跟前,差点没把老头气个半死。

靖康之变后,朱淑真之后回到江南,觉得她丢人的父亲把她的诗词稿子一火烧干净,现存的诗词不及她写的百分之一,被整理成《断肠词》、《断肠诗集》。这一点又不如李清照,李清照的稿子最少没有丢失。

其中有一首和李清照《声声慢》一样孤独寂寞又无奈的《春怨》,仅仅44个字,几乎可以看作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和声声慢前面的叠词一样,作者前句用了五个独字,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的观看,千年前一个夜晚,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的日常生活,处处是人,但是她茕茕孑立、孤身一人,吃饭出行、休息都是一个人。

接着后句,这个孤独的女子伫立者思考自己的人生,无可奈何,前景凄凉,而且天气已经变寒冷了,这个和前句的独卧形成呼应,孤独的一个人,遇到寒流,势必更加孤独、寒冷。

当然,这还不够让人伤心,落寞的是这样的情景没有人看见,没有人怜惜,只好自己在寒冷中哭泣,眼泪哭花了画好的妆,当然,还是没有人怜惜。

失去到这里结束了吗?没有,不仅孤独、落寞,还有哀愁和疾病,看着眼前的烛光,灯芯已经很长,只好拿起剪子减去多余的,烛光没有给人温暖,反而更加让人感觉到寒冷。

毕竟,灯芯也有人打理,她这个大活人没人怜惜。就算想做梦,可是因为寒冷伴着哀愁心绪而无法入睡,只好告吹。

这首仅仅44字的词,每一句都透着凄凉、悲哀,我们时隔千年,仿佛依然可以看见那个才华横溢又孤苦伶仃的女子的心,不只是不是命运捉弄有才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