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 | 能源专家刘科:碳中和的六个误区和五个现实路径

 雨尘书屋 2021-10-21

图片

2021年7月15日上午,国际知名能源专家、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发表演讲。原标题为《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本文节选自原文。

关于碳中和的误区

误区一
图片

风能和太阳能比火电都便宜了,完全可以取代火电,实现碳中和。

图片

这句话只对了1/5到1/6。因为一年有8760小时,而中国的太阳能每年发电小时数因地而异,在1100小时到2000多小时之间不等,超过2000多小时的区域不多,全国平均大约在1450-1750小时左右,风能每年发电的时间比太阳能略微长一点,大约是2000小时左右。但电是需要24小时供的,不能说一个电厂一年只供一两千小时。

图片

太阳能和风能是便宜了,但最大的问题是非稳定供电。以2019年为例,全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加起来发电总量相当于约1.92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也就是说,上网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大约只能取代煤炭发电的12.5%左右。因此,太阳能和风能仍然无法完全取代化石能源发电。

误区二
图片

运用大规模储电技术,让风能和太阳能彻底取代火电,实现碳中和。

图片

这个假设太大了,因为自铅酸电池发明至今一百多年来,人类花了数千亿美元的研发经费研究储能,可从铅酸电池的90千瓦时/立方米增加到今天特斯拉的260千瓦时/立方米,电池的能量密度并没有得到革命性的根本的改变。要知道,汽油是8600千瓦时/立方米。同时,迄今大规模GW(十亿瓦特发电装机容量)级的储电最便宜的还是100多年前就被发明的抽水蓄能技术。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电池生产商5年多的电池产能仅能满足东京全市3天的电能。如果说我们有4/5的时间或者5/6的时间要靠电池储电,这是不可想象的。况且,这个世界也没有那么多的钴和锂,没法让我们造那么多的电池。

误区三
图片

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各种各样的化学品,比如保鲜膜、化妆品等等,实现碳中和。

图片

这种项目要是能赚钱,可以去干,但挣不了钱就别打着“碳中和”的概念来拿国家的补贴,因为这些没法从根本上解决二氧化碳的问题。数据显示,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平均排放碳22吨,但什么产品一个家庭一年也消耗不了20多吨。

图片

部分石油产品

全世界所有的石化产品只消耗了大约13%的石油,剩下的大约87%的石油都是被烧掉的。如果把全世界的化学品都用二氧化碳来造,也只是解决13%的石油排碳的碳中和问题。所以说,从规模上二氧化碳制成化学品并不具备减碳价值。

误区四
图片

可以大量地捕集和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

图片

利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技术,把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再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理论上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大规模捕集。现在大家说在电厂把二氧化碳分离,分离完以后打到地下可以做驱油和埋藏等等其他的作用。

我们算过,假设打到地下的二氧化碳的成本为30美元一吨,其中20美元是把二氧化碳从整个尾气里面分离出来成为纯二氧化碳,5美元是输送到埋藏点,另外5美元是把它压缩到地底下。分离是核心,成本也最大。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下,靠CCUS利用来处理的成本很高,作用也是有限的,当然这方面的成本通过研发也可以降一些,经济上能否有竞争力,取决于未来碳税的价格。

我回国之前和曾和原GE(通用电气,编者注)核能的总经理交流,他提到GE今后会通过煤炭零污染的火电厂解决二氧化碳的问题,但是私下里他说,真正要去做还不如干核能,核能比零污染火电厂便宜多了。

误区五
图片

通过提高能效,可以显著碳排放,实现碳中和。

图片

能效永远要提高,提高能效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减碳路线。但是我经常问一句话,加入WTO这二十年来,我们国家的能效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提高了。但是碳排放的总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了。

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的石油消耗大概是超过2亿吨,2010年大概是4亿吨,到去年是近7.5亿吨。2000年中国的煤炭消耗是13.8亿吨,2020年近40亿吨。提高能效是减碳的重要手段,但只要仍然在使用化石能源,提高能效对碳中和的贡献也是非常有限的,提高能效确实是成本最低的减低碳排放的方式,也是最应该优先做的,但是有一个现实的考量就是不能光靠能效提高就能够达到碳中和。

误区六
图片

电动车可以显著降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

图片

如果能源结构不改变,如果电网主要还是煤电,那电动车的扩张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非常有限。况且,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分析看来,我们不得不考虑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排放。

图片

1912年,爱迪生跟他的电动车合影。

实际上,一百年前的美国,在爱迪生等人的推动下,电动车比燃油车要更加流行。但为什么最终燃油车赢得了百年前那场比赛的胜利?接下来我要谈到电动车不能战胜燃油车的原因。

一百年前电动车未能战胜燃油车的三大原因


体积能量密度低

图片

100多年前就发明的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是90千瓦时/立方米,一百年后特斯拉、比亚迪也仅仅提升到260千瓦时/立方米。而汽油的能量密度是8600千瓦时/立方米,柴油是9600千瓦时/立方米。甲醇液体是4300千瓦时/立方米,远大于电池。


生产电动车的材料成本太高

1913年,福特的流水线一上线,就让美国的汽车从4700美元降到380美元,让每个蓝领工人都可以买得起汽车。但流水线降低的是加工成本,而非材料成本。而电动车的材料成本占大头,加工成本并不是主流,所以流水线对电动车成本来说不能有根本的降低。


液体运输、储存的成本更低

我请大家猜一下。现在油价7块钱一升,假设这些油都是从休斯敦的炼油厂完成加工,用船拉到深圳盐田港,再送到某个偏远郊县的加油站。请大家猜猜:这7元里有多少是运输费用和储存费用?

我之前问过很多能源界专家这个问题,有人猜3块5,有人猜5块,也有人猜1块的,但真正的答案是,在成熟的管道运输系统基础上,单升汽油运费不足7分人民币。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产石油的只有那么几个地方,但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很方便地加油开车。

这个世界有煤田、油田、天然气田,但没有氢田。氢和电以及甲醇一样,是通过别的能源制造的,但是作为载体,氢不具备上面提到的液体能源在能量密度、管道及跨海输送、长期储存方面的优势。 

为什么甲醇比氢更适合做大众能源载体?

氢气不适合于做大众能源载体,主要的原因在于有三个方面人们无法通过研发改变:氢的体积能量密度是最小的,氢气容易泄露,氢气安全性有待提升。

因为上述原因,氢的使用成本就会随之提升,比如要储存使用氢气,就要生产大量的700公斤的压力罐;要建设加氢站,就要在周围要设置安全区,这在寸土寸金的北上广是很难与加油站竞争的。

与氢相比,甲醇的普及更具有可操作性。现在中国甲醇产能全世界最高,大概8000多万吨。同时,我们可以把太阳能和风能和煤结合,制出比较便宜的甲醇,完成能源储存。在通过车载甲醇制氢并与燃料电池系统集成,而甲醇与水反应即可生成氢气。

以现在电动车普遍的续航能力,在深圳买一个电动车,连广州都不敢跑一趟。如果风能、太阳能和煤炭结合转成甲醇,我车上永远装50升的甲醇就好办了。没电的时候,就可以用车上的甲醇和水制氢,用氢发电。这样根本不需要再建那么多充电站和加氢站,而且甲醇和水反应只需要200多度,它的余热就可以把电池维持在最佳的温度,也解决电动车冬天的续航里程问题。

碳中和的五个现实路径


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结合,实现低碳能源系统

图片

一方面可以让现有的煤制甲醇实现近零碳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太阳能、风能、核能电解水制备绿氢和氧气,合成气不经水汽变换,这样让煤制甲醇厂不在排放二氧化碳;再用甲醇取代汽柴油开车,或甲醇和水在线制氢发电推动燃料电池汽车或作为电动车的充电宝。把多余的新能源以化学能的方式储存起来。


利用微矿分离技术

图片

微矿分离技术是煤炭领域的碳中和技术。不经过微矿分离的煤炭使用方式中,有10%的碳变成灰渣,形成固体废料,整个内蒙古的电厂粉煤灰成灾。而通过微矿分离技术,在煤燃烧前,把可燃物及含污染物的矿物质分离开,制备低成本类液体燃料+土壤改良剂,源头解决煤污染、滥用化肥及土壤生态问题,同时低成本生产甲醇、氢气等高附加值化学品。


光伏和农业联合减碳

图片

西部缺水,水一浇就漏下去了,因此,我们可以采用非常保水的材料。同时,光伏太阳能板可以起到减少挥发的作用。挥发减少了,就可以搞种植农业。光伏产业,就是要定期用水冲太阳能板。冲过的水我们还可以用来给农作物做滴灌。这样,发电的同时还可以把底下全部变成绿色,变好了再把太阳能板搬个几百米,一片片土地可以治理出来。


峰谷电与热储能综合利用

图片

火电厂是半夜也不能停的。在半夜12点到早上的6点电这个区间,尽管还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但发的电没人用,是浪费掉的。怎么办?可以用热的形式储存下来,利用分布式储热模块,在谷电时段把电以热的形式储下来,再在需要时用于供热或空调,这样可以让1/4甚至是1/3的时间的电不至被浪费,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真正的煤改电,再配合屋顶光伏战略及县域经济,进一步减少电能消耗。能量不仅仅是电能,国内储能领域对于储电关注较多,但实际上大多数的能量从消费端来看都是用在了热能领域,储热技术也是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发展的。


可再生能源制甲醇,推动分布式发电

图片

可以使用甲醇氢能分布式能源替代一切使用柴油机的场景,和光伏、风能等不稳定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用甲醇液体作为太阳能及风能的载体,甲醇和水制氢再发电取代柴油发电机做分布式热电联供,结合屋顶光伏及储热及热泵技术在广大农村取代燃煤,不仅低碳,环保而且可以减碳。

实际上,我刚刚讲的每一件事,比如风能、太阳能二氧化碳化等都对碳中和有贡献,我们每一个都应该去投入研发、去实施,但是目前的技术水平在量上对碳中和的贡献是有限的。当然,这不是说让大家不去做,我们每一个人能应该竭尽全力去推动以上减碳的技术进步,都努力去做,毕竟积少成多。

图片

来源:中国企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