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Ace_D 2021-10-22
将一本书记熟了、背熟了,不断反复阅读,就能有所收获么?

别闹了。

这里并没有贬低原文作者(陈寿,借其书中某人之口所说)和这句话的意思,但这句话实际上需要考虑上作者所在的时代,才能理解,而并非太字面地去解读。

01

三国时代,所谓经典,自然是数量比较少,拥有比较高的权威的(并未考证,只是根据以下情况推测:那时是三国,造纸术差不多刚推广?秦坑汉尊刚过,想必正统经典除了书、经和一些法家学说也不会有太多)。

因此读书者并不需要怀疑书中的内容,只管读,只管背,只管理解,仿佛那些书中包含了所有世界的真理。

然而我们说,读书的真正目的,是“以为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那么以书为镜就是为了辨是非。请注意上面这几句中的“镜”都有褒贬两面的意思——即,要知其得也要知其失,既要取其精华也要去其糟粕,书自然也是如此。那么读得太多,记得太牢,反而有可能让自己形成一定的偏见,则未必有利于能辨其优劣,用以为镜,而后辨是非。

回想起来,当年应试体系下被灌输进来的知识,有不少已经形成了我的常识,常识一旦在懵懂之初建立,思维模式一旦在个人有能力提出质疑之前被影响,其力量是无比强大的,甚至会妨碍一个人接受对事物的新的、科学的解释。

这也许是东汉知识分子所不能理解,却在当今社会无比重要的——开放的心态和怀疑精神。就好似为了使用一面镜子,将镜子的细节记住没有意义一样,要抱着怀疑之心读书,记熟背诵一本书反而是舍本求末、自绝前路的。

02

秦汉时期的书,尤其是社会公认的经典,碍于传播途径、留存方式和社会风气,不应该有太多。相比于现在我们所谓“经典读物”的数量,相比于当今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量(比如,单单比较需要记忆的人类历史的长度),那时的读书人却算不上负担太重的。

记得以前曾有一篇文章对未来的教育提出了担忧,理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术研究不断深入,未来的学生需要在与当今同样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压力会越来越大。这种担忧并不是毫无道理,书是读不完的,因此对某些领域的书籍有过分的偏重也是有问题的。

那如果不能对哪一本书专注过多的精力,却又理解不了书的意思,怎么办?

别慌,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

03

关于“理解”书的内容,我想,作者其实有一个隐含义,那就是:书,不断地读,更关键的,人的阅历要不断涨,和书中生涩的文字结合,才能体会和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按现在理解,还应有所取有所不取,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不断验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如说是“书读百本,行万里路,其义自见”,更何况,现在完全有能力做到读千本、万本?另外,对事物的理解,也越来越需要建立跨学科的框架,比如,有人从生态学和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历史,获得了独特的领悟(甚至还有用康波理论来理解东西方兴衰的)。

而自然地,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本书不必天天读,更用不上背诵,更不该在几乎无法理解和进行批判的时候不加怀疑地背诵。还没理解所以要先背熟,以后再说?不存在的。

而结合我自己的经历,只要读的时候有所思考,书中内容就会在脑中留下痕迹。在未来,就能在说到某个话题的时候,脑里突然灵光一闪,而后对书的内容就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就像在看到可能汉字改音的消息我会想到《赡养人类》对我的启发,在说到审美的时候我会想起《从黎明到衰颓》的片段(虽然还没看完),说到虚无主义我甚至会想起《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某段发人深省的桥段……所以,更关键的并不是记得多牢,而是阅历到了。

SO?

书不是读了自然就能懂,背诵跟理解几乎没有继承关系。罗曼罗兰说,“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自己都不够丰富,怎么能读懂书?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有很多书,适合年长再读,有阅历了再品,读书,本就不该无差别地贪早,贪记忆更是谬之大矣。而等真正能读懂的时候,书是自眼前流入心中,在胸腔回荡,然后又挥洒出来的,不是记进去的。

可能正应了王国维说的做学问最高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时候就是转角碰见了想要的,并在一直等待你想起的东西。这种惊喜,才是读书应有的结局。

用一首很喜欢的词结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以及,附一首很喜欢的《苦瓜》:“今生有些事,是提早都不可以,明白奇妙处……”



谢谢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