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读(二)

 7ez45efr 2021-10-22

之前写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读: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读

四年级下册第一到第八单元解读

主讲人:盛新凤  千课万人直播

一、单元解析

    人文主题:经典童话故事

语文要素: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童话的基本特征

奇特的幻想性和强烈的夸张性,幻想是想象的一种,其中幻想性是童话的根本特征。但是这种幻想从根本上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它是将生活的本质方面通过幻想的形式加以集中、概括、提炼、升华,给以折光的反映。这种幻想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情节虽然离奇可笑,但必须使人感到合乎情理。重要特征是夸张,这种夸张是将事物引向极端,给人强烈深刻的印象。

童话的叙事特点:民间童话叙事的固定模式体现在开头和结尾。

常用的童话结构:反复、对比、循环法、现实与幻想结合、包孕、巧合。

童话的类型:常人体、拟人体、超人体。

童话按内容主题分类:“王子与公主”型、“三个儿子”型、“故事新编”型、“屌丝逆袭”型、“尺寸比赛”型、“奇幻世界”型。

童话教学的意义:激发好奇心;发展语言;促进审美;培养品格。

二、文本解读

《宝葫芦的秘密》

主题思想:批判了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懒汉思想。

艺术特色:抓住儿童心理透彻分析;语言新鲜、生动、简练,充满了幽默感。

关于葫芦文化、宝物等:

《葫芦和孟姜女》《宝葫芦》《金刚葫芦娃》《济公传》《西游记》。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宝物:金箍棒《西游记》、金鱼《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魔镜《白雪公主》、神灯《阿拉丁神灯》、聚宝盆《沈万三的故事》。

《巨人的花园》

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

作家作品:《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等。《王尔德童话》中的故事的语言华丽唯美,情节纯真生动,堪称完美世界的化身。细细地研读,你可以从中体会到人间的冷暖,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海的女儿》

     安徒生是第一个把童话真正安排进文学的人。

三、策略建议

童话学习起点: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教材给了“童话”这个概念。之前,孩子的阅读也一直浸润在童话里。三年级开始,正式有以“童话”名义组元的单元(三上第三单元)。

遵循儿童文学作品阅读规律:整体性、感受性、趣味性、奇幻性、哲思性。

童话教学遵循原则:注重浸润,切己体验;尊重文体,优化活动;激发想象,感受神奇;引发思考,审美评鉴。

“入”文:进入童话,和故事“化”在一起。

把讲台变成童话的剧场。

感受:读到哪儿最感动?(《海的女儿》)

讲述:宝葫芦怎么神奇?(《宝葫芦的秘密》)

想象:从哪儿感受到了故事的神奇?想象一下宝葫芦还会帮王葆完成哪些心愿?

评鉴:你觉得人鱼公主这样做值得吗?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

重“体验”,重“讲述”,重“想象”,重“思考”。

四、创意设计

延展式学习模型:篇本联读课(《宝葫芦的秘密》)、组文和读课(《巨人的花园》)、文影对读课(《海的女儿》)。

设计思路:以篇链本——篇本联读;以一链组——组文和读;以文链影——文影对读。

篇本联读课:《宝葫芦的秘密》

《宝葫芦的秘密》微课:纵横两维度的联读、明暗两条线的联读、趣味活动化的联读。

“篇本联读”的意义:以篇带本,以本顾篇,点面结合,“窥一豹而见全身”,拓展阅读视界,实现篇本融合。

组文和读课:《巨人的花园》

组文和读指一组文章根据相同的特性组合在一起,通过不同角度的多向“比读”,感受童话特点,深悟文本内涵。

文影对读课:《海的女儿》

文影对读:把文本与电影作品放在一起“互读”,借助文本阅读与影视阅读各自的优势,引导学生在文本与影视间不断切换,相互借力,激发阅读兴趣,深化阅读体验,实现双读共赢。

温州邓夏秋老师的电影课程、《当电影遇见书》

    

    


语文老师一枚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