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园秋语·文化中国】柯大成:守护鄱阳湖||主播:李芹---第708期

 昵称51322130 2021-10-22

 守护鄱阳湖

今年盛夏时节的一个周末,应鄱阳湖畔星子县老同事邀约,我和老伴随同几位原县里班子成员一道故地重游。星子县地处庐山山南鄱阳湖畔,占尽了湖山之美,现已撤县设市为庐山市所在地。那天我们一行直接到老城湖畔的紫阳大堤,湖边的景色让我们眼晴一亮。湖面宽阔无垠,四周都是湿地和树林交错、布满了十分养眼的绿色。岸边修建了一座七夕公园,是人们休闲和浪漫的好去处。只有屹立在湖中的落星墩安然未变,永远是星之娇子。人们再也不用恐惧汎期来时洪水涌进城区。离市区不远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那脍炙人口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句的诞生地秀峰景区。


在我的提议下,大家又驱车前往几十公里外我们当年抗洪抢险的湖区联圩大堤。一到湖区联圩,只见堤外烟波浩渺的湖面,一望无际,堤内是一片养鱼的网箱和鱼池,一片水欢鱼跃的景象,再也看不到万亩金黄色的稻浪。大家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当年抗洪抢险这个话题,勾起了我终生难忘的记忆,我情不自禁地给大家讲起了那段惊心动魄生死悠关的联圩抗洪抢险保卫战。
 
那是25年前的盛夏,按县委常委班子成员分工,我已是第四年担任这个圩堤的防洪指挥。我象往年一样提前率领原班人马,于6月中旬上联圩大堤,在大坝中段搭建指挥部,我拿手中用了4年的那把长长的水文标尺往较宽的堤面一敲,说了声“就在这里安营扎寨”。


大伙立马动手,用之前运来的茅竹和茅草搭起了可容纳20多人的茅草棚、竹板床和单独厨房。与城里的条件是天壤之别,酷热难耐,蚊虫叮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率领16个乡镇的民兵营,守护着22华里长、22米高程的全县最大圩堤。前期就是调运物资、日夜排查险情,用石块护外坡险段,内查管涌堵漏。时间在头顶炎炎烈日、历经大风雷暴、日夜难眠的高强度排险中熬过。
 
 这一年的727日至28日和731日至82日前后5天是最难熬最险恶的日子!前两天是7号台风来袭,一时间搅得天昏地暗,白浪滔天,水天相连,对抗洪大军和联圩大堤肆意暴虐,人在堤上行,浪过人头顶,撞击圩堤岸,钩走堤岸土,好似非要把大堤掀翻撕裂不可!好在,我在前期向后勤指挥部要来3000米彩塑布和数百根防浪桩,根据各段险情立即分给各乡镇指挥部抢险使用。同时我向县指挥部报告险情并要求调集县公安干警和县直机关干部组成突击队火速增援,并到粮食部门调集盖粮堆的大帆布用于包裹险段堤坝。那个年代,用彩塑布和大帆布裹大堤坝面和外坡并用石块压实,算是我的一个“发明”呢!果然东段有一处被钩子浪把外坡钩破了10来米长3米来宽的缺口,只差1米多宽就有涌水和决堤的危险!


就在这危急时刻,我急调附近乡抗洪的10几个农民兄弟堵缺口,打浪桩,用土袋做围堰填堵缺口。我急得自己要跳入水中和他们一道堵缺,被岸上的农民兄弟拉住,不让我下到水中,并对我说“您是总指挥不能冒险,在堤上帮我们传递沙袋就是给我们最大的鼓劲。”
 
其实在联圩指挥防洪的这几年,我几次遇险,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坚定地同他们战斗在一起,苦战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封堵住了这段缺口,我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没想到这一场景被前来增援的县文化馆摄影师“偷拍”下来了。抗洪抢险结束后,他给我送来这幅珍贵的照片,我惊喜万分,这是我人生经历中一段终生难忘的记忆,我把它珍藏起来,挂在自己的书房中。还是言归正传,县里增援突击队一到,我即把他们分布到各个险段上防守抢险。这次台风直到28日晚才慢慢减弱退去。

【片中主人公是当年战斗在抗洪一线的柯大成老师】

天有不测风云,台风消停了两天,731日至82日又卷土重来。8号台风比前一次更凶猛更暴虐!飓风卷起巨浪向大堤扑来,好似要把大堤吞没似的。联圩的险情惊动了省市领导,在大堤安危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迅速调集了数百名武警紧急驰援!好在我们抓紧了29号和30号这两天做好了大坝险段的除险防护工作。援军到来之后,县委书记指令我安排好他们的抢险地段。我只给他们讲了一个注意事项:一旦不可抗拒的险情发生,只能沿大堤坝面往安全地段撤退,万万不可往堤内跑,人跑不羸急流。人命关天,千万切记!

省、市、县、乡、军民齐奋战,信心倍增,严防死守,苦战了两天两夜,2号下午风浪总算平息下来,大堤虽然千疮百孔,但总算安全渡险,人和大堤总算避免了灭顶之灾!两次台风把我戏弄得几天几夜没合一下眼,没安心吃上一口饭,苦哉!壮哉!我感慨万千!写诗一首“联圩抗洪百战多,军民连日夜枕戈。


水涨堤高筑子坝,浪淘泥土石护坡。彩塑帆布防浪击,深打排桩巨浪破。渡尽劫波圩安在,笑尔飓风奈我何!”
  
此刻,我从回忆中走出,告诉大家大险过后,县委书记当时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大成,这次我要向九江市委为您请功!”我平静地说:“这是我应尽的责任和担当,更何况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哦。”


    这次同来的原县委副书记和原政协副主席不约而同地说:星子的干部和老百姓都常念叨您在星子吃足了苦!老伴眼含泪花激动地接过他们的话题说,那段时间我整天为他提心吊胆!最关心的是九江电视台每天播出的天气预报和汛情通报,并把环鄱阳湖各、区、县的水文站水位每天都记录在一张表格上,最担心的是星子水位的上涨和暴风雨袭扰,每天寝食难安,为他的安危担惊受怕。特别是当我们台里同事记者从星子采访回来告诉我,说他是一脸疲惫一身泥,嗓子沙哑忙指挥,风吹日晒象个非洲人,我就禁不住掉眼泪。


    是的,在守护鄱阳湖的艰苦岁月里,虽然经历了不少磨难,但同样也磨砺了自己的意志,强健了自己的体魄,荡涤了内心的杂念,筑牢了思想防线,坚定了立党为民的信念。大险过后,当湖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美丽,听不见人喧水啸,只见渔民又泛舟鄱湖捕鱼,晚上小船停靠在我们指挥部堤岸边歇息,我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用我写的一首小诗描绘出一幅“日出船头飘紫烟,鄱湖泛舟意悠然。晚归满载丰收悦,夜泊堤岸伴月眠”的鄱湖胜景。尽管我们吃了大苦,守护鄱阳湖还湖区人民以安澜,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毕竟在这里苦苦守护了5年,让我从中感悟到,我们的这种守护是被动的守护,只是减小减轻鄱阳湖给湖区人民带来的灾害。主动守护是退田还湖,还鄱阳湖原本的模样,才能彻底根治水患。为什么?那就听我来说说我故事中的故事吧,大家就能看清鄱阳湖的本来面目和对湖区人民的爱。
 

鄱阳湖有母亲般的博大胸怀,方园2933平方公里,沿湖有25个县市区,辖500多个乡镇。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近千万水乡儿女。可是湖区人民为了根治血吸虫病的危害,增加人均农田的面积,在大大小小579个湖叉修筑起了500多座圩堤。这等于是在肢解她的躯体,让她感到切肤之痛!不仅缩小了她的体积,更是瘀塞了她的容积。她每年的蓄水量在增加,水位在增高,一遇台风就会兴风作浪,给湖区人民造成水患,带来危害!所以我们必须退耕还湖,与鄱阳湖和谐共处,让其造福水乡人民,造福子孙万代!这才是我们人类科学正确主动地守护鄱阳湖。这次故地重游,让我欣喜万分,看到了我当年的感悟已变成现实,看到了清澈的鄱湖水唱着歌儿汇合长江入海流!
 
  快晌午了,我们一行恋恋不舍地离开湖区大堤。在星子老同事自家哥哥开的餐馆用餐后,心滿意足地打道回府,返回了九江市区,但守护鄱阳湖那段久远的故事,仍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
 

作者、主播简介

【作者简介】柯大成,江西省退休干部,1949年出生,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退休后,关心国家大事,喜欢阅读写作,以文会友,撰写政论文、读后感、散文、诗歌、歌词等,多次在党报期刊和网络平台上发表。曾参加2008北京奥运征歌和2018铁道部门高铁征歌比赛,创作的《高铁之歌》在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声节目中播出。热心公益和志愿者活动,曾两度获北京市区级“五好文明家庭”荣誉。

【主播简介】李芹,《中国老年信息网》 副总编,《民生法治在线》副主任编辑、“京诗苑@康龄轩”线上诗会总策划编导、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2014、2019 年度十大最美慈善义工榜样、北京市社会工委评选2015“北京市社会好人” 年度榜样人物、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少年报》少年新闻学院广州小记者站创办人、梅园文学社会员。

投稿须知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