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在当下:以学定教,先干了这碗鸡汤

 语默无常钟洪蕊 2021-10-22
今天再次到容里参与“基于学习数据的课堂教学研究”专题研讨。上课的李老师提出,前后两个班,学生各有特点,差异较大。第一个班的教学反思并不适用于第二个班。第一个班上得太顺,所以高估了第二个班的学情。

其实这种情况,同科组的胡老师在去年平板课研讨时也遇到过。我们错把第一个班的教学改进策略移植到第二个班。

基于学习数据的课堂教学,说到底,还是以学定教(适应性教学)。学,就是即将上课班级的学情。因此,进行二次备课时,要以第二次课的课前小测为主,第一次课的课后小测及科组评议为辅。

要以课前小测为主,课前的数据分析自然要更加完备。至少要跟课后小测一个规格,对1-4号同学的正确率分层统计,并对错误集中选项进行错因分析。

兴师动众做了基于学习数据的科组评议,为何还只是个辅助地位呢?因为它是回头望的动作,而非向前看。教学需要面对的是新一波的学生。科组评议的问题和策略,未必就适用于他们。针对他们的课前小测,才是真实有效的数据。

科组评议的意义,在于增进理解而非直接行动。通过前后测的对比,通过课堂观察记录的还原,我们对学生的异常表现或者问题就会有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同时也会显现出知识点粒度不合适或先决知识点缺失的问题。我们能够建立更加平滑的教学链条。

这种链条,还只是一种假设,而且是针对过去的假设。它是否能在未来发挥威力呢?还需要跟新的学习分析做对接。要根据新的课前小测,生成新的教学问题,提取并重组科组评议建构的教学链条。

“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活在当下,也是我们以学定教(适应性教学)的必备鸡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