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了解:增强CT到底“强”哪里

 忘仔忘仔 2021-10-22

导言

增强CT与普通CT平扫的区别在于“增强”二字,那么增强CT到底“强”在哪里?有什么临床价值?适用于哪些领域?

本文中,小编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以供各位临床医生(尤其是放射科医生)学习,从此再也不用担心主任的“夺命”提问了ᕕ( ⁰ ▽ ⁰ )ᕗ

“夺命”提问一:增强CT的基本概念及机制

增强CT(enhancement scan)是指血管内注射对比剂后再行扫描的方法,目的是提高病变组织同正常组织的密度差,以显示平扫上未被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的病变通过有无强化及强化类型,有助于病变的定性变组织密度增加称为增强或强化1,2。其机制在于病变组织内新生血管增多、血流丰富或血流缓慢,血管系统结构或屏障破坏,导致含碘对比剂能够进入或更多进入病变组织并发生积蓄,进而发生图像强化。

一句话总结:由于病变血管增多或血流改变,注射对比剂后,可形成更大密度差。

“夺命”提问二:增强CT扫描的临床优势

提高病灶,尤其是小病灶的检出率3:普通CT扫描不易发现微小病灶,而引入对比剂后,不同的病变性质和组织结构对对比剂(碘)吸收的量和分布不同,使得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界线清晰分明,可发现普通CT扫描不易显示的病灶

请看病例一

胰岛细胞瘤,检出直径≤2cm的小病灶

图片
2A-D 胰体部外生型胰岛素瘤(直径≤2cm)。A.CT平扫胰体后方可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病灶,内部密度均匀,与周围组织密度类似;B.动脉期病灶明显均匀强化;C.胰腺实质期病灶进一步明显强化,与胰腺等组织分界清楚,脾静脉受推移;D.门静脉期亦可见明显强化,但强化幅度较动脉期下降。

(来源:孙春锋,等.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小胰岛细胞瘤(直径≤2cm)诊断中的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05):624-628.

有利于定位病灶4,5普通CT平扫有时难以清晰显示病灶的边缘,而增强对比后,可更清晰的显示灶大小、范围、血供情况以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有利于病灶的定位。

请看病例二

盆腔纤维肉瘤,侵犯周围组织情况

图片

图1-2盆腔纤维肉瘤。图1示肿块为囊实性,不均匀强化,白箭示囊变区,黑箭示膀胱右后壁受压并向左前移位,箭头示乙状结肠右侧壁受压;图2示骶前脂肪间隙消失,小黑箭示双侧输尿管扩张。

增强CT示肉瘤累及盆腹膜腔和腹膜外间隙,推压膀胱后壁、乙状结肠右侧壁,包绕输尿管,盆腔及直肠后脂肪间隙消失,盆腔内血管扩张、扭曲小肠向上方移位。

(来源:陈卫霞,等.盆部原发肿瘤CT表现特征及其解剖学基础[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06):51-54.)

提高良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能力6:与普通CT扫描相比,增强CT可根据病灶增强的程度、方式以及病灶的边界等来定性病灶的良恶性,并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鉴别诊断的信息。

请看病例三

肝癌,临床诊断价值

图片

图1-4肝癌CT平扫及增强CT影像。图1示CT平扫病灶位于肝脏右叶,边界欠清晰;图2示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强化;图3示门脉期扫描病灶强化下降;图4示延迟期病灶强化进一步减低。

CT平扫显示肝内小结节状稍低密度影,无清晰边缘;动脉期扫描病灶呈结节性、边缘性强化,部分病变轮廓清楚显示;门脉期扫描病灶强化下降。

(来源:万林凰,谢晔.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1):70-72.)

提高对肿瘤分期的准确性,为治疗结果的判断提供信息7:增强CT可提供已确诊恶性肿瘤的分期判断,准确的判断肿瘤的位置及侵犯程度,有助于确定手术范围及手术方式,并可根据治疗前后病灶内的血供变化为治疗结果提供信息。

请看病例四

膀胱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与临床分期

图片

图A-F不同 T 分期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表现。根据TCC的CT分期方法,T1期肿瘤局限于黏膜下层( 图1A);T2a期肿瘤侵犯浅肌层 (图1B);T2b期肿瘤侵犯深肌层(图1C);T3 期肿瘤浸润膀胱壁外结构( 图 1D);T4 期肿瘤侵犯前列腺及精囊,或伴有输尿管积水、扩张( 图1E和1F) 。

(来源:王启苑,等.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05):733-736.)

■ 鉴别血管性和非血管性病变8,9:对比剂进入血管后,血管显影会被增强,可鉴别血管与非血管性病变,如鉴别肺门、盆腔等部位的血管和小的淋巴结

请看病例五

肝海绵状血管瘤,与原发性肝癌鉴别

图片

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CT平扫均可表现为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表现为“快进快出”,即动脉期早期强化,门脉期对比剂退出较快;血管瘤表现为“快进慢出”,延迟扫描等密度充填。

(来源:李海锋,尹昱昊.肝海绵状血管瘤25例CT征象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13(05):329-330.)

一句话总结:“小”、“位”、“性”、“期”、“鉴”

“夺命”提问三:不同科室增强CT扫描的角1

■ 呼吸科:用于鉴別门周围的血管断面与肺内病灶,鉴别肺门或纵隔淋巴结与血管断面,判断胸部大血管受累情况;诊断血管病变(肺栓塞等),判断胸部大血管受累情况;孤立实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或鉴别诊断。

■ 心内科:用于显示脏大血管形态以及心功能评价。常用于检査冠心病、胸部大血管疾病(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及畸形等)瓣膜病、心脏肿瘤、心肌病等。

■ 消化内科:在消化道肿瘤的分期、消化道急腹症、肠系膜病变等消化道疾病的评价方面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

■ 泌尿外科:进一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数目;发现、诊断大多数病变(先天发育异常、肿瘤、炎症、外伤、移植肾的评估等),并有助于对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 普外科及妇科:主要用以鉴別盆腔及腹膜后增大的淋巴结与血管

■ 骨外科:主要用于显示病变血供情况,确定病变范围,发现病变有无坏死等,以利于定性诊断;更清晰观察关节的解剖结构,如关节骨端、关节软骨、关节结构。

一句话总结:多科室多种疾病

总结来说,增强CT可准确判定病变组织的性质、边界及与周围的毗邻关系等,不同临床场景下增强CT所发挥的角色不同,虽然增强CT比普通CT平扫价格更贵,但在某些情况下应用增强CT会更快、更早地明确诊断,尽早诊断才能尽早治疗,整体性价比较高

当然,在开具增强CT检查前,临床医生需仔细询问病史,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查禁忌症或注意事项(如碘过敏、孕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系统性疾病,),在进行CT扫描检查的过程中,医生也要密切关注对比剂是否外渗,检查完成后还要注意对患者进行留观30分钟

参考文献:

【1】金征宇.医学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刘广军.探讨CT增强扫描的目的、意义及方法[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4):437-438.

【3】胡蓉,彭仙娥.离子型与非离子型对比剂在CT增强中的体会[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000(131):123-124

【4】王元龙,粟滨.增强CT扫描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6):207-208.

【5】谭群友,赵绍宏,王芳泽,蔡祖龙.螺旋CT血管造影判断肺癌与中央肺动静脉的关系[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11):21-24.

【6】李汉文,梁燕,谭理连.CT增强在鉴别肢体软组织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20):26-27.

【7】陈江,吴涛.增强CT在食管癌分期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1, 39(04): 606-610

【8】张茜云,王慧,孙成团.CT检查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诊断价值[J].影像技术,2016,28(03):15-16.

【9】刘云.双期CT增强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193.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交流使用

PP-ULT-CN-1637-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