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部征象] “棘状突起征” 的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

 医者qwrrtyuiop 2017-10-25 发布于山东

棘状突起征


【名词】

棘状突起征

英文:the spiculated sign, the spinous protuberant sign。

部分孤立性肺结节的边缘凹凸不平,边缘出现一个或者多个尖角状突起,使得病灶边缘 不规则,成为棘状突起征。棘状突起的表现形式并非恒定不变的。当棘状突起排列紧密时, 可成为锯齿征;当棘状突起较长时,且粗细不均,长短不一时,有人称为蟹足征。上述两种 情况呗认为是棘状突起的两种特殊表现形式。棘状突起征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存在着一定的 争议。有学者认为,此征象对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意义重大,但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棘 状突起征亦可见于良性病变。

【影像表现】

一、X线表现

X线平片只能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大致形态,由于摄片的种种限制,对于瘤周征象的显 示欠佳,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二、CT表现

棘状突起的CT表现与扫描层面和肿瘤的位置关系相关。首先,棘状突起征在CT轴位 图像上表现为肿瘤外形的凹凸不平。当分叶突出部位与扫描层面部分相切时,可见肿瘤边缘 向肺内突出的尖角状棘状突起,数目不一,可为一个或者多个,突出部分形状如小三角形, 底边朝向病灶,尖端指向肺内。其次,当扫描层面与病灶的突出部分不相平行时,则得到的 图像并非典型棘状突起,可为线状或者不规则形。见图1。

随着CT设备的不断发展,多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使得患者在一次屏气内可完成肺内 病变,乃至全肺的扫描。而后通过数据及图像的重建,如MPR、VR等方式,对病变的边 缘情况观察得更加细致。

图1 CT表现
【病理机制】

棘状突起征的形成机制与分叶征的机制相似。主要病理基础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 个方面阐述。①肿瘤在各个方向的生长速度不一。由于肿瘤内部各部分血供不同,各部分组织 的生长速度亦不同。在邻近支气管、肺动脉周围的结缔组织内浸润或沿着淋巴管蔓延,使得邻 近肺组织瘤巢或者肿瘤浸润,使得结缔组织水肿、纤维化、增厚等形成棘状突起。②肿瘤在生 长过程中各方向受到的阻力不同。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的时候,会遇到肺间质等结构的阻 挡,继而产生了棘状突起的征象。在良性病变中亦可见到棘状突起征。其病理基础在于由于干 酪样物质、炎性分泌物侵入小叶间隔,导致局部支气管、血管急性炎性反应而成。

【鉴别诊断】

棘状突起征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一直存在争议。崔海龙等报道,棘 状突起征在周围型肺癌的出现率为66%,而在良性结节中的出现率仅为20%,两者的比例 约为1:3.3,由此可得,该征象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非常有意义。Trigux等亦认 为,肿瘤边缘的分叶棘状突起征为肺癌的可靠证据。张燕群等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此征是 周围型肺癌重要征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