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元宇宙里的潮人,怎能不穿上时髦的数字服装呢?

 Mixlab交叉学科 2021-10-22
如果把元宇宙理解为一种技术产品,由各种技术所构成,比如身份系统、价值体系、区块链、去中心化、硬件、NFT… 

虽然都称为元宇宙,但是正如各种电商或者社交产品一样,技术上类似但是总归会有差异,而这个差异完全取决于各个产品的定位和用户群体。

那么,元宇宙是否可以和NFT无关?其实没那么重要……



最近邀请到了Style3D的@Maggie 参与我们 #元宇宙数字人方向的探索。我结合了Maggie提供的材料,从整体上研究了数字服装的特点和趋势,完成了此文,分享给大家~~

shadow

Maggie ML225

我们先从数字时尚的行业动态说起:

# 数字时尚动态:

Meta Fashion /


GUCCI x Roblox,2021年5月,GUCCI推出数字版酒神包并在游戏平台Roblox上销售,成交价为4115美元(约合26681元人民币),比实体包还贵715美元。



Louis Vuitton x League of Legends,实物系列中最贵的一件单品是左一模特穿的皮夹克,售价5600美元。数字系列是《英雄联盟》游戏中为角色准备的皮肤大约10美元。

Balenciaga,受疫情影响,很多时尚品牌均进行虚拟时装秀。去年年底,Balenciaga发布了一款游戏,其中角色均穿着该品牌2021年秋冬系列新品。



今年,数字服装、配饰以及游戏角色皮肤升级等项目上的收益上升至1290亿美元


查阅了不少资料,我总结了6个关键点:

shadow

# 特点:
Digital Fashion /

由像素构成的数字服装,具有非常多的超越现实服装的特点,总结下:

- 数字服装为自我表达和创造提供了无限的自由。面料不设限,可以是最不可思议的……并不总是需要遵循物理定律。

- 对那些一直在寻找新鲜时尚的用户来说,数字服装是一种环保(碳中和)的选择。创建数字服装不需要消耗太多物理或自然资源(没有供应链,没有工厂,也没有延迟交货),只需要一名数字设计师、一款设计工具和一台计算机。

- 由于是数字化的,你不必购买新的实体服装,无限试穿,随时拥有一张引人入胜的朋友圈照片。当然也是一种新的数字经济生态。

- 数字服装使得个性化的尺码成为现实,因为数字服装可以适合任何体型。

- 数字服装可以高度敏捷地反映时尚趋势,而不受物理空间、人力等因素的限制。

- 基于专业的3D设计工具,使得我们可以在虚拟空间中生产数字服装。


# 无限表达:

趋势洞察 /

数字服装有2种,一种是完全遵循物理定律,使用真实世界的布料,这方面有实时布料仿真技术的支持。


凌迪科技Style3D 布料仿真效果


布料仿真引擎,助力Style3D的拟真服装效果。Style3D的模拟引擎结合了近年学术界最新的布料仿真算法研究成果,在普通的消费级PC上可以支持1000万以上三角形的高精度服装模拟。

知识库

如果你研究布料仿真,就不可能没读过王华民教授的论文。@王华民,Style3D首席科学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四届SIGGRAPH技术论文委员会委员,公认的世界级图形学科学家。

王华民

我认为:学术要与工业需求结合,做对人们生活有影响力的产品


另一种是使用一些真实世界不存在的材质……奇形怪状、色彩斑斓……



数字服装提供了无限的自由度,创作者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创作所追求的理想。这让我想起了,我最早从事的景观设计工作,很多想法迫于现实造价问题(或者是甲方其他方面的诉求)无法实现。基于这个逻辑,我后来就跨界到互联网这个领域,在软件的世界里自由创作。



# 碳中和:
趋势洞察 /

2019 年,非盈利组织 Extinction Rebellion 组织了一场T台秀,指出时装生产到 2050 年将会消耗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碳用量

说到碳,我们必然要关注碳中和……碳中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shadow

知识库

“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

Maggie

ML225

@知识库 那么,数字服装符合可持续发展吗?

知识库

一些有意思的数据:

全球每年生产的服装数量高达1000亿件,其中 50%在一年内被遗弃;

到2050年,预计时装业将占全球碳预算的25%

全球时装行业市场规模大约 2.4 万亿美元

意味着,有2.4万亿美元规模的衣服被丢弃,全球八分之一的碳预算将被浪费掉。

shadow

备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也就才2万亿美元。



时尚倾向于制造产品并将其淘汰,品牌希望销售尽可能多的产品。服装的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这两个问题是时尚被环保主义者指责的最多的问题。要怎么解决呢?数字时尚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其中一个解决方案。



# 数字化&个性化:
趋势洞察 /

eva

The Future of Fashion is Digital 时尚的未来是数字化的吗?

这是不可逆转的数字化趋势。

shadow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数字化转型的优先级被提高了。数字化趋势下有两个我感受比较深的,一个是远程办公,另一个就是创作者经济。

#远程办公
gitlab是全球全面实施远程办公最大的一家公司,他们还开源了员工手册。
🔗 about.gitlab.com/handbook

#创作者经济
我们从注意力经济逐步走入创作者经济,我们将走向更具协作性的数字经济创作者经济的体量很难精准估算,包括出售知识文档的业余爱好者、专业的音视频博主、艺术家等等出售各种形式作品的人。据统计,互联网上大约有 5000 万创作者。


创作者经济之于时尚领域,数字服装为服装创作者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原来,使用3D软件设计的“天马行空”的服装,竟然可以售卖出去……  再也不用愁库存,求工厂了……


ZERO10,a new generation digital fashion platform
🔗 010.community

Zero10 是在 10 月发布的一款 iOS 应用程序,它使用增强现实 AR 技术实现用户试穿各种品牌的服装。

零售商 Tenth Street Hats 在网站上使用了 AR 技术,实时将帽子的图像叠加到用户的头部,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手持设备试戴选定的帽子。

AR 显着提高了用户的购买信心。数据显示,订单转化率提高了52%,同时消费者使用该工具的时间越久,平均订单价值就越高。


Thread,使用机器算法+造型师顾问的服务方式来解决人们不知道怎么穿的问题。

通过结合AR技术,用户可以获得个性化的服装,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试穿,从这点上来说,比Thread的方式更为高效。

shadow

opus

买衣服再也不会碰到喜欢的,断码了……


# 实时:

趋势洞察 /

2016年由英国设计工作室玛切萨 Marchesa 与 IBM Watson 合作设计的 LED 礼服。


Watson 通过阅读海量科学报告,精确选择合适的材质面料;分析海量图库,推荐最佳的配色方案及设计师所需要的流行趋势,帮助设计师快速的做出决策。这款礼服首度亮相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晚宴 Met Gala 。当晚,它实时捕捉全球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的评论,从中洞察情绪,随之变换颜色,闪耀全场。


数字服装可以高度敏捷地反映时尚趋势,而不受物理空间、人力等因素的限制.

shadow

opus

LED 礼服,如今有了AR技术,就可以直接跳过LED礼服的生产了。


# 设计工具:
趋势洞察 /

设计工具的范畴非常广泛,产品经理、体验设计、架构师、建筑师、服装设计师等都有对应的设计工具。设计工具,作为软件可以把能力规模化,把经验数字化之后进行传承,帮助我们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元宇宙,全新的世界,设计工具大有用武之地。

style3D,为Metaverse 原住民,提供数字裁缝服务。

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东西人们不敢穿。但数字服装提供了足够的自由,让人们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尝试非常规服装。

欢迎参加我们的主题实验⬇️

shadow


主题:元宇宙-跨学科-实验

发起方:Mixlab无界社区 & TEA新媒体社区

形式:线上语音、播客、线下活动

合作方、策划团队、内容创作者:陆续加入

我们将邀请创业者、程序员、设计师、艺术家、风险投资等行业专业人士,从数字人、未来职业、创业与投资机会、未来城市、非传统建筑设计、结构新“力”学、游戏、开放世界、社交、体验设计、数字艺术创作、5G基础设施、AR/VR、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教育场景设计、硬件全栈开发等,从不同的内容(线下、线上)探索各个创新方向。

扫码加入

# 共创成员:
TEA 新媒体艺术社区,致力于推广国内外数字艺术以及 TouchDesigner & Notch 用户社区。

特有想象力,致力于建设一个面向未来的创意人社区。社区灵感来自特赞创意平台的 4w+ 创意人,以及和我们有联结的“想象力的朋友们”。

Style3D是全球首个时尚产业链3D数字化服务平台,将与我们合作数字服装方向~

# 本周日活动通知:

线上语音交流~

聊数字人的方方面面,

可以上麦招募同伴,

也可以上麦咨询,

还能做啥,无限可能~~~

话题包括但不限:

    1 数字人最短实现路径;

    2 虚拟身份到底要不要写实?

    3 数字人应该如何设计?

    4 数字人应该如何运营?

    5 数字人有哪些比较有趣的应用场景?

    6 有哪些新的职业机会…



opu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