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后,粟裕无缘参与长征,建国后他才得知真相

 海曲上人 2021-10-23

1934年7月的一天,夜已经很深了,粟裕仍然毫无睡意,盯着手里的地图在屋内来回踱步,可是哪怕他翻来覆去甚至绞尽脑汁的思考,他也实在无法理解中央作出的指示。

按照中央的指示,本就兵力有限的红军,还要从主力部队中划出一支部队,以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行军,吸引敌人的注意,以减轻我方根据地的压力。

但在当时的粟裕看来,这个任务是很难完成的,他甚至隐隐预感到了可能会面临的危险。

文章图片1

图|北上抗日先遣队(油画)

但是作为一名红军战士,作为一名党员,他都应无条件服从组织命令。那么,中央为何会下达这么一个连“军事天才”粟裕都想不明白的命令呢?

事情还要从红军遭受的多次“围剿”说起。

临危受命,北上抗日

1934年7月初,为了应对蒋介石集团百万大军的多次围剿,同时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我方苏中根据地越来越小的局面,中央领导决定从主力军中划分出红七军团,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吸引敌军注意力、减轻根据地压力。

文章图片2

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先遣队旗帜

这个先遣队由寻淮洲、乐少华和粟裕共同带领。根据中央的指示,他们需要完成北上抗日、宣传红军的抗日主张并建立新苏区等任务。

虽然根据中央的命令来看,此次任务的意图并没有明确表露在白纸黑字上,但对于这次先遣队的行动,中央还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在先遣队北上前,各部门专门为此做了很多准备,中央还派了曾洪易担任“中央代表”随行。时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李德还专门叮嘱乐少华:“此次的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文章图片3

图|李德(旧照)

由于红七军团是1933年刚成立不久的新团,而且在参加多次战役后,人数只剩不到4000人。于是中央还专门拨了2000人和红七军团一起组成先遣队北上。

虽然如此,但实际有专业军事素质和丰富作战经验的其实还是只有4000人。而且当时我军的军事装备并不先进,远远赶不上蒋介石集团的军事武力装备。

在这样的情况下,先遣队还是出发了。全队6000多人仅有1200多支土制步枪、6门迫击炮和一小部分的轻重机枪。大部分战士只能背着大刀这样的近战武器。

另外,先遣队携带了将近400担宣传资料和大量的后勤物资,总数有5000多担。要知道,一担就是100斤。换句话说,就是先遣队的所有队员都要负担100斤左右的物资。

这样一来,行军的机动性和速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也间接造成了先遣队遭遇危险的客观原因。

文章图片4

图|北上先遣队纪念馆中展出的武器

7月6日晚上,在红九军团的掩护下,先遣队顺利度过了闽江,并在同月下旬成功攻下了大田县城,进入了闽中地区。

由于当时蒋介石集团正在第五次围剿红军,已经把大部分正规军调到了福建和江西的边境,只剩下一些当地的驻守军。

所以在红九军团的协作下,先遣队迅速攻下了闽江下游的樟湖坂,并立即占领了古田县黄田。打完这一仗后,红九军团也按照中央的指令立即撤回了苏中根据地。

军令如山,绝对服从

而此时,本应该继续北上去浙江西部和安徽南部的先遣队却接到中央的命令:从古田县谷口东部进入,攻下水口,突击并拿下闽侯县。

面对中央的这一命令,先遣队的战士们都有些疑惑,因为按照他们的既定任务来讲,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如果按照命令行动的话,很容易被敌军发现,从而陷入被动的局面。

文章图片5

图|北上抗日先遣队里的红军战士(旧照)

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所以,先遣队还是按照中央的命令行动了。

在8月1日的凌晨,先遣队成功地拿下了水口镇,在镇上召开了“建军节纪念大会”,宣传北上行动和抗日主张,还对攻打福州进行了动员。

虽然这次的活动确实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但也导致了先遣队形迹的暴露,让敌军很快发现了他们的位置。

与此同时,蒋介石集团不仅派东路军总司令蒋鼎立即前往福州,还让在福建东部驻守的第87师的主力军全部集中到福州和闽江上游准备对先遣队进行围剿。

由于军事装备相对简陋,作战人数也没有敌军的人数多,而且刚成立不久,所以整个队伍并没有完全磨合好。

面对人数众多且武器装备优良的敌军,先遣队这次的作战感觉到明显的力不从心,攻城的难度更是与之剧增,成为了完全不可能的任务。

文章图片6

图|国军士兵(旧照)

粟裕认为,我军应该立即调整计划,保存实力,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况且,一直以来都没有休整过的部队,在这样强大的敌军面前,想要攻城,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但中央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作战方针调整作战计划,而是让先遣队按照原计划执行。

于是,先遣队也只好听从安排,按照中央的命令行事。但由于先遣队实在是寡不敌众,很快便败下阵来,攻城的计划也随之落空。

在不久后的桃源战斗中,先遣队又在敌军猛烈的进攻下栽了跟头,部队被敌军分成两截,处境非常艰难。而且在两次战斗中,先后加起来的伤员高达700多人。

因为当时正值夏天,气温炎热,先遣队医药储备又很匮乏,所以,700多名伤员中很多人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而牺牲。

文章图片7

图|抗战时期广西战士救治伤员(旧照)

为了部队的物资补给,先遣队决定兵分两路,主动出击,便派兵在凤坂村、百丈村待命。

8月13日晚上,在闽东党组织和游击队的协助下,先遣队顺利攻下了罗源县城,大败了守军1300多人,并收缴了很多军用物资,其中枪支就有230多支。

这次战斗的胜利不仅给部队带来了很多补给还大大鼓舞了整个部队的士气。

同年9月5日,先遣队顺利抵达了闽北苏区的游击区,蒲城县古楼地区,并决定在此地略作休整。

文章图片8

图|抗战时期写在墙上的抗日宣传标语

一路上,先遣队一直都没有好好休息,一边作战一边宣传,扩大红军抗日的影响力,带动人民的情绪,催发人民思想的觉醒。

宣传抗日,奋勇拼搏

在此时,军团长寻淮洲建议:首先,一路经历了这么多次战斗,大家都已经很疲惫了。我们就在此地进行一个短时间的休整,并作一个这段时间战斗的总结,顺便看看,能不能补充一些战士。

其次,我们要凭借这个闽北苏区的游击区打一两个胜仗,也以此来激发人民群众的激情,发展游击战,把浙南条件不错的庆元县连接起来,跃进式向江西东北、浙江西部和安徽南部发展。

粟裕和刘英也非常赞同寻淮洲的意见。但乐少华因为答应了李德要坚决完成任务,怕此次休整会延迟任务的完成时间,便坚决不同意,坚持要即刻北上。

于是,寻淮洲和乐少华便各自向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送了电报,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结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支持了乐少华的主张,并对寻淮洲进行了批评教育。

文章图片9

图|纪念寻淮洲铜像

就这样,先遣队并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整,只是简单休息了几天后便按照中央的命令继续北上。

同年9月11日,李德、博古再次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向先遣队发布了两项任务。而且还规定这两项任务在9月份之内必须完成:

任务一,继续对进攻我赣东北红十军及闽北苏区的敌人后方进行彻底的破坏;

任务二,在闽浙赣边境广泛开展游击战,破坏敌人的后方交通,创建新苏区。

面对这样的命令,战士们都面面相觑,表现出自己的迟疑。

文章图片10

图|北上先遣队经过路线要图(一)

粟裕也直言:“这两个任务根本就是不正确的,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对于目前我军的处境来说,这样的任务明显就是一个重大失误。”

但是命令是不能违抗的,于是,先遣队还是按照中央的指示,继续北上。好在他们一路顺利攻占了浙江江山县清湖镇,成功进到江常公路的大陈地区。

与此同时,蒋介石集团也感受到了先遣队带来的压迫感,于是他们认为不能再放任这支队伍不管了,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歼灭先遣队。

面对敌军有备而来、火力迅猛的攻势,先遣队只能一路躲避撤退,在抵达婺源县北之段莘地区时,原本出发时6000人的部队就已经还剩不到4000人了。

整编军团,霸气出击

对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也在10月15日和21日两次发电报让先遣队到闽浙赣苏区德兴重溪于红十军汇合整编部队。

文章图片11

图|北上先遣队战士与敌军交战(油画)

在同年11月初,先遣队与方志敏带领的红十军在江西重溪会师,并于11月4日组成了红十军团。

没过多久,红军主力军也开始战略转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长征。而苏中根据地则只是留了项英和陈毅一起掩护主力军的转移任务。

同月18日,中央任命方志敏担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粟裕担任红十军团参谋长,刘英担任军团政治部主任。

同时,寻淮洲作为师长便带领红十军团的第十九师向浙皖赣边境进攻。面对第十九师的突然袭击,蒋介石集团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节节后退。而第十九师便于同月29日顺利达到安徽歙县境内。

文章图片12

图|北上先遣队宣传抗日主张(油画)

同年12月6日,蒋介石集团统治的旌德县城也被寻淮洲带领的第十九师成功拿下了。不仅如此,寻淮洲还带领第十九师继续从安徽宣城和泾县之间北上,以斗志昂扬的士气震慑芜湖,甚至威慑南京。

执行新令,损失惨重

而就在此时,中央却命令红十军团第十九师迅速返回黄山,与第二十师和二十一师汇合,建立新苏区。于是,寻淮州只好听从命令,带领第十九师立即返回。

同时,红十军团也为此放弃了原本的根据地,全部去到线外与敌军进行战斗。但闽浙赣苏区的反围剿也因为此次命令而全部失败。

但刘畴西和方志敏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选择执行任务,结果在12月10日,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一师在汤口地区被敌军拦截包围。由于蒋介石集团援兵相继赶到,导致红十军团的处境十分不利,情况危急。

文章图片13

图|蒋介石视察国军部队(旧照)

于是,寻淮洲带领的第十九师便火速向敌军发起猛攻,并迅速抢回了乌泥关制高点。但不幸的是,在此次作战过程中,寻淮洲由于躲闪不及,腹部中弹,血流不止。

方志敏见状非常担心,便立即命担架队将寻淮洲抬往茂林医院进行救治。但最终由于失血过多,在同月16日,年仅22岁的寻淮洲壮烈牺牲。

这场谭家桥战斗,由于刘畴西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敌人,进行了错误的指挥,完全打成了遭遇战。

大大小小的战斗打了10多次,红十军团死伤也超过了300人,不仅损失惨重,更是让全军陷入了更加举步维艰的境地。而曾洪易也因为对革命失去信心,在同年年底于南京叛变投敌。

文章图片14

图|谭家桥战斗态势图

茶山会议,突围怀玉山

1935年1月9日,红十军团在遂安县茶山村召开了一次领导层面的重要会议,讨论接下来部队的作战安排和战略部署。

在会议中,粟裕主张直接分兵前往不同的地区作战,但并没有被采纳。会议的最后,还是决定先全军一起南下返回赣东北苏区的根据地,然后再做其他的打算。

为了摆脱敌军的追击,全军顺利南下,抵达赣东北苏区的根据地,便决定由粟裕负责军事指挥。他把全军编成3个连队,协调作战。

让部队向宣城和广德出发,并带领800人在最前面开路,方志敏和在战斗中负伤的乐少华、刘英一同行动,而刘畴西则带领2000人从另一条路出发。

文章图片15

图|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

同月10日,红十军团顺利抵达了靠近目的地的港口,本想要原地休息一下,但方志敏和粟裕都认为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候,不能放松警惕,应该尽快达到目的地避免生出变数。

于是两人商量决定,由粟裕带队先走,方志敏则和刘畴西带领的主力部队汇合后一起行动。方志敏带着警卫班马不停蹄地连夜赶路才找到了刘畴西,却发现他竟然在原地休息睡觉。

看到这幅场景,方志敏气得火冒三丈,指着刘畴西的鼻子大骂:“也不看看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能有闲心睡得着!你不要命了?还不赶紧起来!”刘畴西听后也深觉惭愧,但还是解释道:“我主要是看大家都累了,而且都到这了,也不差个一时半会儿的吧。”

看方志敏不说话,只睁着眼睛瞪着他,便也不再说了,立即和方志敏一起带领部队在当夜就进入了怀玉山。

文章图片16

图|地势复杂的怀玉山

但由于刘畴西原地休息耽误了最佳时机,敌军已经派兵封锁了怀玉山,他们的处境也变得十分艰难。结果导致他和方志敏两人在山上被搜山的敌军俘虏了。

同年3月底,中共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和王稼祥同志组成三人军事小组,负责指挥中央红军。

刘畴西在狱中因为不愿屈服于敌军淫威之下的顽强意志,在和敌军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忍受了长时间的残酷刑罚后,依然不愿说出任何情报线索,最后被敌军残忍杀害。

文章图片17

图|方志敏不幸被捕(旧照)

方志敏在狱中经历了非人的折磨后,还靠着坚强的意志写下了20万字的《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两本书的手稿和关于第十军团败北的工作报告来表明自己的心志。

同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

任务失败,悲剧收场

而这边,粟裕和乐少华、刘英则带着军队剩下的800多名战士从怀玉山突围,直接闯入浙江境内,成立了红军挺进师,建立了新的根据地。

后来乐少华因战斗负伤被秘密送回家乡休养,于1936年后才几经辗转抵达长安。直到1938年3月18日,粟裕才又带领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从平阳县山门街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的战斗行列。

1942年2月,刘英因为叛徒告密,在温州被敌军抓捕,于同年5月18日在永康方岩壮烈牺牲。而先遣队北上的目标任务也就此失败。

文章图片18

图|刘英旧照

粟裕对于任务的失败和战友的牺牲心里十分难受,而后,他还就此次先遣队任务失败做了相关总结:

首先,先遣队的战略意图从客观上来讲就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要求对于当时的先遣队来说实在是太高了。

其次,面对敌军,先遣队不管是从人数还是军事装备上来说,并不是势均力敌的,甚至可以说是寡不敌众。

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我们不做战略调整,而是一味地以完成既定目标来行动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行动中重大的失误。

然后,在作战的指挥上,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使得我军总是被动挨打。

最后,左倾干部的指挥政策,严重损害了领导核心的力量,给全军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文章图片19

图|1955年授衔仪式上,毛主席向朱德授元帅军衔(旧照)

后来也因为对先遣队这一任务的执行,粟裕成为了1955年授衔典礼上10位大将中唯一一位没有参加过长征的大将。

全国解放,真相大白

但粟裕没有想到,其实先遣队当时的目标任务并不是北上抗日。

毕竟一共两万人都不到的军队,怎么可能真的挑起北上抗日的重任,还要在敌军的后方建立新区,恐怕能不能到达指定地区都尚未可知。

甚至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粟裕都不知道北上的真正任务是什么。由于粟裕心里对于北上的任务还一直有着疑问,便忍不住两次向朱德元帅询问那次任务的决策过程。

文章图片20

图|身着大将军服的粟裕(左一)

后来,粟裕在一次偶然中,才从当时中央苏区下发的作战任务训令和政治训令中得知,先遣队北上的真实目的:

是出击敌人后方的“薄弱”地区,把敌人从苏中根据地引开,以掩护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也就是说,先遣队的真实任务并不是北上抗日,而是打着“北上抗日”的响亮旗号出击外线,到敌军后方进行游击活动牵制敌人,掩护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但这一任务,在当时的情况下其实也是很难实现的,用粟裕的话说,如果早一些时候下达命令或许还有可能成功,但在当时的那种背景下,这是绝对没有办法完成的任务。

文章图片21

图|粟裕(老年旧照)

由此看来,从北上先遣队的命运上来说,确实如很多人所想,这是早就注定好的悲惨结局。而导致这个结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时机问题。在当时的环境下,从主力军中划分出这支队伍出击外线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当初毛主席提出派兵出线作战的时候。

但是,“左倾”的李德、博古等人并没有及时采纳毛主席的意见,这就导致这一策略失去了最佳时机。

文章图片22

图|北上抗日先遣队行军路上(旧照)

第二,军队的派遣和军事装备问题。之后所派出的队伍因为之前的多次战斗,已经有了很大的损耗,而且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整,人员的补充也太过临时,根本没有时间磨合队伍。

并且先遣队的军事武器装备相对蒋介石集团来说,也过于落后。再加上还有那么多的宣传资料,负担实在太重。

第三,作战指挥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还有左倾思想严重的中央领导自以为是的指挥,完全不顾及客观条件和当时先遣队的处境,盲目自信。

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最后北上先遣队任务失败、损失惨重的结局。

文章图片23

图|影视作品中的红军战士形象

从这些因素来看,北上先遣队的命运确实是悲惨的,如果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到先遣队的自身处境和敌军的客观因素的话,或许也不会这样悲壮。

但北上先遣队让我们看到了拥有强硬军事素质的战士,看到了勇敢不怕牺牲的勇士,也让我们明白了遇到问题不能光凭想象,要从实际出发,从客观角度来看待问题,不能盲目自信,要从实际考虑来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文章图片24

图|北上抗日先遣队行动路线图

但好在通过当时革命先驱者们的共同努力,中国共产党还是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也才会有我们现在安稳和谐的生活。

这些历史的记忆是苦涩的,但如今我们的生活是安稳和谐的,在中华民族已经不断强大起来的今天,我们更要铭记历史,时刻不忘自己肩上的时代使命,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