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后都三高了?我还能抢救一下

 大健康之友 2021-10-23

  

 

现在很多90后,早餐炒粉+油条,中午来份外卖辣椒炒肉,下班同事聚会吃重庆火锅,每天坐着不运动,晚上熬夜刷手机,小肚子没3个月就多一圈肉肉。
 
平时不体检就感觉啥事没有,全身检查之后就发现,20多岁的身体就血脂超标,患了“老年病”。


 看看你的小肚子,猜猜自己有没血脂超标呢?

 
然而让你没想到的是,2021年,一项在全国16434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中进行的研究发现,中国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总检出率
高达28.5%
 

 

 

1、引起中心性肥胖,也就是内脏堆积过多脂肪,影响内脏功能;

2、形成血管粥样斑块,使血管变窄,可能会导致头晕、头痛、胸闷、胸痛等症状;

3、如长期保持高血脂,可能会引发血管壁硬化,逐渐演化成高血压;

4、有概率引起胰岛素抵抗,引发高血糖,最终导致
糖尿病;

5、血管的粥样斑块堆积,还有可能会堵塞血管或破裂,直接导致心梗、中风甚至猝死。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一般说来,血脂主要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我们了解这两项就足以应对高血脂。
 
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是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它又可以分为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

甘油三酯是人体含量最多的脂类,主要功能是供给与储存能源,还可固定和保护内脏。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的胆固醇,它的作用是收集多余的“废料”,让“废料”能够排除体外,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的胆固醇,它是搞“运输”的,如果运输队过多,会导致血管堵塞,对血管造成损害。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
中其中一个指标或多个指标的数据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指标的数据降低,就可以判断为高脂血症
 
想检测的同学可以早晨空腹挂号心血管科、血液科、内分泌科、内科或中医科,跟医生说检测血脂即可。血脂四项如下图所示,血脂六项还包括“载脂蛋白”等多项指标。

 不同的测试方式,参考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检测出血脂异常也请不要担心,及时去医院找医生复诊即可,如工作较忙也可以选择互联网医院咨询。血脂异常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可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生活方式或吃药缓解。
 
如果指标几乎超出参考范围也请调整生活方式,亮亮有以下几个建议。

1、减少脂类摄入,少吃油腻的食品。如湖南菜、川菜、红油火锅、油炸食品、烧烤、动物内脏、肥肉等食品。

2、清淡饮食,少盐少糖多吃含膳食纤维食品盐和糖也是形成高血脂的成因之一,大部分蔬菜水果都含膳食纤维,蔬菜如芹菜、番茄、黄瓜,水果如雪梨、苹果、火龙果。膳食纤维可加快新陈代谢。(PS:有些水果脂肪含量太高不能吃)


3、适当锻炼。专家建议每天运动半小时,有助于将体内多余脂类代谢出体外。如跑步、跳绳等。不损伤膝关节的运动,可选择游泳、椭圆机锻炼。

4、戒烟戒酒。因为烟酒与高血脂的形成有强相关性。

5、定期体检。了解最近的身体状况,如所有指标正常,建议一年体检一次。如出现高血脂,建议3-6个月体检一次,检测自己的减脂成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