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李平教授治疗脑病并发肺部感染学术经验及临床研究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10-23

目的:综述中医学对脑病和肺部感染的认识、肺部感染的中医药诊治研究进展,系统总结黄李平教授诊治脑病的学术思想和治疗脑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经验。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清热化痰通腑方直肠滴注治疗脑病并发肺部感染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为进一步探讨清热化痰通腑方治疗脑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机制及推广应用提供证据,丰富脑病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手段。方法:1、通过查阅文献、经典学习、跟师临床实践的方式,综述中医学对脑病和肺部感染的认识、以及肺部感染的中医药诊治研究进展,系统总结黄李平教授诊治脑病的学术思想和治疗脑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经验。2、选择8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脑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化痰通腑方直肠滴注治疗,每日1次,疗程14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温(T)、退热时间、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值(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痰病原菌培养、胸部CT、肺炎严重指数(PSI)、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病情转重情况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运用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黄李平教授诊治脑病的学术思想有:①辨病与辨证结合,突出中医特色:认为西医辨病,中医辨证,辨病是前提;主张病证结合,突出中医特色的总体辨治思路。②脑病与脏腑相关的发病特点。③"脑心同病"--活血化瘀法,脑心同治。④"脑肺同病""脑肠同病"--通腑治肺(大肠),通腑保脑。2、黄李平教授治疗脑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重视脑与脏腑关系,根据其"脑心同病" "脑肺同病"的发病观,病因主要是元神之府(脑)损伤,痰、瘀等病理产物形成,病机为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损伤元神之府(脑),痰浊、瘀血阻碍气机,致肺、脾功能失调。②按脑病的分期不同,围绕主症,分型论治。③处方用药效仿经方,给药手段多样,体现了黄教授"脑肺同治""脑肠同治"的治疗用药特点。④倡导中医药的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强调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3、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①两组体温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体温下降、退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在有无使用退热药,以及使用退热药的次数方面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患者需使用西医通便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③两组中医常见症候评分、证候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痰黄、便秘、尿黄等症候评分下降,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5%(P<0.01)。④两组PSI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显著(P<0.01);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组肺部炎症灶吸收好转27例,无变化10例,进展3例;对照组好转24例,无变化12例,进展4例。治疗前痰培养阳性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治疗后治疗组20例,对照组21例。两组CT结果和痰培养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⑥两组WBC、N、CRP、PCT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WBC、N、CRP、PCT下降幅度治疗组较对照组大,PCT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⑦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患者因病情转重而需转他科或ICU治疗,亦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检查指标均未见异常损害,安全性评价均为A级。结论:清热化痰通腑方直肠滴注可以更好地改善脑病并发肺部感染痰热壅肺证患者咳痰黄稠、大便秘结、尿黄等症候,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抗菌效应,提高临床疗效,在退热、通便方面作用尤为显著。

清热化痰通腑方直肠滴注治疗脑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使用安全,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