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51个异体字和6个繁体字

 我的图书馆1m7r 2021-10-23

语言与文字


解读51个异体字和6个繁体字

文/墨吟


2013年6月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公布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要求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

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有两项内容引人注目:一是恢复了51个异体字,二是恢复了6个繁体字。这些字被打入冷宫已达半个多世纪,何以现在要加以恢复呢?让我们按照字表排列的顺序,逐一来解读一下吧。

一、51个异体字

1、袷:袷是多音字:【1】读jiá  时,它是“夹”的异体字。【2】读jié 时则不是异体字,意为交叠于胸前的衣领,《礼记·深衣》:“曲袷如矩以应方。”【3】读qiā时, 组词“袷袢”,指无领大衣。恢复后,不替代“夹”,用于第二义和第三义。

2、皙:读xī,意为皮肤白,《陌上桑》:“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这个字原为“晰”的异体字,因含义不尽相同,《辞海》早已将它分离出来,作为正字收入,故理应恢复。

3、慄:读 lì ,“栗”的异体字,意为寒冷,恐惧,颤抖。“栗”是多义字:【1】栗属树种的总称;【2】坚硬;【3】肥满;【4】通“历”;【5】姓氏;【6】寒冷,恐惧,颤抖。只有解释为第六义时,“慄”才是“栗”的异体字,实际上仅充当了“栗”的六分之一替身。恢复后,“慄”转正为正字,如“不寒而栗”,今后应写作“不寒而慄”。

4、瞋:读 chēn,“嗔”的异体字,意为睁大眼睛观察,惊诧,愤怒。“嗔”是多音字:【1】读tián,同“阗”。【2】读chēn,表示恼怒、责怪。“瞋”作为“嗔”第二读音的异体字,其含义与“嗔”还是有区别的,“瞋”没有责怪的意思,“嗔”没有睁大眼睛的意思。恢复后,“瞋”转正为正字,如“瞋目”不再写作“嗔目”。

5、噘:读juē,“撅”的异体字,意为翘起。“撅”是多音多义字:【1】读juē,翘起;【2】读jué,通“掘”;【3】读guì,揭开衣服。“噘”是“撅”第一义的异体字,虽含义相同,但在用法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如翘尾巴,可以说“撅着尾巴”,用“噘”就不妥;又如翘嘴巴,用“噘嘴”比“撅嘴”更妥。恢复后,“噘”晋升为正字,“噘嘴”不能再写作“撅嘴”。

6、蹚:读 tāng,“趟”的异体字,意为涉水,翻土除草。“趟”是多义字:【1】腾跃;【2】涉水,翻土除草;【3】作量词次、回用,如“去一趟、去一回”。“蹚”是“趟”第二义的异体字,虽含义相同,但“蹚水(涉水)”、“蹚地(翻土除草)”显然比“趟水”、“趟地”更为确切。恢复后,“蹚”转正为正字,“趟”的第二义退休养老了。

7、仝:读tóng,“同”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如《水浒》中美髯公朱仝)。据统计,全国姓仝的人有两万多,均系金朝完颜阿骨打的后裔。“仝”和“同”是不同的姓氏,不能混为一谈。

8、氾:读fàn,“泛”的异体字。恢复后应读fán,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如氾水)、书名(如《氾胜之书》)。

9、邨:读cūn,“村”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10、吒:读zhà,“咤”的异体字。恢复后应读zhā,仅用作姓氏、人名(如《封神演义》中哪吒)、地名。

11、飏:读 yáng,“扬”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

12、昇:读shēng,“升”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13、並:读bìng, “并”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中国古代音韵学名词“帮滂並明”。古人将唇音分为重昏“帮滂並明”和轻唇“非敷奉微”。

14、迳:读jìng ,“径”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15、迺:读nǎi,“乃”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16、钜:读jù,“巨”的异体字。恢复后除了用作姓氏、人名、地名外,还可独立使用。据《辞海》解释,“钜”尚有多义:【1】指坚硬的铁,《史记·礼书》:“宛之钜铁。”【2】钩子,潘岳《西征赋》:“于是弛青鲲于网钜。”

17、祕:读mì ,又读bì,“秘”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18、叚:读jia,“假”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19、陞:读shēng,“升”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20、勣:读 jì ,“绩”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21、桠:读 yā,“丫”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以及植物学术语“五桠果科”等。“五桠果科”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五桠果目的一科。

22、赀:读zī, “资”的异体字,意为财物,费用。除此之外,“赀”尚有多义:【1】指秦代罚缴财物或罚服徭役的一种刑罚;【2】指汉代对不服徭役的未成年人所征的赋税;【3】计量,《后汉书·陈蕃传》:“不可赀计。”【4】匈奴语,指奴婢。恢复后,不替代“资”,可用于上述四义。

23、鑪(“金”字旁可简化为“钅”,“盧”可简化为“卢”:读lú,《辞海》只说“鑪”是化学元素,符号Rf,原子序数104,系第一个被发现的超锕系元素,具强放射性,化学性质近似铪,由重离子轰击法人工合成而得。《辞海》没有说它是哪个字的异体字,有人把这个字写成“鈩”,并说是“炉”的异体字,显然是不对的。可能“鑪”作为异体字已经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现在将其命名为104化学元素,可谓重新焕发青春。

24、脩:读xiū,“修”的异体字,意为修理,修饰,兴建,编纂,研习,修长等。除此之外,“脩”尚有多义:【1】干肉,如“脩脯”;【2】旧时教学的酬金,如“束脩”;【3】干枯,《诗·王风》:“中谷有蓷,叹其脩矣。”恢复后,不替代“修”,可用于上述三义。

25、砦:读zhài , “寨”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26、堃:读kūn,“坤”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27、喆:读zhé,“哲”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28、椀:读wǎn,“碗”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科学术语“橡椀”。橡树的壳斗叫做橡椀,橡椀栲胶用于鞣革,被称为优良鞣质。

29、甦:读sū,“苏”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30、淼:读miǎo,“渺”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31、犇:读bēn,“奔”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32、殽:读xiáo,“淆”的异体字,意为搅扰,混杂。除此之外,“殽”尚有多音多义:【1】读xiào,通“效”,效法,《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2】读yáo,同“肴”,菜肴,《诗·大雅》:“其殽维何?炰鼈鲜鱼。”【3】读yáo,山名,如“殽山”、“殽函(殽山与函谷关合称)”。恢复后,不替代“淆”,可用于上述三义。

33、頫:读fǔ,“俯”的异体字,意为低头,向下。除此之外,“頫”又读tiào,同“眺”、“覜”,《尔雅·释话》:“頫,视也。”恢复后,不替代“俯”,可按tiào的读音使用。

34、凓:读 lì,“栗”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35、缐:读xiàn,“线”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36、勠:读lù,“戮”的异体字,意为尽力,协力。“戮”另有杀戮,陈尸示众,羞辱等义,“勠”不作此解,故只是“戮”的半个异体字。恢复后,转正为正字,表示齐心协力应写作“勠力”,不再写作“戮力”。

37、劄:读zhá,“札”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中医病名“目剳”。“目剳”首见于《审视瑶函》,因风邪侵目、精血不足、目失濡养所致,患者多为小儿。

38、賸:读shèng,“剩”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39、麴:读qū,“曲”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40、曏:读xiàng,“向”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41、谿:读xī,“溪”的异体字,意为山间的流水。除此之外,“谿”尚有二义:【1】空虚,《吕氏春秋·适音》:“以危听清,则耳谿极。”【2】谿卡,为原西藏地方政府所设农村基层行政组织名。恢复后,不替代“溪”,可用于上述二义。

42、釐:读lí ,“厘”的异体字,意为治理,计量单位等。除此之外,“釐”又读xǐ,通“禧”,表示有福,或指祭神后的福食;通“僖”,如周釐王亦作周僖王。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43、瓌:读 guī,“瑰”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44、驩:读huān,“欢”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马名和地名。如驩州,为隋唐时州名,今为越南荣州。

45、龢:读hé,“和”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46、甯:读níng,“宁”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47、扞:读 hàn,“捍”的异体字,意为保卫,坚实,拉开等。除此之外,“扞”尚有二义:【1】扞格,互相抵触,格格不入,《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2】扞关,古关名,一指挺关,战国赵地,在今陕西榆林;一指江关,春秋时楚国所筑,后世亦称楚关,在今重庆奉节。恢复后,不替代“捍”,可用于上述二义。

48、勑:读chì,“敕”的异体字。恢复后,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

49、菉:读lù,“绿”的异体字。注意:不是“绿lǜ(绿色)”的异体字,而是“绿lù(草名,即荩草)”的异体字。恢复后,转正为正字,专指荩草,不再用绿lù。

50、絜:读jié,“洁”的异体字,意为干净。除此之外,“絜”又读xié,意为度量,比较,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恢复后,不替代“洁”,可用于后者。

51、蒐:读sōu,“搜”的异体字,意为寻求,搜查。除此之外,“蒐”尚有多义:【1】打猎,《周礼·夏官》:“遂以蒐田。”【2】聚集,《尔雅·释诂》:“蒐,聚也。”【3】检阅,《左传·文公十八年》:“蒐乘补卒,秣马厉兵。”【4】茜草,《山海经·中山经》:“(釐山)其阴多蒐。”恢复后,不替代“搜”,可用于上述四义。

二、6个繁体字

1、剋:读ke,“克”的繁体字。但“剋”另读kēi,意为训斥,打人,这一读音及含义是“克”所不具备的,故予以恢复。

2、鍾:读zhōng,“钟”的繁体字。汉字简化方案将“鍾、鐘”同音归并,简化为“钟”,但“鍾、鐘”是两个不同的姓氏,故将“鍾”恢复,仅将“鐘”简化为“钟”,这样“鍾、钟”两个家族就不会混淆了。

3、蘋:读píng,“苹”的繁体字。汉字简化方案将“蘋”同音归入“苹”是考虑欠周的,因为“蘋”是植物名,亦称“四叶菜”、“田字草”,蕨类植物,蘋科,多年生浅水草本,全草均可入药。而“苹”除了指“苹果”之外,它又是另一种植物名,初生即可食,《诗·鹿鸣》:“食野之苹”。现将“蘋”恢复,合情合理。

4、噁:读ě,“恶”的繁体字。注意:只有“恶心”的“恶”才是“噁”的简体字。恢复“噁”,主要是为了正确表述化学物质“二噁英”。“二噁英”(TCDD)是由200多种异构物、同系物组成的混合体,其毒性超过氰化钾100倍,为一级致癌物质。世界上已多次发生二噁英污染事故,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环境热点之一。另外,“噁”又读wù,成语“喑噁叱咤”(厉声怒喝)中的“噁”也是不能简化的。

5、濛:读méng,“蒙”的繁体字。注意:只有“细雨蒙蒙”的“蒙”才是“濛”的简体字。恢复“濛”,仅用作姓氏、人名、地名。如“濛江”,旧县名,在吉林省东南部,1946年改名靖宇县。又如“濛池都护府”,唐代羁縻都护府名,在今中亚西亚楚河以西一带。

6、硃:读zhū,“朱”的繁体字。注意:只有“朱红”的“朱”才是“硃”的简体字。恢复“硃”,主要是为了正确表述专用名词“硃砂”。

(本文所作解读十分粗略,遗漏及错误在所难免,望有识之士不吝赐教,以便及时补充修改。——墨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