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干货大合集(建议收藏)

 冰山1966 2021-10-23

《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公布后,自然资源部陆续发了一系列解读文章。今天帮大家梳理一下,《土地管理法》和修订后《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全文内容及权威解读。

先收藏,再看哦!

图片

2019年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全文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权威解读

👈权威解读!新《土地管理法》的七大突破(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经2021年4月21日国务院第132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全文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权威解读

司法部、自然资源部负责人就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自然资源部法规司负责人撰写权威解读,深入剖析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2大亮点。

👈司法部 自然资源部负责人就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系列解读

自然资源部法规司组织有关专家围绕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撰写系列解读,共10篇。

解读①: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制度,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进一步明确土地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应当坚持规划先行,强化空间规划意识

进一步明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三条控制线”的要求,构建空间管控边界

进一步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中关于土地管理方面的内容,细化空间约束指标

解读②:坚持节约集约理念 优化土地管理制度(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原则

节约集约用地成为耕地保护的有力手段

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建设用地管理的基本要求

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土地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

解读③:完善土地征收制度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进一步细化土地征收程序

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征地事权

解读④: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 保障农民合理用地需求(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突出规划引领,保障农村宅基地合理用地

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明确农村宅基地审批程序

坚持疏堵结合,明确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

尊重农民意愿,明令农村宅基地“四个禁止”

解读⑤: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法律制度(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明确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适用的总体要求

明确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程序

明确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案和合同内容

明确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相关权利义务

解读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征地审批事权,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决定权交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简化建设用地报批材料,减少农用地转用审批层级

推进“多审合一”,合并预审和选址意见书

强化政府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面的服务职能

解读⑦:土地督察制度全面步入法治轨道(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条例》明确了土地督察的主体

《条例》明晰了土地督察的范围

《条例》确定了督察权的行使方式

解读⑧:以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筑牢粮食安全防线(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筑牢粮食产量安全防线

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筑牢耕地数量安全防线

细化耕地质量提升和保护制度,筑牢耕地质量安全防线

 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构建耕地保护激励机制

 明确耕地保护责任主体,强化耕地保护法律责任

解读⑨:采取“长牙齿”的措施强化违法用地法律责任(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增加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的法律责任

大幅提高违法用地罚款的处罚额度

增加了违法建筑没收的相关规定

解读⑩:在深化改革中推动良法善治(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夯实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成果

完善土地督察制度的法治保障

将成熟的实践成果上升为法规制度

聚焦改革实践中的新矛盾新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