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以带孩子在家玩的科学小游戏(5):气球火箭

 琦爸学习圈 2021-10-24

幼儿科学小实验▲ 人工智能学习

我们一起带娃“玩”,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这两天,手机上被空间站的相关信息集体刷屏我们国家的宇宙空间站刚好经过中国国土,不得不感叹,中国真的崛起了,科技发展的真快!

那么针对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激发孩子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我们能做那些事情呢?

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神州飞船发射视频,我们可以跟孩子去讲中国航天发展历程,可以跟孩子讲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伟大故事,这几天我自己也把《钱学森传》找来了看看,了解更多关于钱学森的成长经历故事,也希望对自己教育孩子有些启发和灵感。

其中印象比较深刻一点是传记里面有提到关于钱学森小时候接受的家庭教育写到,钱父(钱家治)从来不硬性向儿子头脑中灌输常识,与之相反,他喜欢激发儿子的好奇心,鼓励钱学森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一点就非常值得我们每位父母学习,我们既想要把孩子培养出来,我们可以多去向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成长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学习,践行。

不说一定也能把自家娃培养成科学家,因为这个毕竟还有基因的影响,但是我们多去求索一些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增加孩子成才的概率。

所以,我也立个小小的flag,认认真真的去践行,把带娃玩转人工智能这个公众号做好,希望能够通过带娃“玩”,陪娃一起玩科学小实验,玩人工智能,给小孩创造机会,让他们可以玩得开心,帮助孩子在玩中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

向钱父学习,不硬性向娃灌输知识,通过陪孩子玩,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把孩子的的个性和创新力玩出来。

如果你也是一个宝爸爸妈,也对这个感兴趣,欢迎我们一起学习交流,一起践行。

这又扯远了,回到正题,最近的神州十三号飞船发射,我们的空间站过境,航天科技取得进步,如何跟娃做航天科技启蒙,玩玩有关“航天”的科学小游戏和实验呢?

有的,我想到的就是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气球火箭”!

游戏准备:

1、网上购买长条形的气球若干,附带会有打球筒。

游戏玩法:

用打气筒给长条形气球打气,一直打满,但不要打爆哦,我在陪娃打气秋的过程中打爆了好几个,都是想着能多打,打长一点,一不小心没刹住车就把气球打爆了。

△ 气球火箭

气球打好了以后,我们用手捏住气球的尾巴,把气球竖直放置,等到地球竖直稳定后,让孩子学着倒数火箭发射。火箭发射,倒计时,5,4,3,2,1,发射!

这个娃满满的参与感,玩的可开心了!自己也要来试试打气和发射。

而且这种气球火箭发射以后,网上飞的过程还伴随着尖叫的声音,在室内撞到天花板还会转圈圈,十足的吸引了小朋友,玩的很欢乐。

娃玩的欢乐,我就问娃,你知道为啥这个气球火箭会自己飞吗?

娃说,不知道。

这个时候就是老父亲做科学启蒙解说的时候了,我就问娃,气球原来是扁扁的,是飞不起来的吧,我们做了什么以后气球可以飞起来?

娃说,打气。

对,气球飞起来是因为里面有了啥?

空气。

真棒!你答对了!

那为什么空气能让气球飞起来呢?

那是因为我们放手的时候,我们打进去气球里面的空气会向下冲出来,气球会受到一个反冲力而上升,所以会往上冲,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气球飞起来了。

娃,若有所思的,哦哦哦,原来是这样。

也不知道娃是否能够理解,但是我觉得现在阶段不理解也很正常。

只要能陪娃玩,让娃先观察到现象,自己实际操作玩下,总会有些印象,会有些思考。

未来上学以后再学到这些抽象的理论,能回想起老父亲带她玩的气球火箭游戏的现象,从而更好的理解了那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学习的更容易些,就足够了。

如果你也是一个孩子的爸爸,妈妈,希望你也能多去读一读科学家的一些传记,寻找科学家家庭成长的蛛丝马迹,带着孩子一起玩,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多想些办法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争取通过我们的践行,我们都能变“要孩子学”为“孩子自己我要学”。

本文原创首发(转载注明出处)

公众号:带娃玩转人工智能

个人微信:qiqiba17

—End—

我们一起带娃“玩”,帮助娃在玩中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

茫茫人海中相遇,都是一种缘分,我是琦爸,希望用科学游戏、人工智能学习和亲子阅读来陪伴孩子成长,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思维方式。

育儿先育己,做父母的路上,我们一起身体力行,共同成长。

如果您也是一位孩子宝爸宝妈,也想带孩子玩出新花样,请加入琦爸组建的“父母研习社”,我们一起践行带娃“玩”,带娃玩出兴趣和热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