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考】今天,我们怎样做语文老师?

 新用户9793ddzn 2021-10-24

温馨提示:本文约200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首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上,史绍典先生发言:“刘国正先生曾说,语文老师应如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所言,'纵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

(史绍典先生发言) 

听闻此语,深以为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然而,又生发许多疑问,语文老师该怎样才能做到“纵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要知道,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语文的小船说翻就翻”,一苇稍纵,便不知所如。语文老师,终归是难见驰骋之纵情,惟余茫然之万顷了!

我想,语文老师们大抵都有我这样的疑问吧。

还好,在颁奖典礼上,有幸聆听陈日亮老师的学生——赖军先生的脱稿发言,听他回顾日亮老师教给他的关于语文学习的点点滴滴,听他畅谈日亮老师对他的有关阅读甚至有关人生的诸多影响。

(赖军先生发言)

关于如何阅读,赖军先生说:“从福州一中毕业已经30多年,但日亮老师教给我们的阅读习惯,从未忘记,并延续至今。比如,无笔不读书,读书必做札记;比如,书不迎风,以免'清风乱翻书’;比如,读书时不折书角,先洗手再读书,每月必进书店,进书店必买书,边读边思边记边疑,都在书中找答案……”

“日亮老师常给我们推荐书籍,《读书》杂志,就是日亮老师推荐的,我已经订了37年!”

“我认为,习惯的总和就是素质!日亮老师教给我们的这些阅读习惯、学习习惯,让我们受益终生。”

(备注:赖军先生的发言根据笔者笔记整理)

时隔30余载,对老师的语文教育仍然如数家珍,只能说,这样的教育已经深入骨髓根植于心,语文老师的教育已经化成了伴随学生一生的血脉了。

赖军先生的发言本身,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语文教育的范本。

我们有多久没有见到这样的语文教育了?

我们有多久没有再见过这样的语文老师了!

那么,今天,我们怎样做语文老师?

于学生而言,做一个“身教者”,诚如日亮老师所说:“语文,与人的终身发展息息相关,语文教师,身教的力量永远胜过言传。”

何为“身教”?

正如首届“我即语文”教学奖获得者福建龙岩二中徐飙老师所说:语文教师要拥有“语文人生”,文史哲艺,琴棋书画,均应涉猎;身上要有“语文味”“文化味”“艺术味”;要永远与文化保持亲密接触,永远与书籍保持亲近的情感,永远与自然保持经常的联系,永远与历史保持亲切的关系,同时永远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

何为“身教”?

正如首届“我即语文”教学奖获得者宁夏银川一中郭凤虎老师所言:语文学习的真谛就是读书、读人、读生活……语文老师必须自己懂生活,热爱生活,而后才能濡染学生做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使他们经由“语文学习”这个端口,倾其一生地间接感受生活——读书,直接体悟生活——读人,全身心拥抱生活——读生活,最后落脚在读好书,写美文,做真人。

何为“身教”?

正如首届“我即语文”教学奖获得者浙江永嘉上塘中学肖培东老师所为: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坚守语文本真,老老实实教语文,真真切切教语文,深深钻研,浅浅教学。

他们都是“身教”的出色践行者!

于语文老师本身而言,做一个追求一点语文境界的“独行者”。

其一,有自我的要求,不满足于条条框框。倘若只满足条条框框,成天地教育学生如何应付考试,那自然是没有任何境界可言的,如确要谈,只能是机器境界。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是简单但乏味的。这种自我的要求,也许就是陈日亮老师所说的“我即语文”,“我怎么读就怎么教”吧。

其二,有自我的坚持,不顺着社会的流俗风潮。早习惯语文教学界群魔乱舞的语文老师们,早该把那些当做女性服装的流行趋势,只是,女性服装不管怎样变化多端,它终归是女性服装;语文教学五彩缤纷,有时候却变得不像语文。所以,语文老师当有自我的坚持,否则,便极易被妖魔化或者被某个“民女”诱惑走了。

坚持什么?坚持语文的本然。四十八年前,叶圣陶先生作为教育部副部长和全国人大代表专程来福建视察,亲临福州一中,并题词:何以为教,贵穷本原(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后叶圣陶先生嘱陈日亮老师将“本原”改为“本然”,详见陈日亮《我即语文》中《亲聆叶圣陶》一文。)这所谓的本然,便是语文的本来的样子,通俗点说,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跟其他课不一样。

其三,有自我的乐趣,并不总是陷入苦海。每听前辈谈及语文,总是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仿佛年轻一辈所感受的语文教学之苦,他们从未曾感受。我想,岁月过滤的大多是不快,渗漉而下的总是乐趣。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我等凡人,只得其一乐。至于其二乐,不违师德,摸摸良心似乎也可得。至于其三,可遇而不可求,如果降低点“英才”的标准,也可得。

当然,“独行者”断然不是独断专行曲高和寡的“独夫”,而是在语文教学的园地里,有独特的个人追求的,不受旁门左道影响的,坚持本真语文教学的踏踏实实的前行者。

“纵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境界颇高,但心向往之,总能至之!

  感谢您的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