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入为主,化繁为简——《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片段

 新用户9793ddzn 2021-10-24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一(2019部编版)第二单元选编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对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既具有新闻的特性,也符合论说的要求。

这篇文章确实不好教!

其一,是因为学情。初中阶段,鉴于种种原因,有关论说文的知识,学生们了解的并不多,教师们传授的可能也不多,因此,高一学生学习新闻评论,存在一定难度。

其二,是因为文本。《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确是一篇应时应景的好文章,但作为中学课本里的教学素材,还是觉得不够典型不够规范。一方面,这篇评论的新闻特性并没有清晰体现;另一方面,这篇文章的结构、思路比较复杂,对于初学者而言,理解的难度确实不小。

想了一个办法:先入为主,化繁为简。

教学中,我们常常倡导先熟悉文本,再归纳整理,但教授这一课,可以反过来试一试。

以下为课堂教学片段。
 

板书完标题,问:“很明显,这个标题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个标题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工匠精神”“时代品质”“雕琢”。

继续问:“大家很容易地抓住了关键词!倘若你是读者,就这个观点而言,你想了解哪些内容?”

生一:“我想了解一下什么是'工匠精神’。”
生二:“我想了解一下什么是'时代品质’。”
生三:“我想了解一下为什么要用工匠精神去雕琢时代品质。”
生四:“我还想了解一下怎样用工匠精神去雕琢时代品质。”
……

其实,简而言之,以上内容既包含了论说文最基本的三个层次,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作者在论述观点的时候,往往会从这三个方面来展开。


那么,这篇文章是否回答了大家想要了解的这些问题呢?

学生经过讨论,分享了以下认识:

其一,作者先引出话题,指出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这意味着,“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需要;接着以《说文》引出对“工匠精神”在新的时代的新的内涵——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接着进一步指出工匠精神对于个人、企业、国家的重要意义。

其二,为了廓清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文章用对比的方式,进一步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其三,这篇文章在阐释“工匠精神”的内涵的同时,也在回答“为什么要用工匠精神去雕琢时代品质”“怎样用工匠精神去雕琢时代品质”这样的问题。

如: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这既是对“工匠精神”的阐释,也是对“怎么办”这一问题的回答。

再如: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也隐含着对“怎么办”的回答。

也就是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者,在这篇文章中,是融合在一起的。在论说文的实际写作中,这三者也不一定是界限分明的,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结构、思路比较复杂的论说文的教学,可以尝试先入为主,或许能够化繁为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